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是黑市掌控者 > 第140章 易贾师徒各有小算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0章 易贾师徒各有小算盘

林阳跟何雨柱兄妹俩人一起在跨院准备做饭时,易中海等人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何雨柱每天都是提前下班,你尽管晚上不需要食堂做饭的。

易中海最近有点烦,主要是又到了月底了,贾家又缺粮食了,贾东旭已经在他耳边说了好几次了。

自从开始实行粮票制度后,贾家就陷入了吃粮的窘境。因为贾张氏贪图老家那点土地收成的原因,始终不愿意将户口登记成非农业户口,也反对把秦淮茹的户口迁入城里,造成他们一家四口人只有贾东旭一人的户口在这里,所以也只有一个人的粮食定量。

这一个人的定量供应四个人吃,显然是不够的。在开始几个月都是贾东旭到黑市去买高价粮,可是他的工资毕竟不高,几个月下来就实在是撑不住了,只好向易中海开口。

作为被易中海看中并花费了不少心血的养老人,易中海对贾东旭还是比较看重的。看到徒弟吃不上饭,他这个做师傅的也很同情。听了贾东旭的哭诉后,决定每个月给贾家提供十五斤棒子面。

这个时候一斤棒子面也就是一毛一分钱,十五斤棒子面也就是一块六毛五分钱,这对于一个月工资达到99元的易中海来说不算个事。但它抵不住月月如此啊,而且易中海的出发点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贾家揭不开锅时,才会提供棒子面,让这十五斤棒子面凸显出重要性。

所以在贾东旭一开始提出时,他都是要求贾东旭自己先去黑市购买。可是贾东旭自从收到易中海月月提供的十五斤棒子面后,也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从上个月起,贾东旭一到月中就开始在师傅面前哭穷,这部今天在路上,贾东旭又开始了:

“师傅,这黑市的棒子面又贵了,我这点工资还真不够花了。你是知道的,我妈每个月还要三块钱的养老钱,不给还不行。这个月我家每顿制作六个窝窝头,我妈有时就要吃三个,弄的淮茹有时都只能吃半个,我这心里不好过啊。”

“哎,是让我摊上这样一个妈啊。这样下去,淮茹的身子垮了,怎么还能再要个孩子呢。我还想着多生几个孩子,以后也能帮着我一起给你养老送终了。你说这可咋办啊。”

易中海最在意的就是院子里的人不尊老爱幼,他一听到贾东旭开始埋怨他妈贾张氏,立即说道:

“东旭啊,你妈自己一个人把你带大,又给你娶了媳妇,也很是犯了大罪的。你可不能这样说你妈啊。”

“师傅,我知道的,我也就是在你这里发发牢骚。”

“嗯,以后在我面前也不能发牢骚,你有这种牢骚就是不对的。孝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顺,天下无父母不是,只有做儿女的不周全,你要记住了,你妈做什么你都不能不主从,更不能和你妈戗着来。”

“嗯,我知道了,师傅,以后再也不会了。”

“这样吧,从这个月起,我再多给你们五斤棒子面,你要让淮茹吃饱了,要是她的身子垮了,你们家里的日子就更难了。”

“我知道了师傅,你放心,我以后会好好地孝顺你的,一定给你养老送终。”

再次听到徒弟的誓言,易中海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笑着对贾东旭说道:“快走吧,你也要好好地学习,争取今年年底再把职级提升一级,那样工资也能更多一些。”

邓叔、马叔等人就走在易中海师徒两人的后面,虽说听得不是很清楚,但也有个大差不差。听完师徒两人的对话后,马叔和邓叔两人也是相互看了一眼,很有默契地无声地笑了笑。

很快,一行下班的人就回到了四合院大门处,门神阎埠贵已经在门前等候多时了,贾东旭看着阎埠贵笑着说道:

“三大爷,今天可要失望了,我们这一伙人毛都没有,你可是捞不着过手了。”

“嗨,我说东旭,你怎么也学着挖苦你三大爷了,你瞧着我是那样的人吗?我这是尽心尽责执行街道办的要求,可不是要占什么便宜。”

“行了,时候不早了,都快回家吃饭吧。他三大爷,吃过饭咱们下一盘,反正明天不上班了。”

“行,那我也回家吃饭去。咱们饭后见,看我今晚不赢你个三五盘。”

回到家里的易中海洗了洗手就坐在饭桌前开始吃饭,他家的饭很简单,一盘咸菜、一个炒青菜,今晚可能是因为明天不上班的原因,一大妈特意在青菜里放了一些豆腐。

易中海拿起一个窝窝头吃了一口,看着一大妈说道:“老太太的饭给送过去了?”

“送过去了,老太太最近老是说想吃点好的,今晚又说吃肉什么的?”

“也是啊,咱们也是好长时间没有买肉吃了,要不明天咱们也去买点肉,回来让老太太吃一顿好的。”

“行,那我明天早上就去买。”

“不,上午去买,中午吃。中午的时候这院里的人还要少一些,这人多眼杂的,说什么的都有。”

“对了,当家的,我听说小王医生两口子都调走了,不在咱们这里住了。听说是回老家了。”

“嗯,你听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啊,没人跟我说啊。”

“嗯,他们走的时候谁都没告诉,偷偷就走了。还是前院老孙家地遇到了,问起来他们才说调走了。你说他们走了,这房子不就空下来了,也没见街道办来人收房子。”

“街道办没来人收房子,难道他的房子是私房?不对啊,当初这院里统计的时候,也就咱们几家是私房,不记得他们家是私房啊。”

“嗨,谁知道呢?反正又不关咱们的事,走就走吧。还偷偷地走,一句话都没留,一点街坊邻居的味道都没有。”

“嗯,这样无情无义的人家到哪里都是吃不开的,你没看见在这里也没有多少人理他们。出了林阳,几乎就没有人和他们来往。我估计就是林阳也不过看在出入都走他家门口的原因,要不然就那个小子的脾气,肯定是不会搭理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