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清晨,东京银座的樱花尚未完全绽放,寒意裹挟着潮湿的海风掠过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我坐在星宁集团东京分部的会议室里,隔着防弹玻璃,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指尖轻轻叩击着檀木会议桌。面前摆放着的,是岛国老牌企业——东和株式会社的股权资料,作为持有其30%正股的大股东,我深知一场暗流涌动的博弈即将拉开帷幕。
东和株式会社是横跨电子、机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百年企业,表面上对星宁集团的注资表现得颇为欢迎,实则暗中对这位突然闯入的“神秘女股东”充满警惕。他们曾在内部会议上评价我“不是商人,而是女版诸葛亮加武则天”,这话传到我耳中时,我只是淡淡一笑——被对手重视,恰恰说明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威胁。
“沈总,东和的董事会拒绝了我们关于新能源项目的提案。”东京分部负责人铃木神色凝重,将一份文件推到我面前,“他们认为我们的技术会冲击现有产业格局。”我翻开文件,目光扫过那些措辞委婉却态度强硬的拒绝理由,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东和的高层显然低估了我的决心,这个新能源项目,不仅关乎星宁集团的战略布局,更是打破他们固有利益链条的关键一环。
我决定以“反间计”开局。通过旗下的星达信息科技公司,我授意技术团队在行业论坛上透露一项“颠覆性电池技术”即将问世的消息,但故意隐去研发主体。与此同时,安排商业间谍向与东和存在竞争关系的另一家企业——松川集团,泄露部分模糊的技术参数。消息一出,整个岛国商界立刻沸腾,东和与松川之间本就微妙的竞争关系愈发紧张。
松川集团率先坐不住了,其董事长亲自致电我,提出合作意向。我却只是含糊其辞,吊着对方的胃口。这招“隔岸观火”很快见效,东和察觉到松川的动作后,主动提出重启新能源项目的谈判。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他们的妥协不过是权宜之计,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谈判桌上,东和的社长田中义雄笑容满面,却难掩眼中的戒备:“沈总,关于新能源项目,我们可以让出部分市场份额,但核心技术必须由东和掌控。”我轻轻转动着手中的钢笔,不紧不慢道:“田中社长,如今的市场,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淘汰。星宁的技术能让项目成本降低40%,收益提升三倍,这样的条件,难道还不够有诚意?”
田中义雄脸色微变,显然没想到我会如此直接。他身后的几位董事开始交头接耳,气氛愈发紧张。我知道,是时候使出“欲擒故纵”了。我突然合上文件,站起身道:“看来田中社长还没有合作的诚意,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浪费时间。”说罢,便要离开。
“等等!”田中义雄叫住我,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沈总,我们可以再谈谈。”我心中冷笑,却不动声色地重新坐下。这一次,我抛出了真正的杀手锏——一份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上面清晰地显示,如果东和不与星宁合作,松川集团将在三年内抢占其40%的新能源市场份额。
就在东和内部陷入激烈争论时,我又使出“釜底抽薪”之计。通过星宁旗下的星光娱乐公司,投资拍摄一部以新能源革命为背景的商业大片,邀请岛国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参演,并在片中暗示松川集团将引领行业变革。电影还未上映,舆论已经开始倒向东和的竞争对手。
东和的高层终于慌了神,他们没想到,这个来自中国的神秘女富豪,竟能将古老的东方智慧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田中义雄再次约我面谈时,态度已经截然不同。我却并不急于答应,而是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条件:星宁不仅要掌控核心技术,还要获得东和在东南亚市场的独家代理权。
“沈总,这条件太苛刻了!”田中义雄涨红了脸。我微笑着打开电脑,调出一组数据——星宁集团在过去半年内,通过资本运作,已经悄然增持了东和5%的股份。“田中社长,我们现在是利益共同体。”我意味深长地说,“与其两败俱伤,不如携手共赢。”
经过整整三天的拉锯战,东和最终妥协。当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时,田中义雄苦笑道:“沈总,与您交手,就像在下一盘没有硝烟的棋,每一步都暗藏玄机。”我收起文件,淡淡道:“田中社长,商场如战场,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懂得审时度势。”
这场与岛国老牌企业的博弈,很快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国内网友纷纷留言:“老祖宗的办法就是好!三十六计玩得明明白白!”“女版诸葛亮加武则天,这评价绝了!”还有人将我的商战策略整理成帖子,标题赫然写着《看神秘女富豪如何用东方智慧征服岛国商界》。
消息传回国内,小妹沈舒给我发来消息:“姐,你现在成网红了!电竞圈的人都在讨论你的‘商业兵法’。”我看着手机,不禁莞尔。这场胜利,不仅为星宁集团打开了岛国市场,更重要的是,向世界证明了东方商业智慧的强大生命力。
夜深了,东京的霓虹照亮了整个城市。我站在落地窗前,望着这片陌生又熟悉的土地,心中已有了新的计划。东和只是第一步,星宁集团的全球化战略,才刚刚开始。而我,将继续以老祖宗的智慧为剑,在商海中披荆斩棘,书写属于沈家三姝,属于星宁集团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