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上午,京城的阳光透过伍号别墅的落地窗洒在书房的胡桃木桌上,我轻触星达笔记本电脑的触控屏,全息投影瞬间亮起,画面中,俄国西伯利亚的星宁葡萄酒品牌公司基地白雪皑皑,寒风卷着雪粒拍打着玻璃幕墙,却丝毫掩盖不住室内的热烈气氛。
“各位同仁!”我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系统传遍基地的每一个角落,数百名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的员工齐刷刷看向大屏幕,“今天是兑现承诺的日子!”画面切换至财务系统,一串串150万卢布的奖金数字在屏幕上滚动,俄语、中文、法语的惊叹声此起彼伏。意大利籍酿酒师马可激动地扯下围巾,通红的脸上满是笑意:“我在波尔多工作十年,都没见过这么丰厚的年终奖!”
颁奖仪式在基地的地下酒窖举行,橡木桶排列如阵,空气中弥漫着醇厚的葡萄香气。俄罗斯籍叉车司机安德烈接过镶着星宁LoGo的笔记本电脑,又从工作人员手中抱过iphone全家桶——手机、平板、手表一应俱全。“这比我一年工资还贵重!”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设备,转头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对身旁的中国同事说,“你们老板,真的太慷慨!”
更震撼的是交通福利。当员工们走出酒窖,八架印有星宁标识的直升机已在停机坪待命。法国籍市场总监苏菲戴着防风镜,看着直升机螺旋桨卷起的雪雾,兴奋地对着镜头直播:“家人们!这不是电影!星宁用直升机送我们回家过年!”她身后,几名中国员工正将行李放入机舱,其中一位对着镜头比耶:“我要带着奖金和新手机,风风光光回东北老家!”
在视频通话中,我看着屏幕里欢呼的人群,点开基地的实时数据:过去一年,星宁葡萄酒凭借白酒与葡萄酒融合的技术,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突破30%,欧洲订单量增长500%。“这只是开始!”我举起一杯琥珀色的融合酒,“明年,我们要让星宁葡萄酒成为全球餐桌上的新宠!”话音未落,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员工甚至唱起了俄罗斯民歌,酒窖里的橡木桶仿佛都在共鸣。
这场轰动全球的年终奖发放,迅速登上各大媒体头条。《莫斯科时报》用整版报道:“中国企业如何用‘土豪式福利’征服俄罗斯员工”;法国《费加罗报》则分析:“星宁的慷慨背后,是对人才的极致重视”。社交媒体上,#星宁年终奖壕无人性#的话题阅读量24小时内突破25亿,网友们纷纷晒出对比图:左边是自家微薄的年终奖,右边是星宁员工抱着笔记本电脑和iphone的笑脸。
而在星宁的战略版图上,这只是布局的一环。我召集团队展开视频会议,全息投影中,全球葡萄酒产区的地图徐徐展开。“西伯利亚的极寒气候适合储存融合酒,”我指着地图上的红点,“但我们需要在智利、南非建立原料基地。”技术总监立刻调出数据:“沈总,我们研发的AI酿酒师系统已能模拟全球2000种风土条件,保证品质统一。”
当晚,我收到俄罗斯合作伙伴的紧急来电。“沈总,克里姆林宫的宴会指定要用星宁葡萄酒!”对方的声音带着兴奋,“连普京总统都对这款‘来自东方的神奇佳酿’赞不绝口!”我望向窗外的京城夜色,远处的霓虹在雪地上投下斑斓光影。老祖宗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当星宁用真金白银和极致诚意对待员工时,收获的不仅是忠诚,更是征服世界市场的底气。这场始于年终奖的狂欢,终将化作品牌崛起的澎湃动力,在全球酒业掀起一场属于中国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