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177章 从澡堂子里出来的数学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从澡堂子里出来的数学家

刘主任轻咳一声,调整了一下声线,然后接通了电话:“张记者,你好啊,好久不见啊。”

“老刘!老刘!这次你要帮帮我.......\"

张记者一上来也顾不得和刘主任客套,上来巴拉巴拉的说了一番。

原来,这位张记者已经不在公民日报里上班了。

他跳槽了!

他从公民日报跳到了公民电视台!

对于这个跳槽,刘主任不予置评。

简单来说,公民日报作为最高级别的官媒,公信力是最强的。

但公民电视台作为最高级别的电视台,其公信力也不弱,并且公民电视台在福利等等方面是很强的。

这一点公民日报多少要差点。

因而张记者跳槽,更多可能就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了。

这次张记者打电话过来,就是想要带着摄影组,拍摄赵小侯的生活。

因为公民电视塔准备给赵小侯制作一部纪录短视频,用来向国民介绍大数学家的生活。

但张记者和赵小侯压根就说不上话,因为赵小侯很少出现在公共场所。

因而张记者就只能找到刘主任身上,求取他的帮助。

“行吧,你们过来吧。”

以前张记者也是帮了刘主任一些忙的,两人关系不错,因而刘主任也没有任何推辞的意思,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赵小侯这边还在澡堂里泡着澡,细条慢流的搓着身上的脏嘎嘎。

他是不打算让搓澡师傅帮自己搓澡的。

原因很简单,上次他搓过一次。

结果那滋味,就感觉自己好似一团面团,在案板上被人来回蹂躏,他感觉自己差一点就要被除脱了。

因而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愿意搓澡师傅帮自己搓澡了。

哪怕是免费的也不行。

毕竟他感觉自己的皮肤都被搓得松弛了,他担心自己多搓几次,就得老上好几岁。

还是自己慢慢的搓更舒服一些,并且自己也知道轻重,不至于被搓得嗷嗷叫。

慢悠悠的洗了快一个小时,澡堂里泡澡的人都换了两茬了,赵小侯方才起身,去温水蓬头下冲干净身体,然后换上体恤、短裤。

只要不是天气太冷,他就喜欢这一套,方便快捷,并且这一套都是纯棉的,穿着很舒服,不会摩擦得发痒什么的。

踏着拖鞋,端着脸盆,赵小侯懒洋洋的从澡堂里走了出来,然后就听到咔咔咔咔一阵拍照声,那亮起的闪光灯,几乎都快要将他眼睛被闪瞎了。

等他眼睛缓过来的时候,一群记者就拿着麦克风朝着他戳了过来,他都不敢张嘴了,生怕一张嘴,这些麦克风给他来个深喉!

“赵教授,请问您这次证明bSd猜想的过程是不是很困难?”

“赵教授,您能说说这次证明bSd猜想对于我国数学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吗?”

“赵教授,丑德拉斯国的哈佛大学表示愿意聘任您为终身教授,请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好家伙,赵小侯这个时候都快傻眼了。

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这么多记者,将他围得结结实实的,几乎让他都没法呼吸了。

还好,刘主任和一旁的张记者见状不妙,和摄影组那个壮实的摄影师一起发力,死拖硬拽,方才将赵小侯从人群里给拉了出来。

\"大家安静一下,安静一下,关于赵教授的事情,一会我们在材料系的大礼堂里统一接受大家的访问,这里是澡堂,我们还是不要影响到别人了好吧。“

不得不说,还是刘主任有水平,几句话一说,声音嗓门又大,几下就将那些记者给镇住了。

随后,大家又一窝蜂的朝着材料系的大礼堂赶去,生怕走慢了,找不到好位置。

等这些记者一走,赵小侯方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我的妈啊,我差点就窒息了!”

这也倒不是说赵小侯真的没法呼吸了。

但换成你,被一大群人围得水泄不通,那么多人,每个人一张口都是味,你能受得了?

“赵教授,这是公民电视台的张记者,这次是公民电视台准备给你拍个生活化的视频........”

刘主任也没急着让赵小侯一起去大礼堂,而是先给他介绍了张记者。

赵小侯也记得刚才救自己的人里面有张记者,也急忙握手感谢了一番,当然出力的强壮摄影师,他也没有忘记感谢。

一番寒暄之后,几个人方才朝着大礼堂赶去。

毕竟那可是七八十号来自于各大报社的记者,如果得罪了的话,以后不说青花材料系的名声臭了,但至少短时间内,也得不到好话。

到了大礼堂里面,乱哄哄的,一群记者都目光炯炯的盯着大礼堂门口。

还好,这个时候,刘主任叫的人也到了。

几个老师和一群学生会的干部,齐齐出力,迅速将大礼堂给布置了出来。

赵小侯和刘主任和记者们对面而坐。

刘主任担任新闻发布会主持人,选择提问的记者,由赵小侯来回答。

要说这些记者里面都是为了大夏数学界崛起而高兴的,也不是绝对。

毕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就算是记者,也有极少数几个渣渣。

他们提问的时候,都企图找到赵小侯的黑料,挑赵小侯的刺。

这样的话,他们的外国干爹才会给他们丰厚的报酬,来奖励他们的行动。

但得益于刘主任的控场能力,这场新闻发布会虽然有些磕磕碰碰,但最终还是圆满的结束了。

除了极少数不想着大夏好的记者之外,其余的记者都感觉自己是满载而归,回到报社,他们就拿起笔记本奋笔疾书,将记录下来的一句句话进行优美的修改,然后再综合一些之前了解到的情况,将其整理成为一篇介绍赵小侯的文章。

至于那些报社也是加班加点的审核,送版,印刷,力求用一晚上的时间,将报刊发送到全国各地。

基于张记者和摄影师帮助了自己,赵小侯也同意了他们的拍摄。

只不过拍摄时间从次日早上起床开始。

毕竟他还是想要拥有一段不受人打扰的舒服睡觉时间。

次日早上六点,赵小侯就早早起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