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隋烽 > 第122章 悠悠幽州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蔼初现,萧邢便在院中练起了苏恊教的枪术。

数月苦练已初见火候,枪尖破空时寒星点点,竟隐有金戈铁马之势。

小桃红俨然将自己代入了女主人的位置,一大早就抢过章伯的活计做起了早饭。

端着木盆从廊下走过时,正好瞥见老章蹲在墙角看得入神,抿嘴笑道:“章伯怎的跟石狮子似的?早饭可要给您留份烙饼?”

老章被这促狭话惊得手一抖,旱烟杆险些落地,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主母……”

一声主母让小桃红走路都轻快了几分……

老章双目精光闪过,对家主暗自钦佩,倒不是佩服萧邢的武艺,而是佩服萧邢的自律和勤奋。

与许久未见的美娇娘共宿,不贪恋于床笫(zi)之欢,可见心性之坚韧。

他哪里知道萧邢睡了一夜的地板,面对小桃红的撩拨,昨夜几近失身,直到起床还是一柱青天……

收势立定,萧开贴身亵衣也是湿透。

老章瘸着腿递来帕子和热水,却被他虚扶住胳膊:“您老腿脚不便,这些琐事我自理会得。”

萧邢不太习惯别人如此细致的服侍,而且老章的年近六旬,腿脚多有不便。

这本是一句关心之言,老章听后却是神色一暗。

萧邢目光扫到,知他是误会自己,于是转移话题道:“您老曾是陛下的亲卫?”

问到此处,老卒混浊的眼底骤亮,脊梁不觉挺直三分:“家主,俺是梁纪叛乱时听令于陛下,后来跟着陛下伐北齐,只是那一战刚开始,俺也不争气,腿上便中了箭伤,哎……”

萧邢眼中闪过异色,笑道:“刚才见你欲言又止,我这枪使得可对路数?”

老章搓着粗粝手掌,犹豫开口道:“家主,你这枪术是北齐兰陵王高长恭所创,是一等一的上等武艺,看你这身姿定是苦练已久,只是……”

“你尽管说!”

“只是这枪术走的是只攻不守的刚猛路子,所图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家主你出枪犹豫不决,少了点同归于尽的霸气,若是遇到行家,只怕是……”

老章不愧是尸山血海里活下来的老卒,一眼便看出问题,萧邢瞬间如醍醐灌顶。

萧邢起身躬身一礼:“受教。”

老章慌忙摆手,局促道:“当不得,当不得……”

两人正说话间,小桃红已将饭菜端上桌,老章拗不过萧邢同桌吃饭的规矩,小心翼翼地上了桌。

明日萧邢便要动身前往幽州,与老章和小桃红各自交待了几句。

老章一一应下,小桃红却要跟着萧邢去幽州。

昨夜萧邢从小桃红那里获得不少东突厥的最新信息。

东突厥后来态势的发展与萧邢所料相差无几,葛逻禄部的哈梅俟斤接到古扎尔可敦的求援消息后,率兵东征,与伯脱的蓝突厥贵族四部兵合一处,击败了都兰的两部。

只是后势发展超出了古扎尔可敦的算计。

哈梅此人野心不小,他原在西突厥各部中实力并不是最强,只是达头被晋王打得抱头鼠窜,实力大损,他拥兵自重,反而成了最大的赢家,趁机收编了不少的小部落。

都兰的阿史那和阿史德两部与伯脱互有胜败,双方实力折损过半,他带来的两万精骑反而成了目前东突厥草原上最强的一股势力。

送神容易送神难,他借口保护古扎尔可敦,将两万精骑放在拔也古,俨然成为东突厥草原上的太上皇,伯脱和古扎尔无法,只好一边与之周旋,一边派人前往隋国求和。

小桃红在晋阳生活多年,生活方式和习惯已经汉人化,对古扎尔的所做所为大感失望,再三考虑后决定来大兴城找萧邢,毕竟她唯一的亲人——云昭训还在大兴城内。

小桃红本就是达头安插在晋阳城的细作,经验丰富,萧邢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也就答应下来,把她当成自己的私兵,并没有入司隶台的官籍。

萧邢赶到司隶台时,陈守成已经在公房里等着了。

萧邢略带歉意道:“陈公公,久等了!”

陈守成笑吟吟递上一套崭新的官服和两份公文,开口道:“某也是刚刚到,听闻萧别驾明日便要动身前往幽州,有几件小事特意过来知会您一声。”

萧邢双手接过官服,朝陈守成拱拱手:“有劳陈公公了,还请吩咐。”

“陛下念你初掌司隶无人可用,从千牛卫中派十人和你同往幽州。再者是陛下已下旨青州总管乞伏慧,备兵五万于博陵,你去幽州前到兵部堪合虎符,以备不时之需。”

萧邢一一记下后,又交待了几句,陈守成才出了司隶台的官署返回宫中。

送走陈守成,萧邢马不停蹄的赶往兵部找贺若昌,交了内史省的昭令,经过一番烦琐的确认后才领到了调兵的虎符。

贺若昌详实地将调兵的流程和退还虎符的时间仔细叮嘱了一番后,才放萧邢离去。

虎符,萧邢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难免有些好奇。

拿在手里仔细打量了一番,虎符的材质为铜质,造型古朴,分左右两半,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两半虎符各有榫卯结构,合拢后严丝合缝,再配上内史省的昭令才能调兵。

有了隋文帝给的十名千牛卫,拿上了兵符,萧邢不觉腰杆也硬了几分,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

除上这些,按朝中的规制,普通巡察使配甲士十二人随行,一般这种陪同出行的护卫是右翊卫出,萧邢本就是从右翊卫出来的,轻车熟路,办得极为顺利。

……

一夜无话。

开皇十九年八月初二。

萧邢带着小桃红赶到通化门时。

御史台两名随行官员,十名千牛卫铁甲,十二右翊卫老卒正在默默整辔……

河水滔滔,天际浩渺。

两岸的平原上,庄稼已经开始成熟,大批的农民赤裸着上半身在田间劳作。

有风拂过,麦浪翻涌,显出被日光晒黑的脊梁。

萧邢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鼻腔中填满麦香和土地的醇厚。

身旁的小桃红见萧邢一脸陶醉的样子,不由嗤笑出声:“萧别驾莫不是向往这田间生活?”

萧邢挠头笑道:“此情此景,美不胜收,怎能不叫人神清气爽?”

“萧别驾好雅兴,何不吟诗一首,以景抒志,岂不美哉?”

说话的正是御史台的治书侍御史吴新知。

四旬年纪,长着一张生人勿近的方形脸,偏生了一对三角眼,透着一股尖酸气,乍看之下确实不讨喜。

萧邢岂能不知他打的什么主意?

司隶台和御史台职责相近,幽州刺史梁彦光本就是御史台的人,幽州总管燕荣理应也是由御史台来查办。

隋文帝因事涉王世积案才交由司隶台,这让不知内情的吴新知颇有怨气。

加之萧邢年纪轻轻,武人出身,却他一样是从四品,难免让他心生嫉妒,才想借着萧邢的话来嘲讽一番,出出心里的恶气。

他笃定萧邢出身低微,武人致仕,识不识字都难说又怎能作诗?

小桃红不知其中的利害,却听得出吴新知话里的嘲讽,柳眉倒竖正要发作,萧邢却朗声笑道:“难得吴御史有如此雅兴,某出身行伍,若是贻笑大方,还望指教。”

吴新知心中窃喜,暗道:若是作出稚童水平的诗,我回到大兴城一定要请说书先生满城宣讲。

想到此处,嘴角再也压制不住:“好说,好说。”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别离若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