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0日,朝阳新区的天空被成片的量子光伏板映成幽蓝色,七座58层智能公寓住宅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竣工仪式现场,沈知意按下量子启动键,整座小区的智能系统瞬间激活——纳米窗帘自动调节角度,无土栽培墙的藤蔓开始舒展,地下车库的磁悬浮充电桩发出轻微嗡鸣。
“沈总,视频App上的贷款申请已突破800万!”助理举着星达平板电脑快步走来。屏幕上,“星宁未来家”购房贷款页面的数字不断跳动,AI客服系统同时接入数千条咨询。沈知意望向人群中笑谈的王健林等地产界长辈,他们的目光同样被这组数据震撼——科技赋能的地产项目,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吸金能力。
颁奖台上,“筑梦科技”与“未来建造”两家智能建造公司的代表接过工程款与2000万奖金支票。“筑梦科技”创始人握着沈知意的手,声音激动:“这笔钱,我们将投入研发更高效的量子建造机器人!”台下掌声雷动,无人机群在空中拼出“科技筑城”的立体字样,引得围观市民纷纷用星动短视频记录。
当晚,载着巨额奖金的两辆超跑驶出工地。“筑梦科技”cEo在直播中展示银行到账信息:“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团队,到拿下星宁的项目……科技真的能改变命运!”这条视频播放量迅速破亿,评论区满是“求入职”“求合作”的留言。而此时的沈知意,正在伍号别墅的全息会议室里,与妹妹们讨论新的城市开发计划。
时光飞逝,半年后的深秋,朝阳新区已是另一番盛景。智能公寓的住户们通过量子中枢系统远程办公、购物,社区内的无土栽培农场每日产出千斤有机蔬菜;商业中心的全息广告屏循环播放着星宁科技的创新成果;就连街边的路灯都搭载了空气净化与无线充电功能。
税务部门的统计数据令人咋舌:新区税收同比增长600%,带动周边产业如物流、餐饮、教育全面升级。王健林的集团财富突破千亿大关,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和星宁合作,是我地产生涯最明智的决定!量子建造不仅缩短工期,房子的110年寿命和80年使用权,让投资者吃了定心丸。”
沈知意站在新区最高楼的观景台,俯瞰着这座科技城邦。智能管家弹出财务报表:项目不仅提前一年回本,还为星宁地产带来了十倍以上的利润增长。更令人振奋的是,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发来合作邀约,甚至海外地产商也提出引进量子建造技术。
“姐,快看这个!”沈舒突然跑过来,手机上是星动短视频的热门话题#住在未来是什么体验#。视频中,居民们展示着家中的黑科技:一键切换四季的全息景观墙、能自动诊断疾病的智能镜子、根据心情变换颜色的量子地板。热评第一写道:“原来科幻电影里的生活,真的能照进现实!”
沈宁调出金融数据,眼中满是笑意:“数字货币‘星元’的市值随着地产项目水涨船高,现在已成为全球最稳定的加密货币之一。”她顿了顿,“而且,因为我们的项目,国家开始制定智能建筑行业标准了。”
暮色渐浓,新区的光伏板转为储能模式,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沈知意打开量子通讯,与全球合作伙伴进行视频会议。窗外,无人机快递穿梭如织,量子列车在轨道上划出流光——这座由科技与智慧浇筑的新城,正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引领着未来城市的变革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