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393章 时光里的烟火与传承的温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3章 时光里的烟火与传承的温度

2019年2月7日傍晚,京城的寒风裹挟着零星爆竹声掠过街巷。沈知意将奥迪A7停在税务局门口,车载系统自动弹出税务文件的电子回执,确认387亿税款已分秒不差地汇入国库。她望着玻璃幕墙里忙碌的税务工作人员,想起创业初期为几万元税款焦头烂额的日子,如今这组数字背后,是星宁集团数百个子公司、数万名员工共同织就的商业版图。

驶出税务局,车载导航自动定位到老城区的护国寺街。青灰色的四合院与朱红门楣在暮色中交错,沈知意放慢车速,目光扫过街边林立的商铺。当“永盛斋”老字号的匾额映入眼帘时,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方向盘——二十年前,她还是京城大学的穷学生,总爱来这家小店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

店铺的玻璃门自动感应开启,智能迎宾系统欢快地播报:“欢迎光临!”沈知意踏入店内,扑面而来的是熟悉的麻酱香气与老北京吆喝声的电子混音。曾经堆满木制桌椅的大堂已换成智能升降餐桌,顾客只需在桌面触控屏点餐,机械臂便会从后厨端出菜品。但墙上挂着的老照片、褪色的手写菜单,依然保留着记忆中的温度。

“这位客人,您看着面熟......”一个系着围裙的中年男人从后厨探出头,镜片后的眼睛突然睁大,“沈知意?真的是你!”他快步上前,激动地握住沈知意的手,“我是永盛斋的小儿子,王启明!”

沈知意望着眼前略显发福的身影,努力将他与记忆中那个总在柜台后算账的少年重叠:“启明哥!叔叔阿姨呢?”王启明笑着引她到靠窗的雅座,机械臂适时送来两杯茉莉花茶:“二老享福去了!现在澳洲帮我表姐带孩子,临走前千叮万嘱,让我守好这家店。”

他调出墙上的全息屏幕,老店铺的改造历程在光影中徐徐展开:从传统面馆到智能餐厅,从手工制作到AI精准控温的煮面机器人,每一步革新都保留着老字号的灵魂。“您看这个。”王启明点击屏幕,画面切换到后厨,“这台酱料熬制机的程序,还是我爸手把手教AI学的,连搅拌的圈数都复刻得一模一样。”

沈知意夹起一筷子炸酱面,面条劲道弹牙,肉酱咸香浓郁,竟与记忆中的味道分毫不差。“太神奇了,”她惊叹道,“连火候都和当年一样。”王启明神秘地笑了笑,指着桌面的传感器:“这是星宁研发的味觉捕捉系统,开业前我们扫描了上百碗您叔叔做的炸酱面,连空气中的香气分子都记录下来了。”

正说着,智能点餐屏突然弹出特殊订单:“请按2003年5月12日的配方制作一碗炸酱面,备注加一个卤蛋。”王启明望着订单号,眼眶微微泛红:“这是老顾客了,从我们在胡同摆摊就开始吃,现在人在国外,每年春节都要远程下单。”他转身走向后厨,背影与二十年前那个帮父母端面的少年渐渐重合。

沈知意环顾四周,发现店里多了面“传承墙”,上面贴满老顾客的照片与留言。一张泛黄的照片吸引了她的目光——年轻时的自己穿着校服,举着一碗面笑得灿烂,旁边是王启明父母和蔼的笑容。“这些年多亏了您,”王启明递来最新的财务报表,“星宁的智能改造方案让店铺营收翻了十倍,现在我们在全国开了37家分店。”

夜幕降临,沈知意站在店门口,看着街道上往来的车流。寒风中,永盛斋的灯笼在智能控制系统下变换着颜色,既保留着传统韵味,又闪烁着科技光芒。她想起创业时的初心,不仅是追逐商业成功,更是希望用科技守护那些承载着记忆与情感的烟火气。

手机震动,王启明发来消息:“沈总,下个月我们准备启动‘老字号重生计划’,希望能和星宁深度合作。”沈知意望向夜空绽放的烟花,回复道:“这次换我当学生,跟您学怎么做一碗有灵魂的炸酱面。”

奥迪A7缓缓驶离老街,车载系统播放起老北京的叫卖声。沈知意知道,在星宁不断扩张的商业版图中,像永盛斋这样的老字号,正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科技的进步不应以磨灭传统为代价,而是让那些温暖的记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