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放心吧。我现在住在娘家,不管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大哥大姐对我们有多关照,这一切不仅队里人看得清楚,连顾铭也明白得很。再说,大姐平时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若我们没有一点儿回报,时间一长,可能会让大姐和姐夫心里产生负担,尤其是章叔,他会觉得不好意思接受。”
章红燕听后点了点头,笑着夸赞,“你说得真对。”
“我和你大姐商量过了,我们都认为你应该从明年开始不再去干活了。你爸在公社挣的工分已经足够高,再加上你三哥和四哥每个月都能领到一些口粮,怎么吃都够全家人的了。你再这么拼下去,大家都非常担心你的身体会垮掉。”
“我已经和你爸爸商量好了,从明年开始你就可以不用再去上工了。”
“这么决定就对了。妈……你们送肉给牛棚那边了吗?”
“你大姐他们走的时候,我已经让老三把一些肉送去给牛棚的人了,你就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那就好。对了,你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可以寄给我二哥的东西,收拾好了告诉我,我给二哥寄信时一块儿寄过去。”
章红燕立刻站起来,“让我好好想想!”
“顾铭带回来的东西就先别寄了,他到了那边后再寄给我二哥吧!”
“知道了!”
几个孩子之间感情深厚,心里总是牵挂着对方,这让章红燕心头暖洋洋的。
顾铭回到家中时,蒋窈已经开始织起了毛衣。
她将原本计划给父亲织的毛衣改了尺寸,想先赶出来寄给她在部队的二哥穿,那里的冬天特别冷。
“我们部队这里其实冬天并不怎么冷,用不着穿毛衣呢。”
蒋窈听到这话,愣了一下,“……这可是我特地为二哥织的。”
顾铭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原来是他自作多情了,他还以为在给岳父织完毛衣之后,会轮到自己呢。
可是看他猜的尺寸,不像是为岳父准备的……
两人闹了个笑话后,蒋窈赶紧解释道:“我们后天不是要去给我哥寄信和东西吗?这毛衣我要早点织好,这样这个冬天他就能穿上新毛衣了。等我把给我哥的东西做好了,再来给你做衣服。”
顾铭听了她的话后,“我的衣服不急,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先给自己和孩子们做一些过冬用的衣服。你自己的身子还没有完全恢复好,可不要累坏了。”
这次从城里带回了不少布票,那是之前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未来可能不会有多少这样的资源可以用了,还是应该先保证家里女人和孩子再说。
“这一点我心里有数。”蒋窈补充提议,“那你今天下午能不能去山上打只兔子回来?晚上我烤个兔肉给你吃怎么样?”
“好的,我马上出发去弄一只兔子来。”
顾铭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转身准备工具去了。
自从女儿出了月子之后,章红燕重新开始了工作。
现在家里有顾铭在,无论外出多久也不需要再担心太多了。
“红燕姐,听说最近窈窈搬回你家住了?”村里一位熟识的老妇人关心地询问起来。
“没错。”章红燕点点头确认道,“她们小两口现在手头上也没有多少积蓄,暂时还没办法盖房子住。不过我家房间还比较宽敞,可以让窈窈带着孩子暂时住在这边,这样方便一些,平时有个照应也更轻松些。”
听到这里,老妇人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是又犹豫了一下,“那……那顾家那边怎么办啊?”
听到关于顾家的问题时,章红燕不由得叹了口气,“唉,当时情况就是这样。大家都清楚地看着顾铭净身出户离开了那里。即使再生气争吵也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如今只能希望他们这对年轻人能好好过日子,双方父母也会尽量帮助他们的。”
“说得也是。”
其他村民交换了一下眼神,接着他们便转身离开了。
蒋窈住在娘家,尽管有些人在背后对她议论纷纷,但无论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还是年轻的小姑娘,甚至还没出嫁的女孩儿们,大家内心里都十分羡慕蒋窈。
因为她的家庭。
虽然社会上喊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但现实中重男轻女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
看不成蒋窈出洋相,那么看看顾家出丑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正值午后,农机站工作的村民们纷纷骑着自行车下班回家。
而在田里劳作的人们也背着锄头缓缓走向仓库,准备收工了。
而那些上山采野菜或者捡柴的妇女们结伴归来。
老顾家人混在这群人群里,低垂着头,步伐匆匆地试图尽快离开。
这一次,顾铭是真的舍得啊。
他每家每户都送去了红鸡蛋。
“早就跟你说过了,那个老顾心眼可坏呢,你不相信。那些钱都是顾铭辛辛苦苦赚来的,现在却让他做了倒插门女婿。”
“也不算完全是倒插门吧?我打听过了,据说那女儿仍旧随了顾姓。”
“那跟做倒插门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吗?”
“依我看呐,老顾家这次真是够聪明的。你瞧那天蒋窈来送鸡蛋的时候脸色苍白如纸,估摸着每月吃药得花不少钱呢。这不正好可以缓解一下经济压力嘛!”
章红燕清楚这些人话多,有时烦得不行,但也没啥办法,只能装作没听见。
她把猪草交了,登记完,急忙往家赶。
一进门,厨房里就飘来了香气。
章红燕的心情顿时好起来了。
闺女这段时间在书上学了不少做菜的方法,而且按照上面教的,每次做出来的饭菜都特别好吃。
连老头子都夸奖她,还常常让她跟着闺女学呢。
“小幺,在干啥呢?”章红燕问道。
“烤了只兔子,饼也摊好了,等爸他们回来咱们就能开饭。”
小幺边说边忙碌着,手上的动作一点也没停。
“估计他们快回来了。”章红燕点头应道,看着女儿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
农机处的人在这里干活,一天管一顿饭。
刚才她看见袁俊的同事都骑车走了,估摸着袁俊也快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