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天后的中午,沈逸正在店里和大家一起吃午饭时,接到了程钰打来的电话。

程钰给他发了几张照片,都是适合开音乐工作室的办公场地,让他看一看,在群里商量一下,觉得哪个好,可以一起去现场看看。

工作室是三个人合伙的,选址尤为重要,他和骆俊当然也得去现场看一眼,才能正式确定下来。

挂断电话后,沈逸浏览了几张照片,与骆俊和程钰在命名为“完美音乐工作室”的群里讨论了下,决定了去其中一处看看。

三人这些天讨论过后,决定注册工作室的名字,就是“完美音乐工作室”。

吃过午饭后,沈逸便与林岚离开了店,开着车前往程钰发给他的定位。

约莫半个小时左右,便到了目的地。

是一栋商业写字楼。

停好车后,两人便进楼,坐电梯上地址中说的六楼。

“这边!”

刚走出电梯,就听到了程钰的喊声。

两人循声望去,只见程钰在不远处冲他们招手,骆俊也已经到了,就站在他旁边。

沈逸与林岚迈步走了过去。

相互打过招呼后,便在程钰的带领下走了进去。

“这里之前是一家小型的广告公司,几个月前倒闭了,外面这就是办公区了,里面还有几个房间,可以做个录影棚,会议室,还有私人办公室。”

程钰一边介绍,一边带着几人进行参观。

外面办公区的其他东西都已经搬走了,只剩下几套固定的桌椅组成的工位。

“程哥,这地方总共多大面积?什么价格?”

骆俊开口询问。

“面积不算大,毕竟我们工作室目前也不需要多少人,有一百五十五个平方,我只是初步了解了下,价格是四千五一个月,还有商谈的余地。”

程钰笑着回答。

沈逸和骆俊微微点头,对这个价格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这地方环境和配套的设施都很完善,下楼就是便利店,还有各种餐饮店,还有几家银行的网点。

很快几人就参观完了。

“林岚,你觉得怎么样?”

沈逸面带微笑的看向一旁的林岚。

程钰和骆俊闻言,也将目光投向了她。

林岚笑盈盈的点了点头道:“我觉得挺不错的,之前你不是提议我也开个工作室么,如果是这个地方,这个价钱的话,我会很乐意租下来。”

得到她的认可,程钰也很高兴,笑呵呵打趣道:“要不这个地方就让给你了,我们再去其他几个地方看看?”

“不用不用,暂时我还不想工作。”

林岚笑着连连摆手。

程钰和骆俊眼神玩味的看向沈逸,心里多多少少有些羡慕。

对于沈逸的大致情况,两人都是知晓了的。

一个离婚带娃的男人,也能得到这种大美女的青睐,是他们不敢想的。

不过话说回来,谁让这家伙长得帅,又这么有才华呢!

“怎么说,是决定就这里了,还是去其他那几个地方看看,对比一下?”

程钰笑着询问。

“我都可以,你也觉得这地方比其他几个好的话,我觉得就没必要去看了。”

沈逸笑着耸了耸肩道。

程钰微微颔首,又看向骆俊。

“我倒是觉得可以都去看看,反正也没事,现在时间也还早。”

骆俊笑呵呵的提议。

沈逸三人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于是乎,一行四人便下了楼。

林岚开车,沈逸坐副驾驶,程钰和骆俊坐车后座,一路说笑闲聊,前往程钰拍下照片的其他几处。

“对了,胖哥,那首歌录制的怎么样了?”

沈逸扭头询问骆俊。

这话一出,程钰也好奇的望向了他。

最近这几天,他一直都在忙着工作室的选址,以及帮骆俊找资源铺路的事情。

录制歌曲的事情,就交给了骆俊自己去完成。

事实上,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骆俊面露尴尬之色,回答道:“我找了个乐队帮忙伴奏,录制很多遍了,但是怎么也感觉差一点点意思,我又想着咱们工作室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不就是要追求完美么,所以到现在还没弄好。”

“问题出在哪里,伴奏的人不行,就赶紧换呗!”

程钰面色认真的提议。

“我明白,关键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体效果差一点,怎么说呢……我就是感觉那天在酒吧,沈逸给我伴奏的时候,我唱的还更好一些。”

骆俊看向沈逸说道。

“不会吧,那天他才一个人用吉他给你伴奏,比你找的乐队效果还好?”

程钰有些不太相信。

“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

骆俊表情有些无奈。

“这样吧,等会参观完了几个地方,我跟着你去录音棚看看吧,看看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乐器方面的事,我还都懂一些。”

沈逸开口说道。

“真的?那太好了。”

骆俊激动的连连点头。

其实,他也不清楚为什么沈逸一个人,比一个乐队伴奏的效果还好。

只能认为是沈逸吉他的技术太过精湛。

说好的录制歌曲的事情他来负责,保证办的妥妥的,也就一直没好意思联系沈逸。

现在他愿意去帮忙,那就太好不过了。

等陆续参观完程钰选的几个地方,对比之后,大家一致觉得还是第一个更好。

就这样,工作室的选址就确定了下来。

时间已经过了下午五点钟,骆俊自觉的开口要请客,大家一起吃了顿饭。

吃饱喝足后,又驱车到了骆俊录歌的地方。

骆俊打电话给乐队的人。

等了一会儿后,负责给他伴奏的几人就到了。

骆俊当即让乐队几人准备好,在几人的伴奏下又录了一遍。

沈逸现场听完后,立刻就知道问题所在了。

乐队的几人技术是过关的,说白了,就是不够默契,就如骆俊所说的,整体效果差一点意思。

大家商量过后,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

由沈逸用吉他伴奏,先录好吉他和骆俊唱歌的部分,然后其他几个乐手各自录好自己的一部分,最后用电脑编辑合成起来就好。

有了办法,剩下的就容易了。

在沈逸的吉他伴奏下,骆俊很完美的演唱了一遍。

效果让乐队的几人,以及录音棚的老板兼调音师都是惊讶不已。

然后,几人得知这首歌是沈逸所写的,望向他的眼神立刻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