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陛下误以为自己是在为范家积累权势,以图日后取代皇室。
\"岂有此理!居然想拿我国当作你升官发财的工具,还敢对我们下手?\"北齐使者们脸色时而愤怒时而惊恐。
原本以为这位年轻官员比较好应付,谁知比辛其物更难缠。
辛其物至少还会遵循外交礼仪,可苏翰上来就是以继续开仗威胁他们。
遇到这般蛮横之人,北齐使者们只能战战兢兢。
尤其在苏翰言语间竟透着要把他们都杀掉的想法,以此挑起两国无休止的战争。
即便知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苏翰若真这么做,两国必然会血流成河!
虽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他们绝不愿因自己再起战火。
这种局面不仅是北齐使团被吓到了,连庆国参与谈判的官员也被惊出一身冷汗。
“大人息怒,这些人犯不着让您自毁前程。”
辛其物连忙笑着劝道。
苏翰若真这么做,虽说自己受罚不会太重,不过是几句训斥罢了。
却连累众官僚跟着遭殃,轻则乌纱不保,重则身家性命堪忧。
“苏将军三思,没必要为这些不值得的人坏了自己的前途。”
周围官员们也都苦口婆心劝阻。
在场众人皆知苏翰实力非凡,真要对北齐使臣出手并非空谈。
范闲只是古怪看了苏翰一眼,并未开口,他知道对方必然有所谋划。
见状,苏翰微微一摆手:“各位勿须担心,不过是个玩笑罢了。”
苏翰举起手,止住了周围人的声音,然后注视着对面的北齐使团,微笑着问道:“北齐作为与我国齐名的大国,总不会连开个玩笑都受不了吧?”
众人听完这话,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苦笑,眼神有些闪躲。
他们明显感觉到,刚才苏翰说的话根本不像玩笑那么简单。
不过大家也没有再多想,毕竟好不容易劝住了这位大爷,生怕他又一时冲动直接掀桌子翻脸。
辛其物赶紧圆场道:“大人说得没错,偶尔轻松一下,确实能让谈判少点压力,我们都很理解。”
周围的庆国官员也随之点头附和。
辛其物表面上不动声色,但他的应对能力还是让人不得不服。
“我大齐何至于在乎这点小事!”
北齐使者冷哼了一声,略带不满地拍了拍衣袖。
随即,苏翰端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轻轻啜饮后慢条斯理地问道:“辛大人,这次庆国大军出动的各项军费及抚恤将士银两,你们鸿胪寺可都算清楚了吗?”
“回禀大人,我已经详细计算过,此次庆国出兵总共耗费军资一千四百五十万六千一百两白银。”
辛其物迅速从怀里掏出一本账簿,恭敬地呈递上去,“另外,阵亡将士的抚恤费用为七百三十七万两。”
“我们还俘获了两万余名北齐战俘,其中包含三名统帅万人以上的将领。
按照赎回规则,每名普通战俘需付一百两,将领则是千两。”
他说完补充道,“详细数额均已记录在这本账簿上,请大人查看。”
看到这一幕,北齐使团脸色瞬间铁青,显然是察觉到了苏翰的意思——这些数据是用来做什么文章的,早已一目了然。
放下手中的账簿,苏翰抬起头,目光淡漠地看着对方说道:“既然谈的是议和,那我就直接讲清楚吧。
首先,我们庆国攻下的那一州之地已经成为国土,归还不再是选项。”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次,北齐需要向庆国赔付所有的出兵经费以及阵亡将士抚恤金,这是底线,如果做不到,这场谈判就到此为止!”
“最后,对于战俘问题,也希望你们按照既定标准一分不差地支付赎金。”
语毕,苏翰环视全场,平静发问:“我的要求就是这些,不知诸位还有什么想补充的?”
整个殿堂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狮子大开口的条件震撼住了。
如此严苛的要求,竟然真的被苏翰提了出来。
北齐使者勃然大怒:“太过分了!苏大人,你所提出的条款,我大齐绝不接受!这样的条件,如何能够继续谈下去?”
他们的神情无比愤怒又无助,因为苏翰的提议简直令人难以承受。
“谈?原本就没多少东西值得谈。
如果不是看在你们现在还站在鸿胪寺内,你们的人头怕早已经落地了。”
苏翰冷笑了一声,“到现在为止,你们仍未明白自己的处境:北齐是失败者!哪来的资格跟胜利方的庆国讨价还价?”
“庆国给出的条件,你们只能同意——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被迫无奈!”
他最后抛下一句话,“否则,那就别怪我们撕毁和约,再次兴师动众!”
目前的北齐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若非还有大宗师苦荷压阵,可能内部早就已经陷入混乱之中。
面对此情此景,北齐使者只觉得满腔怒火却被堵得无处发泄,最终也只能强忍怒意。
北齐使者盯着苏翰,几次欲言又止,最终竟没能说出一个字。
作为庆国的主谈人,苏翰展现出了难以撼动的强硬态度。
他的嘴里永远只有“开战”
这个词!
难道就不能换个什么别的新花样吗?
你就真的那么热衷于战争吗?
“这样的要求也太苛刻了,我们大齐实在无法接受!”
“可如果不接受又能怎样?虽然苏翰的话听起来不中听,但他说的句句是事实。
我大齐这一仗,确实吃了败仗。”
“但我大齐那块失去的州府领土,无论如何都得要回来啊!其他的条件好商量。”
“怕是不容易拿回来了。
这个年轻的苏翰,性子竟如此傲慢霸道,还总是以威胁继续开战为手段。
看这情形,想要拿回那块地盘恐怕很悬。”
北齐使者们低声窃语起来。
若是换成外交官辛其物来主持这次和谈,或许他们还不至于如此困扰。
毕竟那样至少还能拖延时间,慢慢扯皮。
但是如今面对这般强势的苏翰,他们连缓和谈判的机会都没有,自然觉得无比无奈。
然而再打下去呢?
双方持续交战必将造成国家实力的重大损失。
短短十日间,庆国已成功侵占北齐一州之地,十万以上的北齐将士命丧疆场。
那么如果再拖上半年、一年呢?北齐即便有上百万大军,在这样的消耗下,也无法长久支撑。
当下的北齐,已然没有资本继续硬碰硬了。
“大人在谈判方面的才能,真是让下官由衷佩服啊!”
辛其物靠近苏翰,满脸堆笑奉承道。
他生平从未见过哪次两国议和,能像今日这样进行得如此“独特”
。
照目前的情况看来,只要再拖一阵,北齐方面怕就会主动妥协,接受苏翰提出的大部分条件——就算不能完全接受,也会答应大多数。
“大哥,你这般强硬,真的合适吗?”
范闲略带疑虑地看着苏翰问道。
“你提出了那么多苛刻条款,就不担心对方拒绝嘛?还是说,你故意这样施压,其实是在借机消耗我们自己的国力,为以后的变故做准备?”
“强势?但我们本来就是胜者,不强硬一些岂非自降身份?”
苏翰轻轻一笑,摇摇头说道,“这全都是因为我们胜利的缘故。
若是失败了,就绝不会有什么轻松愉快的谈判。”
更何况,若不是因为庆国在这场大战中的胜利,这轮和谈根本就不会是北齐提出,而应该是庆国提出来的。
到了那时,苏翰十分确信,北齐也不会给庆国任何面子。
“范大人说得对!如果我们这些人做和谈的,都不敢表现出强硬,怎么对得起边关那些替国家出生入死的战士呢?”
辛其物率先拱手称赞了一句,随后转头对着范闲解释道:“而且这一战,我们赢了!如果不稍微强硬点,真对不起这些付出鲜血的将士。
更何况北齐若肯支付赔款,与我们的抚恤加在一起,至少能让阵亡士兵的家眷过得体面些。”
听了这一番分析,范闲顿时释然,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若阵亡将士能得到更多补偿,家人的生活也能因此得到改善,无疑是件好事。
大殿内,北齐的使臣们仍在小声商讨对策。
一名来自北齐的使者脸色难看,他咬着牙瞪着苏翰,刚开口道:“贵方所提条件,我国……”
就在这时,一个北齐的随从疾步进来,在那使者耳边低语几句,并递上一封信。
这使者原本想说的话全都咽回肚子里。
因为那是从北齐火速送来的信件。
打开信看完后,这名使者的状态瞬间转变,他腰杆挺直,神情振奋,原先的愁云一扫而空。
他手持信件,自信满满地对苏翰说道:“苏大人,这次谈判中,我们绝不可能妥协。
那块州地,必须划归我国。”
“另外,这封信上还有新的信息,关于我们其他要求的具体内容都在这上面。”
“苏大人以及在场各位都可以亲自查阅,待确认后,明日我们再继续磋商亦无妨。”
话毕,他把那张纸条推至苏翰面前的案桌上。
之后,这位使者携其余北齐官员站起身来,满脸傲色依礼辞别后昂首阔步离开。
所有北齐随员无不意气风发,这让围观的庆国大臣们都大惑不解。
究竟这张纸条上写了什么,竟让刚才萎靡不振的北齐使者瞬间气势如虹?
“难道是言冰云被抓了?”
苏翰看了一眼手中的纸条后并无波澜,随意递给身旁的辛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