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每组卖月饼的队伍里,孙月娘都选了一个口齿伶俐的,还教他们如何应对别人的质疑,孙月娘早就想到了,让孩子们去卖鲜花饼,有的人一定觉得稚幼堂在使唤童工,更严重会觉得稚幼堂打着收养孤儿的幌子,其实就是养一群免费的劳动力。
所以她要借孩子们的口,把他们在稚幼堂的生活告诉大家,同时打出买一枚鲜花饼,就可以为稚幼堂捐一文钱的广告语,激起人们的购买欲,
看来这一招很管用,鲜花饼很快就可以在河川府打响名声。当晚,鲜花饼作坊加班加点,彻夜不眠,到第二天,总共烘烤出一千多枚鲜花饼,总共用油纸包了二百包,还有一些切碎了,给人们试吃。
昨天稚幼堂卖鲜花饼的事在河川府已经传开了,买到鲜花饼的人得意洋洋,不管多少,他们已经在做慈善了,他们也为稚幼堂的孩子们尽了一份心意,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鲜花饼真好吃,以前从来不知道玫瑰花瓣还可以做馅。
可惜呀,昨天只买了一包,要是多买两包就好了,不过昨天他们说以后每天都会来,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管了,就在昨天的那个地方等一等吧,就这样,第二天,当稚幼堂的人推着鲜花饼到达时,已经有很多人等着了,看到卖鲜花饼的真的来了,人群一阵骚动。
有人主动站出来维持秩序:“排队,排队,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好,不要挤,可别吓到孩子们。”大家还真的听话, 都规规矩矩的排队等候,但是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的话让大家都不淡定了,因为他说:“你们今天的鲜花饼我全都要了。”
啥,他全都要了,后面的人开始急了,他们问:“你为什么要买那么多,吃得完吗?”“这个就不用大家操心了,你们也不用浪费时间排队了,赶紧散了吧。”这组带队的刚好是付新,他看着后面排队的人,大家都很气愤,但是又拿那个人没办法。
付新向那个人施了一礼,客气的问:“这位客人,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要买那么多鲜花饼吗?”那人倒也不扭捏,
他说:“我叫李福,是醉仙楼的伙计,昨天我们老板无意中尝到了一块鲜花饼,他特别喜欢,于是就决定在醉仙楼推出这款点心,所以今天让我早早来排队,还交代今天你们有多少,我们就买多少。”
醉仙楼是河川府数一数二的酒楼,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如果鲜花饼进了醉仙楼,价格可能要翻四五倍不止。
付新听后,微微沉吟片刻,他对李福说:“很高兴鲜花饼得了醉仙楼老板的青睐,但是,每天让你来排队买也不是个事呀!何不让你们老板直接去庄子上和我们的主子谈,如果能长期合作,那不是更好吗?”
李福听后也直点头,这个建议好,他得回去和老板提,但是他还是买了两包,然后急匆匆的走了,后面的人不知道二人谈了什么,但是还能买到鲜花饼,他们很高兴。今天也是一个时辰左右就卖完了。
李福回去请示了老板,又跑了回来,他的老板要和付新一起回庄子,亲自和穆红棉谈,醉仙楼的老板姓胡,叫胡天,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总是笑眯眯的,很和气,他提出了要求,给醉仙楼的鲜花饼要和市场上的有点差别,价格好说。
孙月娘还在庄子上,穆红棉听到这个要求,看了看她,这鲜花饼本来就是孙月娘发明的,能不能做出不一样的,还得看孙月娘啊。
孙月娘没有犹豫就点头了,她把自己的想法和穆红坤说了,其实也就是比正常的鲜花饼大一些,一枚鲜花饼刚好能摆满一个盘子,比平时的鲜花饼更薄一些,里面的馅更多一些。
这个容易,穆红坤很快就做出来了,孙月娘拿了一枚鲜花饼放在盘子里,用刀分成均匀的八份,然后让胡天品尝,胡天尝过后直点头,这样的大小更适合他们酒楼,而且比今天买到的鲜花饼更好吃,他敢肯定,这一款点心一定会在醉仙楼大卖。
于是他说:“不知道价格怎么算?”孙月娘说:“一百文一个。”听到这个价格,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普通的鲜花饼一个二十文,这种鲜花饼价格一下翻了五倍,有点太高了吧!
胡天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他是个商场老手,他知道孙月娘的话还没说完,他没有急,只是看着孙月娘说:“那就请你说说看为什么它值一百文?”
“特供,独家。”孙月娘只说了这四个字,胡天的眼睛都亮了,“你的意思是这种鲜花饼只供给我们醉仙楼?”“是的,这款鲜花饼只提供给你们,市场上不会再出现同款,我们只卖这几天卖的这种鲜花饼。”
胡天已经在心里盘算开了,整个河川府只有在醉仙楼能吃到这种鲜花饼,那么价格就由他来定了,进价一百文一个,但是到了他们店里,不仅价格可以翻几倍,独家供应带来的效益更是无法估量了。
想明白后,他在心里计算了一下,醉仙楼在河川府有三家分店,每天每家店准备五十份就差不多了,胡天是个成功的商人,他懂得饥饿营销的道理,醉仙楼每天就只提供五十份鲜花饼,先到先得,五十份卖完就没有了,想吃的话,明天请早。
胡天仿佛已经看到了醉仙楼顾客盈门的场景,嘴唇忍不住微微扬起,两撇八字胡都忍不住抖了几下,于是他立刻就下了订单,每天让稚幼堂给他们酒楼送一百五十个特制的鲜花饼。
穆红棉请教孩子们的夫子过来写了楔书,双方都按了手印,银子一月一结,今天胡老板先交了一百两银子的定金,高兴的走了。直到人走远了,穆红坤才回过神来,做生意那么轻松的吗?可是以前自己当老板时怎么就那么难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