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234章 蛋白质机器人内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之所以惊呼是完全没有抱希望的去看看数据,但却看到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表明提纯出了少量的特定蛋白质。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特定蛋白质就是蛋白质机器人的内核。

可蛋白质机器人的内核还是蛋白质,只不过是由数种蛋白质结合而成。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找到了多种蛋白质结合机器人内核的多重电磁场变化规律。

这让他们看向赵小侯的目光里多少带出了一些敬仰。

没法,这个变化规律范围是赵小侯研究出来的。

在任何科研机构里,能够带领大家走出研究迷雾的人,都会受到大家的敬仰和崇拜。

普通人是很难理解那种研究迟迟无法推进的痛苦心理。

有的时候,一些性格比较容易钻牛角尖的科研人员甚至于会被止步不前的实验给逼疯,导致精神异常。

总之,在各种数据的证明下,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都能够看到成型的机器人内核。

随后,赵小侯又对这个变化规律进行了一些微调,让其更靠近正确的变化规律。

毫无疑问,经过赵小侯微调的变化规律,给实验带来了更大的变化。

实验里制造出来的机器人内核数量进一步提升。

第三天的时候,赵小侯就给出了正确的多重电磁场变化规律。

之后的第一次实验,在蛋白质结合仪器内投入20公斤多种蛋白质材料溶液后,经过多重电磁场的变化震荡,最终蛋白质提纯仪提纯出了200克机器人内核。

这个产出比例已经是相当高了。

因为在赵小侯获得的蛋白质机器人技术里,这个步骤,20公斤多种蛋白质材料溶液,最高也就只能够结合提纯出300克机器人内核。

这还是在最完美的仪器中才能够达到成果。

以赵小侯现在所使用的仪器,就技术水平而言,距离完美还有很大的差距。

实际上,等到第二次实验结束时,也证明了赵小侯的这个观点。

20公斤多种蛋白质材料结合提纯出了221克机器人内核。

之后的多次实验,结合提纯出来的机器人内核,也就在190克-231克之间徘徊。

实际上,这个产量就算是放到工厂去生产,再减点量,也能够将成本拉下来了。

毕竟20公斤多种蛋白质材料溶液里,多种蛋白质材料的实际质量,也就只有2公斤。

能够用2公斤蛋白质,结合合成200多克机器人内核,达到10比1的产出比例。

这个效率很高了。

这可是实验室,不是外面的手工作坊!

有了第一步的成功,在进行第二步的实验时,研究员们的兴致还是相当高的。

哪怕是接下来,Sq-3蜘蛛丝蛋白的编织实验频频失败,到了晚上,他们吃夜宵也是吃得相当开心。

毕竟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总归是打工仔,只要老板将工资奖金等等该发的钱发下来,那么别说实验失败十多次了,就算是实验失败几百次,他们依然能够开开心心的吃夜宵。

当然,也可能看到赵小侯的时候会不太好意思,毕竟拿了钱,事没办成,就有点尴尬。

但至少这个时候,他们是开心的。

赵小侯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按照之前的套路,将第二步实验的多重电磁场变化规律逐渐告知他们。

这就使得一周后,第二步Sq-3蜘蛛丝蛋白的编织实验成功。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研究员都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么快,第二步实验就成功了?

要知道,在医学研究里,每一步的实验,想要成功,那都得不断的实验,不断改进,不断的消耗时间。

而在赵小侯手下搞研究,就好像一切的障碍只要付出一点点时间就会自然的消失。

不过话说回来,在第二步实验成功之后,也不是说这蛋白质机器人就完工了。

这个时候只能说蛋白质机器人的外壳内核完工了,但最关键的一个东西,还需要赵小侯找人来搞定。

那就是对蛋白质机器人进行编程!

只有编程之后的蛋白质机器人,才能够在注入人体之后,接收到信号,完成下达的指令任务。

说白了,就是在电脑上给蛋白质机器人所需要做的事情,编一个程序。

就目前蛋白质机器人的完成度来说,这个程序可以远程信号操纵蛋白质机器人前进后退以及左转右转。

至于给癌组织注入药物或者剪除消灭癌细胞,这就需要等到后面给蛋白质机器人加装一些工具才能够做到了。

但现在的关键就是给蛋白质机器人编程,这样才能够确定蛋白质机器人是否拥有基本的移动能力。

如果编程之后,确定蛋白质机器人不能移动,那么就只能将所有实验推翻,继续重来。

当然,赵小侯就不像那些研究员一样担心这个问题了。

因为他知道,按照脑子里的蛋白质机器人技术,这批制作出来的蛋白质机器人是合格的。

但想要找到一个能够给蛋白质机器人编程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毕竟这蛋白质机器人的编程和电脑编程有点不太一样。

其不仅仅只是语法和控制结构的设计,想要同时控制数以万计的蛋白质机器人,让这些蛋白质机器人分工合作,完成一些工作,函数和模块化设计就尤为重要了。

并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电信号的设计。

因为赵小侯设计的这种蛋白质机器人,其动力就是来自于外界传入的电信号,LG-12肌动球蛋白能够将特定的电信号转换为微弱的机械能,从而驱动蛋白质机器人在人体内进行短距离的移动。

因而如果电信号方面的设计出现问题,那注入人体的蛋白质机器人就会出现大问题。

以赵小侯现在的计算机编程水平来说,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他需要一个精通编程,并且拥有一定数学功底,同时对电信号有研究的人来配合自己完成这个任务。

当然,寻找这样的人才,他第一时间就去青花的计算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