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回头一看,发现几辆三轮车正载着好多花篮匆匆赶来。
“那花篮的事你就多费心了。”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老三继续监督着彩旗插放工作,等花篮全部布置完毕后扫视一圈,见都已准备就绪,便掏出了预备好的红本本。
“小明,拿花过来。”
小明忙递上一束鲜花。
老三整理了一下花了五千块买的新装备,对小明问道:“我这套衣服看起来如何?”
小明咧嘴笑露出一口黄牙,并竖起大拇指说:“酷!太酷了,我也得去买一套试试。”
老三满意地朝旁边的锣鼓队打了个手势。
随即响起敲锣打鼓的声音‘咚咚锵,咚得隆咚’, 紧接着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场面真是热闹非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飘扬、人山人海…
屋外的嘈杂声音让正在吃早饭的陆母与陆小雨紧皱眉头。
“这是谁家啊,一大清早就吵吵嚷嚷的。”
陆小雨仔细听了一下:“好像是咱们家周围呢。妈,这几天你出去可知道哪家准备办事儿呀?”
陆母想了想摇摇头。
“嘭嘭嘭…嘭嘭嘭…”
“妈,有人敲门。”
“我去看看。”陆母放下筷子来到门前,听着外面刺耳的声音,脸色立即变得阴沉无比。
“嘎吱”一声,看到来的是小雨母亲时,老三赶紧给自己壮壮胆气然后笑着跟陆母道:“陆阿姨,您好。”
见到来者是吴老三,陆母有些气愤地说:“吴大强,不是说过不许再来找小雨。我家小雨以后是要 ** 出息的人,可不想让你那些歪七扭八的事耽误。”
见对方欲关门,老三连忙伸脚挡住门并把手中的鲜花递到陆母面前,“陆姨,今天我是专程来找您的。”
“找我?”陆母半信半疑地看了看花再看看眼前笑容可掬的老三。
这出戏是演给谁看的啊?
...
老吴家
“哎哟,他吴叔,吴婶,可有大事发生了。”
邻居王姨一路跑进客厅见到吴父还在悠然地听评书立刻急促地喊起来:“你家小三是去陆家提亲去了。”
“什么?”吴父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急忙关掉收音机,“王姨,你说小三干嘛去了?”
“提亲去了。”
“不可能!”吴父连连摇头,老三虽然混但这样大的事情绝对会提前告知父母。
恰巧这时吴母进来了听到这话后立马问道。
“谁在提亲?”
“你家小三,已经在陆家提亲啦。数十只花篮、彩色旗帜满街都是还专门聘请了一支锣鼓队那个场面…若非求婚还有可能吗?”
“混账东西!” 吴父一下子就坐不住了,穿着拖鞋直接冲了出去。
一路上快速行走大概不到一分钟来到陆家大门口被眼前的阵仗吓到肺差点没被气炸。
还瞧不上陆小雨这种女孩,自己早就看出人家不太靠谱再
办公室内,秘书李敏正与刘大鹏和张伟讨论着近期的热点。她说道:“最近这股中外合资风潮可真是火了,尤其是饮料行业。北城的冰泉汽水、海滨城市的老牌子等,都和外国资本成立了合资公司。”
“那些成功改制的企业领导们要么升职要么赚得盆满钵满。听说西城区一家汽水厂的厂长眼馋得很,在一次招商引资大会上结识了一位台湾的大资本家,而且据说这位还颇具来头,是某位历史名人后代的曾孙。”
“等等,李敏。” 张伟惊讶地问道,“你说的历史名人该不会是那位曾经的‘运输司令’吧?”
“正是他。”
“他还敢过来?难道不怕被捕吗?”
“现在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彼此都是同胞,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行了,别打岔。”刘大鹏看向秘书道,“你继续讲吧。”
李敏续道:“双方谈了好久,最后台湾的资本家同意投资400万。这家汽水厂现有的资产评估为300万,并加100万现金,双方按比例组建新的饮料公司,各持一半股份。其实就这家厂子的情况看,顶多只值200万而已。区里和厂里觉得占了天大便宜,立刻签约了,当时的见证人正是郑局长。”
“签好之后,按照协议规定,台湾资本家要去香港购买生产线,合资公司账户里的100万也全被取出存放。”
“这笔资金专门安排厂里的专人管理,并且邀请几位厂领导共同赴港监督。然而到了香港之后第二天,那个资本家与负责看守资金的人不翼而飞了。意识到被坑,他们报了警。可过去一个星期多了,对方一点回应都没有。厂长及几大领导也因此入狱,工厂内部乱成一锅粥,连买设备的钱还是向银行借的。如今厂门外天天挤满了讨债者,银行甚至派专人驻扎。”
这几天五百多位员工持续到区政府上访抗议……
“听你的意思是说现在这家厂除了欠下银行100万,其他方面问题不大?” 刘大鹏问道。
“不仅仅是100万,那商人私下还挪用了近90万。此外可能存在的隐性亏损我暂时不清楚。” 李敏答。
张伟摇头:“这些管理层难道都没脑子?钱没进自己腰包却倒贴出去这么多?”
王志强冷笑一声:“这两年这种事情还少见吗?” 随后他举出一些类似荒诞案例,感叹此类事件层出不穷。
刘大鹏沉吟片刻:“大哥的意思莫非郑局想叫咱们接手这个烂摊子?”
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平房工厂区的王志强回道:“是不是个烂摊子还不一定呢。”
“怎么,你觉得有戏?”
王志强慢条斯理道:“这还得看政府态度。”
要是能整体收购且价格合理,那他绝对不会错过。一方面是因为工厂场地宽敞达7万多平方米——即使目前位置较为偏远,但未来极富潜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饮料行业本身利润惊人……
就在这时候电话响了起来,李敏接起简短交流两句递给王志强说道这是老板娘来电……
下午时分,一辆奥迪缓缓停至楼下。
不久后一名戴眼镜的年轻人下车打开了门,从中走出一个身着灰色西装的中年男人。
王志强上前握手热情欢迎:“郑局长百忙之中亲自莅临指导参观实感荣幸。” 郑点头微笑着:“贵公司可是我们区内的佼佼者,特意向你们学习经验来的。”
接着两人步入会议室详谈包括厂区卫生状况以及生产条件等一系列话题,期间涉及了对附近汽水厂商的后续处理方案探讨……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郑局长注意到虽然整体环境整洁有序,但大部分工艺依然沿用手工方式操作,显得落后。
回到室内座谈中围绕企业经营模式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对话。
最后提到了新开餐饮连锁品牌是否扩张计划一事,同时还聊了些家庭琐事如孙女喜爱新品美食但却希望增加饮料品种之类的小趣闻。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确实一直在寻求解决的办法。”张晓峰无奈地说道:“主要问题是目前市面上的饮品成本都不低。像可乐这样的饮品,我们的进货价都需要两毛多一瓶,如果真提供这些饮料的话,那餐厅几乎没什么利润了。”
刘建平开口道:“赵总是否听说过北市饮品厂?”
张晓峰笑了笑说:“从小到大,我常喝的汽水正是这家厂出品的。”
“哈哈,我忘了赵总是正宗北城人。”刘建平笑着说道:“那这事就好办了。想必对这家饮品厂的情况,赵总也应该有所了解,不知是否有兴趣接手呢?”
听到这话,张晓峰露出了些许兴趣的神情:“刘先生,能和我详细讲讲如何接手这件事吗?”
看到张晓峰表现出的兴趣,刘建平便开始仔细解释:
“这个饮品厂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一直是本区贡献最大、上缴利润最高的企业前三名。
上一年,该饮品厂销售收入达八十五万元,上缴利润三十五万元。
可惜厂内的管理层疏忽导致让骗子带走了一百九十万元现金,现在工厂处于停工状态,供应方和销售方都挤在厂门讨债。
若能够填补这十九万元缺口,工厂即可恢复生产。根据数据,今年订单已排到了明年的2月份。
但由于财政的压力,经商量后决定将工厂实行承包制度。”
刘建平近半个月一直频繁去往饮料厂,因此工厂情况烂熟于心,向张晓峰介绍时并没有任何隐瞒。
听到这里提到了“承包”,张晓峰的兴趣立即减弱不少,但表面上依然淡定:“刘先生,以往该厂所上缴的利润占其净利润的多少?承包期是多少年,具体怎么承包呢?”
刘建平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此饮品厂为扩权试点单位,其实现的利润有九成必须上缴区里,而工厂自身只保留一成的利润。
承包期限是十年时间,前三年无须支付任何费用。但从第四年起每年需要固定交付三十万的利润,其余生产销售等问题政府不过问。
同时可以免除五年内的地方各种税费,比如营业税及所得税等等。”
听完这些条款后,张晓峰表面轻轻点了点头,但心里却满是对政府算盘的不屑——
这政府的安排可谓巧妙:前期不用上交利润还免征各项税款,刚好够把那被挪走的一百九拾万补回来。而后的七年,则留给承包者当作一点甜头,维持着他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