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也唯有匆忙跟进。
位于监察院校署内某房间。
\"院长您何必将整个监察院托付于我手中?刚刚朱格所论一点不错,我远谈不上有这份承接的能力啊。
\" 范闲望了一眼神秘莫测侍立角落阴影中的影子之后大步跨入,对着陈萍萍直言己惑不解。
方才在八卦大厅里陈萍萍竟当众宣布日后再将监察院交托于范闲管理,令其满心都是茫然思绪。
\"这是你母亲亲建的基业,这些年来我只是代她守持。
这座院子迟早得归还于你手中。
\" 陈萍萍缓缓旋转轮椅直面范闲正声言道:\"况且苏翰即将展开的大计,等你接管监察院之后必能更加鼎力支持。
这样岂不甚好?\"
至于叶轻眉真正的计划内容,当下时刻的陈萍萍仍选择保守秘密不予明说于范闲知晓。
大事当前?
苏翰究竟在筹划何事?
陈萍萍竟如此戒备小心。
门外潜伏的影子,也捕捉到了二人的交谈,眼中精光闪烁。
\"您亲自主持监察院岂不更好?您的阅历更加深厚。
\"
范闲仍有些不解地望着陈萍萍:\"再说,时代早已变迁。
\"
直至今日,范闲仍不明了当年陈萍萍与母亲叶轻眉的关系。
为何对自己这般关照?
莫非是单相思?因爱生敬?
\"时光流转,初志未改。
\"
陈萍萍仰起头,似陷入往昔回忆,转而又严肃警告范闲:\"苏翰其人极为凶险,你务必要小心提防。
\"
\"院长,我敬仰您,若您妄图离间我与兄长关系,怕是要失望了。
告辞!\"
范闲闻言,满心不快,抱拳一礼后,毅然转身离去。
\"这孩子的性情,真是跟 ** 有几分相似呢……\"
目送范闲背影渐远,陈萍萍目光泛起追思之色。
……另一侧,庆帝身前正跪着一名虎卫,将今日之事详尽呈报。
他正是先前随同苏翰前往监察院的五十名虎卫之一。
此番举动实为苏翰刻意为之。
早在苏翰以双全手改变全体虎卫记忆之时,
已然洞悉这些虎卫皆一心效忠庆帝。
只是如今,他们忠心的对象已悄然转移至苏翰。
凡庆帝欲知之事,需得苏翰许可才行。
这也是苏翰的故意安排。
要是这些虎卫领命后不入宫复命,岂不是坐实了被苏翰掌控的事实?
\"调动五十名虎卫屠戮监察院之人,倒是胆大包天,这也的确像是苏翰所为,仅仅是为了检验虎卫实战能力么?有意思。
\"
待虎卫述完,庆帝轻轻颔首。
令苏翰担任虎卫统领,庆帝自有考量。
除却范建培植的高达外,余下虎卫皆忠于庆帝。
即便直到现在,庆帝依旧如此认定。
任何苏翰调用虎卫的举动,皆会有虎卫回宫汇报。
这是庆帝特意留下的一道保险。
于是今日苏翰调动五十名虎卫前往监察院大开杀戒之事,庆帝也即时知晓。
\"这段时日里,苏翰私下可曾联系过你们?\"
随手拿起一支羽箭细细端详,庆帝淡淡开口望向那虎卫。
多疑乃庆帝本性,断不容许任何臣子逾越。
\"启禀陛下,苏将军自离开虎卫营以来,仅偶尔过来看看我们训练情况,私下并未有任何联络。
\"
虎卫神色谦恭作答。
对此场景,苏翰心中早有预料,庆帝决不会轻易相信自己。
因此提前编织好的谎言已灌输给众虎卫牢记,正是为此时机做准备。
\"倒是个聪明人,比他父亲更让朕欣慰。
\"
对苏翰的做法,庆帝颇为满意。
论及忠诚度,庆帝心里比谁都清楚。
当然,庆帝不会仅仅依赖眼前这名虎卫之言。
除他之外,其余虎卫和安插的耳目也在核查之中。
从各方传来的报告内容,基本吻合。
这进一步坚定了庆帝对消息真实性的判断。
与范建相较,苏翰虽然性情稍显高傲,但在智慧上显然胜出一筹。
他没有像范建那样暗中豢养虎卫,也没有私自联络他们,仅此一点便让庆帝对苏翰十分满意,也令他对苏翰的忠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你刚才提到,苏翰和陈萍萍在房内长谈许久,他们具体聊了些什么?”
庆帝一边轻轻擦拭着手中的箭矢,一边不露声色地询问。
今日陈萍萍主导的监察院动荡之事,实则已获庆帝许可。
不过,即便是陈萍萍自身,也未曾料到苏翰会随范闲一同前往监察院。
属下摇了摇头,恭敬答道:“我等不知也不敢贸然接近刺探,毕竟苏将军已是九品高手,况且其周围还有监察院六处主办影子坐镇。”
话锋一转,“然而陛下有所不知,苏将军平时与我们聊天时曾多次提及,希望能在陛下麾下立下赫赫战功,将范家打造成庆国的第一门阀!”
“或许陈院长与苏将军所商议的事项,便是与此事有关吧。”
此言正是苏翰有意通过这些虎卫传达给庆帝知晓。
人无贪欲难成事,提出要使范家成为庆国第一门阀的志向,恰恰是苏翰故意向庆帝展示的一个明确目标。
若完全没有企图,反倒会让庆帝心生猜忌。
听到这般回应,庆帝唇角浮现出一丝笑意,“想让范家成为庆国首屈一指的门阀啊?这位苏翰还真是有想法。”
随即展开手边的一封信笺细阅。
信内的内容果真如那名虎卫猜测一致——其中清晰记载着陈萍萍汇报的内容:自己与苏翰交谈间确实主要谈及两件事,一则是将监察院交由范闲接手;另一则就是希望借助自己的能力帮助范家成为庆国第一门阀。
既然苏翰有这样的愿景,希望把范家推至首位地位,那么对于这一点,庆帝同样乐意扶持其实现理想。
在他看来,就算苏翰想要冲击大宗师境界,至少也需十年之久的时间。
而这样的年月,已经足够让他完成多年前布置的所有大局。
届时即便苏翰成功踏入大宗师境,亦如同叶流云一般受控于他手中。
同时苏翰若能制衡叶流云家族,可避免一姓独大之势,进而达成权利制衡的效果,堪称完美的分权之计,不会任谁独掌朝纲。
对于叶轻眉之后范闲的安排早已规划就绪——借助范闲身份找到神庙并掌控它。
不论最终使其变成孤臣还是强势官员,凭借身子里流淌着的那部分庆帝血脉,加之只要确保范闲一辈子都未得悉母亲全部真相的秘密武器,便可长久将范闲化为棋盘之上重要的一步好棋。
“退下吧,一旦发现苏将军任何异常状况,马上来报。”
庆帝略作沉思,轻轻抬手摆了摆袖。
那名虎卫依礼俯首之后起身退出御书房。
二皇子王府内,气氛正热烈。
“必安啊,咱们这位苏将军胆色过人呐,竟能带领亲卫直奔监察院还诛杀了不少人,属实出乎意料。”
李承泽赤脚站在湖边,一边把鱼饵撒入水中,一边随手抓起旁边的葡萄串,吃了几颗后笑道。
苏翰带领虎卫在监查院处理某件大事。
眼下京都各大势力对这件事已经有所耳闻。
毕竟自监查院成立以来,手中权力一直凌驾于六部之上,直属庆帝管辖。
朝中官员无不视其为猛虎,从未有人敢在其地动武,更别说一次性诛杀一百多个人了。
“殿下,听说是监查院院长陈萍萍派人到范府请苏翰协助平定院内叛乱,如此苏翰自是无咎。”
谢必安持剑立在一旁说道。
“呵,叛乱?不对。
若陈萍萍事先得知院内将有反乱,为何要召苏翰这样的外人来帮忙?这其中必定另有隐情我们未知。”
李承泽冷笑摇头,吐掉葡萄籽。
“按我对那老狐狸陈萍萍的了解,如果真有叛乱,岂会特意去求助一个外人苏翰?难不成监查院无人了吗?”
这显然说不通。
陈萍萍能在身残的情况下掌控监查院长达多年,手段不可小觑。
“殿下,我去让人彻查清楚此事。”
谢必安提议道。
“不用!消息既是监查院主动放出来的,再查下去也毫无意义。
难道你觉得我们的消息网还能胜过监查院?”
李承泽摆手拒绝。
“再说回来,陛下确实对苏翰和范闲颇为重视,就连这次与邻国的和谈也交由他们负责。”
“况且还决定让苏翰接管统领红骑这支部队,并兼任两军主帅,其权势地位显赫至极。
至于为何陛下对苏翰青眼有加我倒是能理解一二,但范闲何以也得陛下如此偏爱呢?不仅交托内库大权,连副使之位也都指名范闲。”
苏翰实力强大,很有希望将来突破大宗师境界。
若站在庆帝的角度,李承泽也能理解对其器重之由。
一旦苏翰成为大宗师,将大大增强庆国力量,甚至打破现有格局。
当今世上四位大宗师,庆国便占两位。
若再多出一位大宗师,不论北齐还是东夷,都将沦为庆国囊中之物。
而范闲不过是司南伯范建的私生子,文才虽佳但也只是担任监查院提司一职,修为仅八品,并非出众之人,为何也让陛下另眼相看,这让李承泽疑惑。
“殿下所言甚是,范闲比起兄长苏翰实在不能同日而语。”
谢必安稍作思考,“也许陛下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让苏翰独揽所有权柄罢了。”
倘若苏翰掌管了内库财权,加之本身兵权以及九品上的修为,若是再兼有内库,后果不堪设想。
万一苏翰心生二意,谁又能制得住?
“你说得对,可为何不找个其他人来管内库呢?范闲可是苏翰的兄弟,若他俩合起伙来,那可就不好办了。”
李承泽略作思考后,笑嘻嘻地说:“皇上做的这些事,看来是徒劳无功了。”
假如负责内库的人不是范闲——这个苏翰的兄弟,而是另外的人的话,可能正如谢必安所说的情况。
“这……”
谢必安也露出为难的表情。
论战斗能力,他倒还胜任,但这类计谋的事上,他就只能帮李承泽稍微出点主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