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 第77章 李宗仁等夜于宋美龄处,求劝蒋勿调停(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章 李宗仁等夜于宋美龄处,求劝蒋勿调停(二)

深夜密会,恳切陈情

夜幕深沉,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在夜色掩护下,悄然来到宋美龄的住所。侍卫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确认安全后才放行。

宋美龄已在此等候,她轻轻挥手,遣退了侍女,室内只留下几盏昏黄的壁灯,气氛凝重而压抑。

李宗仁率先开口,语气急切:“夫人,委座如今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可和谈实非良策,日本狼子野心,自九一八事变起,得寸进尺,若此番再与他们和谈,无疑是饮鸩止渴。”

白崇禧接着说道:“夫人,淞沪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张灵甫、孙元良等部坚守不退,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钢铁洪流。若此时和谈,如何对得起这些舍生忘死的弟兄?又如何向全国百姓交代?”

宋美龄微微颔首,神情凝重:“二位将军所言,我岂会不知。只是如今战事艰难,国际援助迟迟未到,国内补给也面临困境,委座压力巨大,不得不谨慎权衡。”

李宗仁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南京城闪烁的灯火,缓缓说道:“夫人,日本国内虽有主战与主和之争,但从目前局势看,主战派占据上风。他们妄图吞并中国,和谈不过是其缓兵之计,一旦我们放松警惕,必将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白崇禧也走到宋美龄面前,郑重说道:“夫人,从军事角度讲,我们虽在淞沪面临压力,但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只要能稳固后方补给线,合理调配兵力,我们仍有机会与日军周旋。而且,一旦和谈,军队士气必将受挫,人心也会惶惶不安。”

宋美龄沉思片刻,说道:“我明白二位的意思。只是委座做决策,也需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如今国际形势不明,国联不作为,美国态度暧昧,我们在外交上孤立无援,这也是委座顾虑的。”

李宗仁连忙说道:“夫人,外交困境只是暂时的。我们若能在战场上坚持抵抗,展现出强大的决心和实力,国际社会定会重新审视局势,对我们的支持也会增加。反之,若和谈,国际上只会更加轻视我们。”

白崇禧想起前线牺牲的将士,眼眶泛红:“夫人,那些年轻的士兵,为了保卫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父母妻儿在家中日夜盼着他们平安归来,我们不能让他们的牺牲白费。和谈意味着妥协,意味着将大好河山拱手相让,这是民族的罪人啊。”

宋美龄听到这里,眼中也泛起泪光。她想起那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想起前线受伤士兵们坚毅的眼神。“我会尽力劝说委座,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二位将军,你们也要做好准备,若委座最终决定继续抗战,还需你们在军事上出谋划策,稳定军心。”

李宗仁与白崇禧对视一眼,单膝跪地:“夫人放心,只要委座一声令下,我们定当竭尽全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密谈结束,李宗仁与白崇禧告辞离去。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有些疲惫,但步伐却坚定了许多。宋美龄站在窗前,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说服蒋介石,坚持抗战。

此时的南京城,依旧被紧张的气氛笼罩。街头的募捐队伍仍在继续,学生们的口号声在夜空中回荡:“抗战到底,保卫祖国!” 戴笠的特工们仍在与日本间谍斗智斗勇,每一个情报的传递与截获,都在为淞沪战场的胜利默默贡献着力量。

而在总统府,蒋介石独自坐在书房,对着地图沉思。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淞沪前线的惨烈画面,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将士们的呐喊声。“战,还是和?”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反复盘旋。

宋美龄回到总统府,走进蒋介石的书房。她轻轻坐在蒋介石身旁,握住他的手:“达令,李宗仁、白崇禧他们刚刚来过,他们的话,我觉得有道理。和谈绝非长久之计,我们不能让全国百姓失望,更不能让那些为国家牺牲的将士寒心。”

蒋介石望着宋美龄,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夫人,我也明白这些道理。只是战争的代价太大,我不得不考虑。”

宋美龄坚定地说道:“达令,我知道你压力很大。但如今国难当头,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抗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和谈,只会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蒋介石沉默良久,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南京城的夜空。他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想起自己曾经的抱负。“夫人,你说得对。我们不能退缩,不能让日本的阴谋得逞。”

宋美龄欣慰地笑了:“达令,我相信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全国军民共同抗战,一定能战胜日本侵略者。”

蒋介石点点头,目光坚定:“明日,我便召集众人,宣布继续抗战的决定。只是,这一路必定艰难险阻,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一夜,南京城在紧张与期待中度过。黎明的曙光渐渐照亮了这座古老的城市,也照亮了中国抗战的道路。尽管未来依旧充满挑战,但蒋介石的这一决定,让全国军民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他们抗战到底的决心。而淞沪战场上,孙元良、张灵甫等将士们,也将迎来新的战斗,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未来,继续奋勇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