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339章 号智能AI的能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毕竟即便有保安负责监控,但人总是会疏忽的。

而智能AI是不会困不会睡觉的。

当然,即便是如此,也不足以让赵小侯放心。

因而他准备一会就让人将公司的监控网络安排得更严密一些。

譬如在办公楼和实验楼内外安装更多的监控。

不过这个时候,他需要先检测一下1号智能AI的情况。

“1号,我这里有一些题,你做一下。”

赵小侯将一些检测题输入之后,1号智能AI几乎是转瞬就给出了答案。

这并不奇怪,之前就说过了,以1号智能AI现在的算力,和青花超算中心那台超算是差不多的。

如果不是担心会出现一些问题的话,赵小侯早就将1号智能AI的接口向公司的其它实验室开放了。

毕竟那几个实验室基本上每周都要去超算中心验算一些数据。

那可都是要花钱和时间的。

而在1号智能AI这里,由于没有其它任务占据算力,验算速度会更快,并且不花钱。

反正电力消耗都是公司一起付钱的。

赵小侯这些检测题都是从哲学角度以及人性角度设置的,因而能够看出智能AI的思想倾向性。

虽然说中智能AI并不会像强智能AI那样对人类造成极大伤害,但有的时候,中智能AI吸收过多的知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的。

因而赵小侯才会出一些哲学题,人性题,来检测1号智能AI,防止其出现问题。

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得早点处理解决。

必然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毕竟现在的1号智能AI,并没有完全成熟,如果和人类对比的话,1号智能AI的心性现在也就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属于正懵懂无知,但又多少懂得一些东西的时候。

经过检测,赵小侯松了一口气,1号智能AI现在很正常,处于正在健康发育的阶段。

随后,赵小侯就将几个事情交给了1号智能AI。

登月火箭燃料,月球车外壳材料以及月球轨道信号再续技术。

将这些问题输入1号智能AI之后,赵小侯就拿着书看了起来。

最快被解决的问题就是月球轨道信号再续技术。

前后也就20来分钟,1号智能AI就提示赵小侯,它完成了月球轨道信号再续技术。

赵小侯随后就放下书,查看起1号智能AI完成的月球轨道信号再续技术。

要说这月球轨道信号再续技术实际上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1号智能AI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就完成这个技术,无非就是利用大夏国内现有的信号技术,进行了一番整合,之后又强化了信号发射器,信号转接器等等部件的功率强度。

毕竟这个信号再续可不是在蓝星地表上进行的,也不是几百公里范围内的信号再续,而是在距离蓝星30多万公里的月球上进行信号再续。

不过就算是航天系统的信号研究所来搞这个技术,再怎么说也需要一个月时间的。

而1号智能AI只用了20分钟。

等到赵小侯吃完晚饭回来的时候,火箭燃料的技术也做好了。

而这个火箭燃料的技术,1号智能AI实际上就是选用了甲烷燃料里混入纳米级颗粒的金属镁和金属铝。

要说这种液固混合燃料,以前也是有人搞过的。

但其缺点就在于喷焰口的氧化物堆积无法解。

并且甲烷燃料里混入纳米级颗粒金属镁金属铝之后,即便是配合液氧,也很难充分燃烧。

因而在以往的研究和实践里,这类液固混合燃料都暴露出了很大的问题,其推进力由于燃烧不充分的关系,并不会比单纯的液体燃料高出多少。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包括大夏在内的几个航天强国最终都抛弃了这种液固混合燃料的使用。

但1号智能AI为了解决液固混合燃料燃烧不充分以及氧化物堆积的问题,给重新设计了火箭燃烧室。

简单来说就是将火箭的燃烧室设计成为了一个涡旋形态的燃烧室,能够让喷入燃烧室的液固混合燃料充分燃烧,并且还将火箭喷管也进行了重新设计,极大减少氧化物的堆积问题。

要说1号智能AI搞出来的这个技术,实际上就是将大夏以往有的技术拿来综合利用了一下。

但1号智能AI也对这套技术进行了模拟测试,模拟测试的结果却是很完美。

燃烧室里的燃烧效果达到了百分之百,并且喷管的氧化物堆积问题也减少到了固体燃料的百分之十以下。

这让赵小侯都不由得感叹了起来。

可以这么说,如果实践里还能做到这样的话,这套技术完全可以取代大夏现在使用的火箭燃料技术。

当然,这个火箭燃烧室和喷管只能用单晶熔炼炉来一次性单晶制造,用其它什么合金粉末烧结等等之类是不行的。

还好,赵小侯之前研制出来的单晶熔炼炉,航天系统可是订购了不少。

至于最后一个月球车外壳材料问题,1号智能AI也在次日上午9点5分时完全解决。

解决的方案就是研制了一套高强度碳纤维技术出来。

而这套高强度碳纤维技术也不是1号智能AI凭空创造出来的。

而1号智能AI综合了网络上的碳纤维技术再加上锗碳芯片制造技术而成。

反正吧,在超算的模拟实验里,这套技术是合格的,产出的高强度碳纤维能够达到现在碳纤维的顶尖强度。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1号智能AI,自己的创造力并不强,但它可以借助现有的知识、资料技术,推陈出新,从而产出看上去更高级的技术。

但实际上这种技术并不是它创造出来的,而是综合改进而来。

当然,1号智能AI也不是完全没有半点创新的意识。

它在搞出了高强度碳纤维技术之后,又搞出了一套月球车的设计图。

当然,这个月球车的设计图实际上也是那种综合改进而来。

主要就是参考了现有的极地探查车以及其它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无人小车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