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事和苏翰根本半点关系都没有。

这个刺客纯粹是庆帝自行派遣的。

再者说了,苏翰又不是傻子,明知道庆帝已臻大宗师之境。

何必还要派十八人过来送死呢?

这不是摆明了给庆帝送人头么?

\"候公公,你去和他们解释下。

\"

庆帝同样察觉到了范闲看向苏翰的小动作,嘴角泛起一丝笑意,随手拂了拂衣袖后,移步到旁侧的书架前,取出一本书翻阅起来。

候公公走到苏翰与范闲跟前,稍稍弯腰解释道:\"此刺客出自北齐,入京当日,监察院便已将其名姓递至陛下御案前。

其刺杀念头源自去年十月。

期间有六人从旁鼓动,促其下定决心,这才奔赴京都图谋不轨。

\"

\"这些都能查得出来?\"

范闲略有惊诧地说道。

这般漫长的经过竟然都能调查清晰。

看来,他确实有些小觑了监察院的能耐。

\"那六个可全是咱们庆国潜伏的密探。

\"

候公公满面自豪地回答道。

\"那究竟是谁暗中挑拨?难道会是...\"

范闲看了看候公公,又瞅了一眼靠在书架边悠然看书的庆帝,恍若有所领悟。

原来庆帝的心思竟与大哥不谋而合了?

怪不得庆帝会对苏翰如此轻易饶恕。

候公公听闻范闲言语至此,面容瞬间青紫,连忙用目光暗示范闲打住话题。

\"此事乃朕亲令所为,监察院所办差事,谋划北齐之役由来已久,怎可无因无由。

这个刺客便是朕用来向北齐举兵的最佳借口。

\"

庆帝手中翻着书页,侧目瞧了眼范闲,笑意盈盈地说道:\"只是手法略显直白了些,好在如今又多了你大哥苏将军筹画的一出闹剧——在京都刺杀监察院提司。

\"

\"如此一来,我们庆国讨伐北齐也称得上理由充足了。

\"

要不是苏翰策划程巨树刺杀范闲的这出戏恰好可以当作庆国进攻北齐的缘由。

恐怕庆帝也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苏翰。

就算庆帝暂时保苏翰性命,也不至于就给予这样一个无关痛痒的惩处。

\"北齐密谍潜藏京都意图暗害监察院提司,这无疑是更为充分的伐齐依据啊!陛下您果然深藏...老谋深算啊!\"

听闻庆帝一番解说后,范闲顿时心明如镜,不由脱口而出感慨。

看来,从始至终庆帝都将一切都规划妥当了。

难怪仅对苏翰做了这样简单的处罚。

\"你身为监察院提司,当街诛杀北齐暗谍派遣来的八品强者程巨树,此等功劳自应嘉赏,特晋封你为太常寺协律郎。

\"

庆帝放下手中的书,指向范闲命令道。

\"不太对啊,陛下,程巨树可是我大哥杀的,并非小臣所为,小臣最多也只能算是协助而已。

\"

范闲摇摇头推辞了这份封赏。

虽说程巨树是由苏翰派遣前来对付自己的。

然而,真正击毙程巨树的人并不是自己。

更何况,此时监察院方面估计已经开始处理程巨树后续了,他也从王启年口中了解到实际动手之人。

\"朕说是你杀了便是你杀的,朕已就此旨意告知监察院那边,此番功绩涉及庆国伐齐大业,毫无商议可能!\"

庆帝一声冷哼后,瞥了一眼范闲,转而又带着冰冷目光盯住苏翰淡声问道:\"苏将军,对于朕将此功劳让于范闲,不知你是否存有异议?\"

毕竟,以苏翰身份身为虎卫统领以及九品上武者的地位,亲手击杀程巨树的事实摆在面前。

在与刺客交锋的过程中,范闲这监察院提司和程巨树经历了生死对决。

经过一番苦战,范闲虽重创于身,最终仍勉强击杀程巨树。

但在外界看来,这一事件另有深意。

“臣无任何异议。”

苏翰轻轻摇头,拱手回应。

这样的结果算什么功绩?苏翰心中暗忖。

等到自身力量充足之时,不论是庆帝的皇位,还是整个庆国,他都志在必得。

“陛下,那这个协律郎到底属于几品官职呢?”

面对范闲略带无奈且期待的眼神,庆帝只简单吐出两个字:

“八品。”

“似乎职位不大。”

范闲点头应道,略显失望。

再看看苏翰手下那三品的虎卫统领,而自己的协律郎居然才八品,简直就像比芝麻绿豆还小一些。

“该谢恩了吧。”

候公公见范闲毫无反应,不禁露出了为难之色。

进宫前,他曾一再叮嘱两人有关宫廷礼仪规矩,可这两位却愈发嚣张跋扈,让他颇有几分后悔把他们俩请来了。

“陛下,本当大礼叩谢,可您之前说过我和我大哥可以站着不用行跪拜之礼,既然是金口玉言,我也不能违旨啊。”

范闲笑嘻嘻地拱了拱手说道。

“范建与林相曾向朕提出,希望解除你与林婉儿之间的婚约。

长公主、太子殿下及老二,还有太后也都同样提及解除你们婚约之事。”

放下手中书籍后,庆帝缓步走到范闲身前问道:“不仅如此,范建也曾告诉朕你自己不愿意迎娶林婉儿。”

“朕再一次问你,是否愿与林婉儿结为夫妻,给朕一个准确答复。”

从范闲到京都,各方已经屡次请求解除他的婚约。

甚至就连当事人范闲自己,也不打算成此婚事。

“陛下,我确实不愿与林婉儿成亲,请容许解除我们之间的婚约。”

范闲不假思索地答道。

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林婉儿到底长得怎样,又何谈要迎娶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人呢?更何况,内库权势并非不可舍弃,如果没这个内库职责,兴许他就不会成为李云睿、太子、二皇子等人针对的目标了。

“很好!既然你不乐意成婚,那朕就不强求你,你与林婉儿之间的婚约就到此结束吧!”

庆帝深邃的目光扫过范闲,随后对候公公吩咐:“候公公,待会你就传达朕的旨意,自今日起解除范闲和林婉儿的婚约关系。”

既然连范闲本人都不打算迎娶林婉儿,他又如何能强迫人家呢?即使内心复杂地感慨着,庆帝也忍不住暗暗比较这位新星与当年叶轻眉间的相似处。

“那这个老家伙居然答应让范闲解除婚约?”

苏翰对此举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一旦解除婚约,按照之前的圣旨,范闲就不能够接管内库财政权利了,那庆帝之前那些布局手段,岂不是白费工夫了?

“臣遵旨。”

候公公弯腰恭敬回应。

“臣,范闲,感谢单下成全。”

范闲听闻后,脸上露出喜悦之色连忙拱手表示感谢。

他盼望已久的解除婚约愿望终于实现了,但同时也意味着他对内库财权再无管辖权可言。

李承乾与李承泽之间持续已久的博弈,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对于范闲而言,这使得他能够静下心来,全力寻找关于叶轻眉的真实 **。

庆帝依旧面色平静,波澜不惊,让人难以揣测其心中情绪,只是淡淡地说道:“虽然如此,但内库的掌管之权,仍将会交给你,正式接管的时间定在三年之后。”

范闲无疑是由庆帝精心挑选的一枚得力棋子,也是庆帝计划中探索与掌控神庙的核心环节。

即使他和林婉儿的婚约已然解除,内库的巨大财权依旧会被委任给他管理。

李云睿执掌内库已久,其中隐忧渐显,这让庆帝断然不能再容许她继续留任。

从多方面考虑,范闲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真的吗?陛下,我婚约都解除了,为何还要我接管内库?您总得给我个理由吧!之前您不是说过,谁能迎娶林婉儿,谁就拥有内库的掌控权?”

范闲一脸茫然,满腹疑问地看着庆帝。

按以前范建以及苏翰等人告知他的情况,谁能娶到林婉儿,谁就能获得内库的掌控权。

然而,他的婚约已解除,庆帝却依然决定把内库交付给他。

见此情形,苏翰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意外之情。

原来所谓的迎娶林婉儿便可接管内库,也不过是庆帝找的一个托词。

无论婚约是否解除,内库的掌控最终还是要落在范闲手里。

“你想要理由是吗?那朕便给你一个。”

庆帝态度依旧平淡,看向范闲继续说道,“因你的贡献,让朕得以找到发兵北齐的正当缘由。

另外,你初入京都,并无党派依附,日后掌控内库也更能确保公正无偏。”

原本庆帝还在犹豫若解除范闲与林婉儿的婚约后,该如何名正言顺地把内库交给范闲。

恰好赶上苏翰策划的程巨树刺杀事件。

一方面,此事可用作讨伐北齐的借口;另一方面,又顺理成章地将内库财政大权移交给了范闲。

此外,范闲甫至京都,尚未形成任何派系归属,所以由他接管内库可谓合理合情。

“不是吧陛下,这也太随性了。

不归属任何派系的可不是我一人啊,我大哥苏翰也符合条件,并且实力更为强劲,达到了九品上的境界,交给他难道不会更合适?”

范闲听罢一脸苦恼,手指指向一旁站立的苏翰对庆帝进言。

他觉得这个理由太过牵强,同时心底暗自浮现出一个猜测——难道真如传言所讲,因为他的母亲就是叶轻眉?

“范公子,说话请要谨慎!”

侯公公提醒道。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渴望取得内库财权,而范闲竟被庆帝如此重视,在解除婚约后仍欲将内库托付于他。

这份殊荣本应引来众多艳羡的目光,可范闲不仅毫无感激之意,反而提出质疑,这让侯公公实在费解。

“因苏将军乃朕的虎卫统领,受命于朕,故无法参与内库管理;而你则不一样,范闲,你就是朕认定的最佳内库掌权人。

这是朕的旨意,莫非你想抗旨不成?”

庆帝语带愠怒地对范闲训诫着。

倘若有外人评判两人到底谁更适合接管内库的话,答案想必已经明了。

毫无疑问,苏翰无疑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苏翰都远远胜过范闲——不论是实力、容貌、文采还是谋略等各方面都是如此。

然而在庆帝眼中,苏翰仍旧不能与范闲相提并论。

至于苏翰,庆帝心中另有盘算。

“臣不敢。”

察觉到庆帝脸上泛起怒色,范闲也不敢再反驳,只能无奈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