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15年8月30日,星宁集团总部顶层办公室内,量子落地窗将京城的晚霞染成流动的金红色。我指尖轻点星达笔记本电脑的触控面板,全息投影顿时在空气中展开——新能源产业的财务数据瀑布般倾泻而下,各大品牌集团的资产栏赫然显示着“4000亿+”的数字。看着这些成果,我不禁回想起几年前布局下游产业链的决策,正是那时的未雨绸缪,才让如今的发展势如破竹。

“沈总,全自动生产线的效能报告出来了。”助理小林快步走进办公室,眼中满是兴奋,“与传统模式相比,成本降低了65%,生产周期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零部件不良率近乎为零!”我滑动全息屏幕,画面切换至位于内蒙古的智能工厂:机械臂组成的银色矩阵精准协作,量子AI系统实时监控着每一道工序,连螺丝钉的安装角度都精确到0.1度。

目光转向办公区,员工们正在使用的星达笔记本电脑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有人用它进行量子计算模拟,有人通过全息投影召开跨国会议,流畅的操作体验与崭新的外观完全不像是已经使用数年的设备。“搭载二纳米芯片就是不一样!”一位程序员笑着展示运行中的3d建模软件,“以前渲染大型场景要等半小时,现在十秒搞定!”

正说着,电脑突然弹出国际新闻推送:受星宁科技冲击,欧洲老牌跑车企业市场份额急剧下滑,被迫宣布启动改革计划。画面中,某跑车品牌cEo在发布会上面色凝重:“传统燃油车与老旧芯片技术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必须寻求突破。”评论区里,网友们纷纷调侃:“沈总的科技风暴,把欧洲车企的‘优越感’都吹没了!”

我立刻调出欧洲地图,指尖在全息投影上划出几个红点:“联系当地政府,我们要在德国、意大利、法国建立新能源汽车与芯片的全自动下游产业链基地。”转身对小林叮嘱道,“强调‘技术共享、产能互助’,用星宁的量子建造技术和二纳米芯片生产线,帮助他们完成产业升级。”

消息传出,欧洲商界瞬间沸腾。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率先发来合作邀约:“希望引入星宁的量子电池技术,共同开发下一代电动超跑。”意大利某百年跑车品牌更是主动提出开放设计专利,换取智能生产线的搭建支持。“这哪是竞争,分明是降维合作!”某财经媒体评论道,“沈知意用‘科技共生’的策略,将对手变成了伙伴。”

而在星宁的研发中心,工程师们已经开始针对欧洲市场定制技术方案。“我们计划在新生产线中加入文化融合模块。”技术总监展示着设计图,“比如将意大利的美学理念融入机械臂外观,用德国的精密工艺标准优化AI算法。”一旁的量子计算机正在模拟新工厂的运行场景,预计投产后,整车生产效率将提升400%,能耗却降低至传统工厂的五分之一。

夜幕降临时,我再次打开星达笔记本电脑,查看跨国合作的推进进度。屏幕右下角,系统提示收到一封加密邮件——是欧洲某王室成员发来的私人邀约,希望星宁为其定制全球首辆“量子动力皇室座驾”。老祖宗说“独行快,众行远”,当星宁的科技火种在欧洲大陆点燃,这场始于产业升级的合作,终将改写全球制造业的未来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