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 第73章 躲不开的扬州十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A痛斥送礼的汪氏兄弟,大军入扬州秋毫无犯】

-

“这个答案直接就不用想了!要是真是清军如此所为,我今天就去吃翔?”

一个崇祯朝文官几乎不假思索就否定了这个答案。

他去年在山东当过差,知道清军破关那就如同蝗虫过境,不仅抢走了金银财宝,而且男女老幼也要被迫携带着物资,被清军驱赶着一种几千里到了辽东。

“这一路上,运气好时,还能吃上一口黑面饼子,运气不好就要随时杀掉.....”那个官员曾经堪察过清军撤退的路线,此时甚至于都说不出话来了。

“是啊,是啊。”另一个官员附合道。“过长城之时,因为没有缺口,清军就逼着老百姓抬石头,抬土开出一条道来。有很多人都直接埋在坑里了。”

“两年前那次多尔衮一路攻到济南,朝廷损失人口多达二百万.....但多尔衮回到建虏的盛京,记录战功之时,连畜牧都算上了才不过四十三万,那一百多万人都哪里去了?”

--

【b责令扬州人交出更多的钱来】

--

“汪氏兄弟?你们可坑苦了我们扬州啊。”此时此刻仍然有一些扬州人觉得这是汪氏兄弟坑了他们,“如果他们不露富,是不是就没事儿了呢?”

-

“我到是希望如此,但我觉得这也不可能,恐怕......”

此时正担任着凤阳总督的史可法跟扬州关系颇深,甚至威望很高。

他觉得这一定是因为崇祯殉国,朝廷大乱,否则扬州一定可以组织几万甚至十几万大军,如此能够在扬州这个地方抵抗得住清军,那么江南就可以保得住。

“如果我有机会,一定要请求南京朝廷派我去扬州,以扬州之富,再加上我在扬州的威望,我就一定.....”想到了这里史可法的信心一下子就实足了起来。

-

【c屠杀三日,威慑扬州人交出更多的钱来】

“恐怕就是这个吧?看来我要开始在家里早做准备了,这样清军来了,我带全家先躲起来,只要熬过这三天,以后还不是.....”

“虽然清军远比张李可凶残,但只要躲过这三天,他们总要出安民告示吧?”

有这种想法的不仅是富人,甚至还有很多普通的扬州市民。

前几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洗劫凤阳,扬州城外也曾经一度受到了波及,但也给扬州人一个经验:

“越是乱世,躲到农村甚至山区并不安全,反而是城市里更安全,虽然可能碰上屠城,但只要多备一些粮食,再挖好地洞,反而可以将流寇拒之于城外。如果能跟清军谈一谈条件,献出一些粮草、军饷,甚至连屠城都可以免了?”

-

【d屠杀十日,将扬州八十万人屠杀一空,钱财美女俱充于军中】

-

随着最后一个答案出来,崇祯时空的扬州人终于开始知道紧张了。

虽然这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结果,但理智告诉他们,这恐怕还就是最有可能的一个结果。

“否则为什么天幕会专门拿我们扬州说事儿?这是傻子都能猜出来的结果啊?”

---

就在此时,天幕再一次出现小视频,名字却是崇祯时空扬州人最不想看到的《扬州十日》

(画面:晨曦中的扬州古运河,船橹划破平静水面,镜头掠过东关街斑驳的城墙)

【这座被运河滋养了千年的城市,砖瓦间沉淀的不只是盐商的富贵传奇。清朝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的暮春,当柳絮如雪飘落文昌阁时,八十万扬州百姓不会想到,十昼夜的血火将永远改变他们的命运。】

-

(镜头切换至明末地图,红色箭头从山海关蜿蜒而下)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短短一年间,八旗铁骑席卷中原,南明弘光朝廷却仍在秦淮河的暖风中醉生梦死。扬州——这个长江北岸最后的堡垒,突然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特写:泛黄的《史可法家书》手稿,墨迹斑驳)

【史可法的七封绝命家书,至今保存在扬州博物馆的恒温柜里。“北兵已至,扬州必守。吾誓与城为殉”,这位兵部尚书在最后时刻焚毁所有私人信件,却将母亲托付给从未谋面的义子。镜头扫过史公祠的衣冠冢,苍松翠柏间,我们仍能触摸到那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气节。】

【然而,他等不来南明的援军。南明称帝的弘光虽然拥有多达几十万军队,但却无心在江淮与清军作战,将全部希望寄托到了长江天险之上】

【仅仅拥有三千余名士兵的史可法,本以为可以动员更多的扬州市民参加......】

【从南明兵部尚书任上自请来守扬州,他是心中有很大的把握的】

【就在几年前,他担任凤阳总督之时,曾经数次驻守在扬州,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深受扬州士绅的尊重,甚至这一次来扬州之前......】

【扬州之民一度拒绝了高杰的军队入驻,而请史可法亲自驻扎在扬州城内,按扬州人的说法,只要有史可法在,他们才心里踏实】

-

“高杰那个怂包居然还活着?”张献忠看着天幕中露出的那个老熟人的名字,一下子就又活跃了起来。

“这个高杰啊。那可是俺老张佩服的人才啊。”

“他本来是李自成那个怂包的手下,结果跟李自成的老婆鬼混到了一起.....”

“老李要杀他,高杰就带着李自成的老婆还有几千号人一下子就投了朝廷,否则潼关一战,李自成也不会被打得差点连门牙都掉光了。”

张献忠一边说着,还一边拿着大碗一咚咚地开怀畅饮。

这些年每一次讲到李自成这件嗅事,他张献忠都很开心,同时他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战事一不利,就先将自己的妻妾也杀了精光,有时候就连婴儿也不放过,虽然那明明是自己的亲骨肉。

天幕继续直播.....

【然而,当豫亲王多铎率领着不足万人的清军督促着多达十万人的明朝降军攻打扬州城的时候,史可法并没有在扬州凑集到足够守城的部队,除了扬州富商看在史可法的面子上给了些钱粮之外,史可法仅仅只有这几千人困守孤城】

【与此同时,扬州富商汪氏兄弟携带着高达三十万两的黄金试图贿赂多铎,让他放过扬州,最后仅派象征性的部队进入扬州城......】

【然而,这三十万两黄金不仅没有给扬州人带来安全,反而勾起了多铎的贪心....】

【“一坐扬州城,居然眼睛都不眨就能拿出三十万两黄金,这要是洗劫了扬州,那不得比李自成在北京拷饷来的白银还多?”多铎如是所想,也如是而为.....】

(画面重现:清军红衣大炮轰击城墙,守军用门板填补缺口)

【本可固若金汤的扬州城就在一天之内,就失陷了】

【随着多铎的命令,屠城开始了。先是满清的八旗军,然而是被充为炮灰的明朝降军,每名抢劫的士兵不仅要自己抢动钱财女人,出城后还要上交足够的份额.....】

【清军在财富刺激下彻底疯狂,绣花巷的丝绸商在银窖里被长矛刺穿,仁丰里的刻书匠连同毕生雕刻的版画一起化为灰烬。最令人痛心的是天宁寺藏经阁,七万卷宋版典籍在烈焰中飘散如蝶。】

【这场惨剧的细节,被一个叫王秀楚的幸存者写在《扬州十日记》中。这份薄薄的手稿,在清朝文字狱的阴影下秘密流传二百余年,直到清朝临近灭亡的七年前才在日本重见天日】

--

“原来这清朝最终还是灭亡了,就是不知道这清朝之后的朝代是哪一个,是我们汉人重建的,还是另一个胡人入主中原?”

随着天幕解说到“清朝灭亡前七年”这几个字,洪武时空与崇祯时空的每一个人都仔细想着未来?

“是再一次由一个朱重八式的人物建立一个汉人的王朝,还是出现一个如同成吉思汗式的人物,灭了女真人建立的满清,另建一个新元朝呢,虽然他一定不叫元朝这个名字?”

--

“没想到我史可法,还是没有守住扬州城?”

只有天幕下的凤阳城内传来了史可法的叹息声音,这个叹息的声音与扬州城内的汪氏兄弟还有王秀楚几乎是同时发出,如果可能他们真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在这个时候为天下人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