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1日凌晨1点,岭南的夏夜闷热潮湿,阿广市周边的山林笼罩在浓稠的雾气中。上百台智能机器人的量子引擎悄然启动,机身的纳米涂层在月光下泛着冷银色光泽,激光武器的充能指示灯如幽蓝的眼睛次第亮起。它们兵分多路,朝着传闻中“鬼神出没”的村落、废弃矿洞与古宅进发,身后跟着由星宁科技与当地道观合作组建的“科学降魔”小队。
“三清观的诸位道长,这次行动需要你们配合。”我通过量子通讯系统向领队的玄清道长叮嘱,“智能机器人负责探测与防御,你们用传统经验判断异常现象的根源。”玄清道长手持罗盘,身旁的年轻道士背着改装过的电磁探测仪,点头道:“沈总放心,这些年观里也在研究《道藏》中的自然规律,所谓‘鬼神’,不过是未被认知的天地异象。”
在清远山区的一座古宅前,编号x-07的机器人突然停下,声波探测仪捕捉到屋内传来若有若无的啜泣声。激光扫描穿透墙壁,画面显示二楼有团模糊的黑影在飘动。“检测到未知能量波动,危险等级b级。”机器人的机械臂迅速展开激光网,而玄清道长却抬手示意暂停:“且慢!这哭声有回音,像是某种共鸣现象。”
道士们取出声波分析仪,果然发现古宅因特殊的建筑结构,将山风与溪流声汇聚成类似人声的回响。机器人进一步扫描,揭开了“黑影”的真相——悬挂百年的丝绸帷幔在穿堂风中摇曳,月光透过破窗投下斑驳光影。“原来如此!”随行的科学研究员兴奋地记录数据,“这种光学与声学的巧合,难怪被传成厉鬼作祟。”
然而,并非所有情况都如此简单。在韶关的一处废弃矿洞,三台机器人同时发出警报。热成像仪中,数十个散发着诡异红光的“人影”正沿着洞壁爬行,激光武器锁定目标的瞬间,玄清道长突然大喝:“不可攻击!这些是磷火!”他指挥道士们点燃硫磺火把,机器人同步释放热气流,幽绿的磷火在高温下渐渐消散。“《抱朴子》有言‘人血为磷’,矿洞中的尸体残骸在分解后产生磷化氢,遇氧自燃,古人不明其理,便以为是鬼火。”道长解释道。
更棘手的是茂名某村落的“僵尸出笼”传闻。村民们声称深夜看到浑身惨白的“僵尸”在田间游荡,甚至有小孩被“吓丢了魂”。机器人潜入村庄后,量子雷达却未发现生命体迹象。直到黎明时分,红外探测仪捕捉到田埂间的异常热源——数十只浑身涂满荧光涂料的流浪狗,在月光下奔跑时反射出诡异的光芒。“定是有人故意为之!”玄清道长皱眉,机器人随即调取监控,发现幕后黑手竟是当地的一个迷信团伙,企图通过制造恐慌骗取村民的“驱邪费”。
这场持续整夜的行动,随着黎明的到来逐渐收尾。智能机器人将收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回749局总部,岭南地区的“灵异事件”数据库被彻底更新。在返程的路上,玄清道长看着手中的电磁探测仪若有所思:“过去我们修道,讲究‘勘破虚妄’,如今有了这些科技手段,倒是省去了许多摸索的功夫。”
消息传开后,阿广市掀起了一场“科学祛魅”热潮。星宁在当地开设科普展馆,用全息投影还原“灵异现象”的科学原理;三清观则推出“科技玄学”讲座,将《道德经》中的自然哲学与量子物理结合讲解。某高校的民俗学教授感慨:“这次行动不仅破除了迷信,更让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找到了对话的桥梁。”
而在星宁的研发中心,工程师们正根据此次行动的数据,对智能机器人进行升级。“我们准备在新一代机型中加入民俗知识库,”技术总监展示着设计图,“当探测到异常现象时,系统能自动关联历史传说与科学解释,真正做到‘降妖除魔有依据’。”
深夜,我站在星宁大厦的落地窗前,看着城市的灯火如星河般璀璨。手机弹出消息,749局传来捷报:岭南地区的迷信诈骗案件下降了85%。老祖宗说“假作真时真亦假”,但当科技的利剑划破迷雾,所谓的“鬼神之说”,终究不过是认知局限下的虚幻泡影。这场用智能机器人与传统智慧交织而成的“降魔”行动,正在重塑人们看待世界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