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15年1月26日下午,港城的阳光斜照在九龙壹号别墅区,镀着纳米涂层的穹顶折射出梦幻光晕。刚结束拍摄的李连杰、古天乐等明星乘坐自动驾驶豪车归来,车门打开的瞬间,别墅地下三层的智能系统已自动启动——全息投影的红毯从车库延伸至玄关,机械臂管家捧着定制浴袍与有机果汁候在门口。

“李哥,您看这地下影视基地,比白天的拍摄棚还齐全!”古天乐笑着按下墙上的晶钻触控屏,原本空旷的地下室瞬间被绿幕与量子摄像机填满,天花板的全息装置模拟出撒哈拉沙漠的烈日。李连杰走近操作面板,指尖划过“场景库”选项,长城烽火台的虚拟场景轰然展开,连墙砖上的青苔纹理都清晰可见。“这设备,在家里就能拍大片。”他赞叹道,目光扫过墙角的能源监测屏,“不过这耗电量……”

“前辈放心。”物业主管快步上前,调出别墅的能源数据,“每栋别墅的屋顶光伏板、地热发电系统,再加上餐厨垃圾的生物能转化,每月发电量可达30万度。”他指向窗外连绵的别墅群,“整个九龙壹号的发电总和,半年就能满足港城一个月的用电量。”邓紫棋惊呼着凑过来,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用电免费,还能反向给城市供电?”

此刻,我正在物业中心的智能会议室,与管理团队分析能源数据。全息沙盘上,整个别墅区的能源网络如同发光的血管,将过剩电力通过量子电缆输送至城市电网。“沈总,市政厅发来贺电,”助理递上平板,“他们希望与星宁合作,将这套能源系统推广到整个港岛。”我点头示意,目光落在实时更新的碳足迹监测图上——九龙壹号的绿色能源覆盖率已达98%,远超国际标准。

科技变革的消息如同潮水般漫过港城。在半山别墅区,李嘉诚等商业巨头围坐在智能会议桌前,全息投影上循环播放着九龙壹号的能源系统与影视基地视频。“这个沈知意,”李嘉诚推了推金丝眼镜,手指划过悬浮的《未来影像:传统与科技的共生密码》书籍封面,“她在三年前写的这本书,预言了如今影视工业的变革。”

一旁的霍英东集团继承人若有所思:“我们去年参照星宁的模式,将传统地产项目升级为智能生态社区,净利润比前三年总和还高。但九龙壹号的‘自给自足’能源系统,才是真正的突破。”众人的目光聚焦在视频里,一位明星正在自家别墅的地下影视基地拍摄,身后的机械臂自动调节着灯光,智能系统实时生成特效。

夜幕降临,我收到李嘉诚的邀约。当自动驾驶汽车驶入半山别墅,落地窗外的维港夜景与九龙壹号的璀璨灯火交相辉映。“沈小姐,”李嘉诚递来一杯陈年普洱,“港城的未来,或许就藏在你那些‘科技魔法’里。我们这些老家伙,研究你的书籍越久,越觉得传统行业的转型之路还很长。”

我望向窗外,九龙壹号的光伏板在夜色中泛着微光,宛如一片银色的海洋。“前辈过奖,”我轻点腕表,调出星宁的全球布局图,“科技的本质是赋能。就像这些别墅的能源系统,不仅解决了自身需求,还能反哺城市。传统产业与科技融合,不是颠覆,而是进化。”

会议室内,全息投影切换成星宁正在研发的“城市能源大脑”模型——通过AI算法优化整个城市的能源分配。李嘉诚凝视着跳动的数据,良久后笑道:“或许该让后生们多向你取经。星宁的每一步,都在重新定义‘商业’的边界。”

离开半山别墅时,手机弹出新消息:九龙壹号的业主联名申请成立“科技生态联盟”,愿将多余电力无偿支援港城老旧社区。我抬头望向星空,科技的力量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从影视基地到能源革命,从个人创作到城市发展,星宁播下的种子,终将长成遮天蔽日的巨树。老祖宗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场始于创新的变革,正在书写属于未来的商业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