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德六年四月,乾清宫里,朱厚照捏着张忠递来的《匠户孕妇免役疏》,朱笔在「王巧儿」三字上反复摩挲。窗外槐树新叶簌簌,将奏折上的「铅毒伤胎」四字切得支离破碎。案头的「防铅暖袖」还带着巧儿的松烟墨香——那是她去年送的,袖口绣着极小的锚形纹路,说是「以锚镇铅,百毒不侵」。

「陛下,」张忠弓着背,声音里带着试探,「刘娘娘说,若准了这疏,后宫怕是要多些「匠作求恩」的祥瑞说法。」朱厚照挑眉,想起昨夜永寿宫的烛影,刘皇后拨弄着新得的「凤锚」金簪,笑说:「匠女怀胎不易,咱这后宫也该添些「工器送子」的佳话。」

未时,豹房暖阁。王巧儿扶着腰跪行大礼,孕肚将短打衣襟撑得微敞,露出里面的「工」字锦带——那是她自己设计的托腹带,内衬掺了松烟墨粉与艾草碎末,据《千金方》记载可「避秽气、通血络」。「陛下,」她的嗓音带着金属般的清亮,「匠人孕中验铜,铅毒入血如钝刀割肉。若能免其徭役,供给防铅之物,匠户添丁必多,匠作传承亦盛。」

朱厚照盯着她腕间的「巧」字玉镯——那是他去年赏的,镯身刻着松烟墨线纹路,此刻正随着她的动作轻晃。他忽然想起《天工开物》里的「人生于土,成于金」,抬手命张忠取来户部刚算好的《铁粮转换表》:「准奏。但需注明:孕匠免役期间,需以「绣纹验铁」远程指导生产,每旬提交验铜记录,抵半额劳役。」

酉时,文华殿。杨廷和的青衫沾着槐花,展开《匠户生育成本疏》时,纸页发出沙沙轻响:「陛下,匠户年生男丁约三千,若全免徭役,需多支粟米万石,相当于宣府镇十日粮。」朱厚照扫过疏中数字,指尖落在「铁器代粮」四字上——这是巧儿去年提的主意,用废铁农具折算粮税。「杨首辅可知,」他指了指案头的「铁芯铜体」炮模型,「匠女每诞一匠子,未来二十年可铸炮十门。十门炮守边,可省粮十万石。」

杨廷和沉默片刻,目光落在炮管的螺旋纹上,那纹路像极了他书房里的《周易》爻线。「陛下若坚持,」他终于开口,「需令匠户将孕期记录交翰林院备案,以防「借孕避役」。」朱厚照轻笑,提起朱笔在疏尾批道:「准奏,着尚工局与翰林院共制《匠孕册》,刘皇后总领其事。」

戌时,尚工局前院。牛二虎的暖轿停在垂花门前,轿帘掀开一线,露出半张带铅斑的脸:「巧娘这主意,倒是像给匠人肚子上安了个「应力缝」——留些余地,才经得起捶打。」青禾扶着轿杆,指尖的验铜墨还未洗净,在暮色中泛着幽蓝:「师傅,明日就有孕匠来领防铅香囊,您说的「铅斑比色卡」能派上用场了。」

牛二虎忽然咳了两声,从轿内摸出个布包塞给她:「给巧娘的。」青禾打开见是个绣着「锚」字的棉垫,里面絮着松针与晒干的海带碎屑——那是牛二虎按「以形补形」的土方准备的,海带能「化痰软坚」,松针可「去风止痛」,都是匠人代代相传的食疗方。

夜更深了,朱厚照站在乾清宫廊下,望着尚工局方向的灯火。刘皇后的「凤锚」灯笼在夜风中轻晃,与匠人们的「工」字灯连成一片。他摸出袖中的「工禾」火漆印,想起巧儿疏中写的「工器兴国,始于妇人」,忽然轻笑出声——这匠人出身的女子,竟比满朝文武更懂「固本培元」的道理。

次日辰时,张忠捧着《匠孕册》样本:「陛下,刘娘娘已命尚食局按巧女史的方子调配防铅膳食,每日供给孕匠粟米粥加松烟墨蜜丸,另配海带炖豆腐。」朱厚照看着册首的锚形纹章,想起昨夜梦见的场景:巧儿抱着婴儿,婴儿握着枚小巧的验铜锤,锤头刻着「工」字。他提起笔,在「王巧儿」位份栏郑重写下「巧妃」二字,算是给这新位份的批注。

窗外,槐花落满尚工局的飞檐,有片花瓣正巧落在巧儿昨日留下的验铜图纸上,盖住了「应力缝」三个字,却露出底下的「孕」字批注——那是她用松烟墨写的,笔画间还带着妊娠时的颤抖。朱厚照将图纸折好收进袖中,转身对张忠道:「传旨,今岁端午,朕要亲往尚工局,给孕匠们发防铅香囊。就说...这是「火德星君」赐的安胎符。」张忠领命时,他忽然又补了句:「再着尚食局给巧妃送些核桃酪,她孕吐时爱吃酸甜。」

春风掠过,乾清宫前的铜缸里浮着几片槐花,像极了巧儿设计的「浮水验铅球」。朱厚照望着缸中倒影,想起巧儿说过的话:「匠人的心,就像这缸水,看着平静,底下藏着千般计量。」他伸手拨弄水面,涟漪散去时,锚形纹章的倒影与自己的身影重叠,竟像是匠人掌心的铅斑,刻进了这万里山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