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怎么样,卖出去了吗?”

张蔓月笑着点点头,“卖得还不错,就剩下几条鱼回来。”

李母的一颗心重重落回肚子里,真是老天保佑,她还担心东西卖不出去呢,能卖出去就好。

张蔓月把东西放下,拿出自己泛白的钱袋子,把钱倒在桌上。

只听见“哗啦啦”的碰撞声,钱铺了大半张桌子。

李母看见那么多钱,神情激动,“这么多钱?”

“可不是,我得好好数数。”

张蔓月坐了下来,一个一个开始数铜板,一共有一百五十四枚铜板,也就是说今天卖出去二十二碗鱼汤。

“怎么样,卖了多少?”

“一共卖出去二十二碗鱼汤,卖得一百五十四文钱。”

李母又惊讶又高兴,这么多钱,真是太好了。

“那……那明天还卖吗?”

“卖呀,这么赚钱的活儿,干嘛不干。”

李母激动得直搓手,要是做生意能赚钱的话,就算今年收成不好,她们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要不我多做几个鱼笼,多抓点儿鱼?”

“可以,多做几个也好,看看能不能多抓点鱼回来。”

“那我一会儿就去忙活。”李母看着她问道,“月月,你吃过饭了吗?”

“我吃了,我在镇上吃了面。

娘,我要回娘家一趟。”

李母有些惊讶,“你回娘家做什么?”

“我有点事想要跟他们说,娘,昨天我做了一点蕨菜糍粑,打算给他们带过去。”

“应该的,家里还有几个鸡蛋,我找找,你也带过去。”

“鸡蛋就不用了,我把这鱼汤给他们带过去就行了。”

“那也行,这桶里还有这么多鱼,要不再多带点过去。”

张蔓月把排骨拿出来,李母见到这么多的肉,惊讶道:“你又买了这么多肉。”

“这些年家里吃得苦,身体都亏空了,多补补。”

多补补自然没什么问题,可买这么多的肉,实在太破费了。

往后苦日子还多着呢,虽然能赚钱了,可谁知道这钱能赚到什么时候,还是得省着用。

“那也得省着点吃,说不准以后家里还要买粮食呢。”

“娘,我知道了。”

知道了,但她不改。

生活都这么苦了,要是再不能吃得好一点,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张蔓月把鱼汤,鱼和糍粑装好,背起背篓,“娘,那我先走了。”

“行,你路上小心点。”

“知道了。”

张蔓月背着背篓回娘家。

她娘家在桂花村,一进到村里,就碰见了熟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月月回娘家呢。”

张蔓月的记忆里有这么一个人,叫何红花,不过她们的关系并不算好。

人跟她打招呼,她自然不能跟人冷面,笑着点点头。

“红花婶好。”

张蔓月刚要走,何红花就跟了上来,“我听说你夫家那边出事了,是不是真的?”

“没有的事,你听错了。”

“怎么会没有呢,前两天我还看见你爹,叫上你堂哥他们一块儿去你们村了,你可别瞒我。”

“红花婶,你这不都看见了,还问我做什么。”

“要我说呀还是娘家好,你看看,这一出事,不还是得指望娘家嘛。”

张蔓月不说话了。

何红花见她不说话,以为她听进去了,开始指指点点。

“要我说你自己也该要强一点,别什么事都来找娘家,让你爹娘这么一大把年纪,还在为你的事烦心。

你看看我家那两闺女,你青杏姐多孝顺,从来不让我担心过。

你呀,就该跟她们多学学。”

张蔓月咧嘴朝她笑,“婶子,这我可学不来,你还是让青杏姐的外甥女,多跟她们姑姑学习吧。”

“那是自然,我家那群孩子可懂事着呢,一个个都很孝顺。”

“那是的呀,都是红花婶你教得好呀。

我听说你孙女才五六岁,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了,洗衣服做饭,照顾哥哥弟弟。

等到十五六岁,就可以嫁出去换一份丰厚的聘礼,嫁人了还能从婆家搜刮东西来贴补娘家。

你家里有七八个孙女吧,光是靠着孙女婆家的贴补,你们家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你这样的福气,真是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呀。”

何红花脸都绿了,“你什么意思,你把话说清楚。”

要是这话传出去,往后还有谁敢娶他们家的姑娘。

“我不是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吗,你的女儿和孙女有孝心,见不得你们吃苦。

红花婶,我这是在夸你教得好,夸她们就算嫁人了,也不忘记孝顺你,你怎么还生气了呢?”

“你……你瞎说八道。”

“红花婶,刚刚你就是这么说的,我不就是顺着你的话说,怎么就变成我瞎说了……”

“姑,大姑……”

一声清脆的童声,打断了她的话。

张蔓月看过去,见到一个小孩子像炮仗一样,朝自己窜过来。

这是张大哥的孩子,小名铁锤。

铁锤看到张蔓月,十分高兴,“大姑,你来了。”

他跑得一头的汗,脸上灰扑扑的,人长得也又黑又瘦,看起来一点不像六岁的孩子。

“我回来了,走,回家去。”

铁锤一马当先,转身跑回家里去,边跑还边大声叫起来,“爷爷奶奶,我大姑回来了……”

张蔓月:……

倒也不用这么隆重。

她并不需要这样的欢迎仪式。

她回到家的时候,家里人已经收到铁锤的消息,知道她回来了。

张母走了出来,跟在后头的还有两个年轻妇人,跟着两个三四岁大的孩子,还有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还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这两个是她的弟弟妹妹。

“你怎么今天有空过来,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儿了?”

“没有,没出事,我就是过来看看你们。”

见到她,张大嫂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家公家婆偏心这个大姑子,人不在眼前,他们都能省下东西,给她送过去。

这会儿人到娘家来,不知道还会给她多少东西呢。

张母看到她背着背篓,把背篓给卸下来。

“拿了什么东西这么重?”

“我拿了点东西过来。”

背篓里放着一个桶,桶上放着篮子。

张蔓月拿出一个篮子,里边装着蕨根糍粑,“这是糍粑,可以吃。”

张母接过篮子,嗔怪地瞪了她一眼,“来就来了,还拿什么东西。”

“好不容易过来一趟,我不得给我小侄子小侄女拿点东西。”

“你这孩子可真是……这又是什么?”

张蔓月拎出木桶,“这是我熬的鱼汤,特意拿过来给你们喝的。”

“昨天不是刚让你爹拿了肉,拿了鱼回来,你咋又送鱼汤回来?”

“家里吃不完,给你们送点过来。”

张大嫂在旁边听了直咋舌,鱼汤还有喝不完的?

她过的到底是什么神仙日子?

张母却不这么觉得,听了这话,她觉得鱼汤肯定是张蔓月省下来,特意留给他们喝的。

这丫头,怎么这么懂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