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邱婉晴去找她爹的空当,宋立春和沈齐就在后院账房等着。

他们今天过来,还带了两个小尾巴:腊月和魏胖虎。

沈齐一入学堂教书便说过,七个公费生既然是因为算学天分入选,学习上便可以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以充分利用其天分发展算学为主,所以最初还会带着孩子们接触观摩沈家的一些产业,以兴趣来延伸其所长。

那些家长们,一开始答应地好好的,一切以学堂安排就好。

可没过几天,家长们就集体变卦,觉得既然都进学堂读书学习了,自然是盼着有个好前程,最好是能考上状元做大官最好。再不济,也要考出个秀才来,到时候家里人脸上有光,也有实际的好处,连朝廷的征收的粮税都能免了。

那话里话外,都是瞧不上只会算账的。

庄户人家眼光浅,在孩子们有机会读书以前,他们盼星星盼月亮都盼着自家孩子能做个账房先生,好歹不用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了。

现在,有机会读书了,就瞧不上账房先生了。

他们自然也不知道,学好算学除了做账房先生,还有别的出路。

后来,向路夫子抗议孩子们外出的家长越来越多,沈齐也不得不叹惋一番,之后便取消了带孩子们外出探索一事。

好在,宋立春是坚决站在沈齐这边的,所以腊月成了唯一一个能被沈齐带出来的学生。

不对,还有一个。

“胖虎,这里是县衙,你不要上树爬墙调皮捣蛋,否则我下次就不带你出来了。”

“哎呀,沈大哥,你就不要总唠叨我啦,你跟立春姐姐学学呀,人家就不唠叨腊月。”

沈齐被小胖墩嫌弃了,还被拿来与宋立春做对比,一把年纪自然是不服气。

“你要是像腊月这么自觉,何须我浪费口舌!”

“哎呀,沈大哥,我真没救了,你浪费口舌也没用啊。来,我给沈大哥倒茶,你消消火。”

魏胖虎小小年纪,学他爹狗腿子那一套有模有样的,茶只斟七八分满,见沈齐脸上的怒色散了,嘿嘿笑道:“沈大哥别忘了,等会儿办完事要带我们去吃好吃的。”

“……”沈齐都没心情喝茶了。

宋立春无不感叹。

“贫寒人家供一个孩子读书不容易,总是想着办法逼孩子多学死学,就盼着日后有个好出路。”

“可他们不知道,读书之路有多卷,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炮灰,是别人的垫脚石。”

“真正不愁吃穿的富人家的孩子,就像胖虎这样的,家里早就给他准备好了后路,根本不必起早贪黑挤科举这一条独木桥。”

沈齐虽然第一次听说‘卷’和‘炮灰’,放到语境中,却也不难理解其中意思。

他点了点头,算是认可这番话。

“不错,整个平原县,每年在读的学生大概四五百人,生员录取却不过十余人,竞争之残酷,绝不是夫子和学生家长催着逼着就能行的。可惜,很多家长想不通,只觉得供读不易,必须让孩子学有所成才可。”

每年四五百个学生,争抢十个生员也就是秀才名额,难度可想而知。

多的是五十多岁连秀才都考不中的老童生,更别提后面的举人、进士。

宋立春叹息。

“我三叔三婶,便是那想不通的家长,只可惜了我那堂弟。”

魏胖虎根本没听两人在说什么,只是听到立春姐姐提到了自己的名字,才有兴趣插话。

“姐姐,我爹说了,把我送到学堂是为了有人看孩子……呃,就是看我,免得我在家里调皮捣蛋,他看着心烦。嘿嘿。”

两大两小正说着话,邱家父女俩就进来了。

邱德明是听女儿说了那宋家夫妻的事后,过来求证的。

宋立春并没有添油加醋,而是实话实说。

“我是宋家人,自然不会故意偏袒外人,可我大伯母在宋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多年,宋家村人都有目共睹。可眼下却是,我大伯自己犯下大错,却还只想一封休书就把我大伯母扫地出门。”

“我爷爷不同意他休妻,已经气病在家。”

“他又去找了我们村长写休书,村长是个讲理的,说什么都不肯做这缺德事,休书自然是不肯帮他代写。”

“他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来县衙走正式休妻流程。”

这个时代,庄户人家休妻的极少极少,即便有,一般也只需要两个家族的长辈们点头就可以了,正儿八经走衙门章程处理的却不多。

只是宋大壮做得太过分了,在家里和村里都失了民心,没人肯帮他写休书,也没人认可他休妻。

所以他才来了县衙。

按理说,这休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即使是经过县衙,也是有专门的办事人员处理此事,根本不需要劳县令亲自出马。

还是宋立春实在看不过去,才求了邱婉晴去找县太爷。

邱德明听宋立春说,宋老爷子和村长村民都不肯做缺德事准许宋大壮休妻,就误会了她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说,希望本县令判他不准休妻?”

沈齐也是同样的误会,他看了眼宋立春,刚才还觉得她关于孩子读书的想法观念很是特别,可从宋家休妻一事看来,她似乎与旁人并无两样,心下竟没来由地感觉到一丝丝失望。

谁知,宋立春却说道:“我大伯主意已定,便是县令大人判他不准休妻,他回去也只会变本加厉欺负我大伯母,与其如此,还不如就随了他的意,也算是放过我大伯母。”

邱德明不明白:“即使你不找本官,自有人为他二人办妥休妻一事,那你又托晴儿去叫本官过来,岂不是多此一举?”

宋立春行了个大礼。

“我大伯母没有任何过错,我大伯没有任何资格提出休妻。”

“请县令大人,以和离之名处置此事。”

几人同时看向宋立春。

“你希望本官,如何具体处置此事?”

“古往今来第一例,公开审判和离案件!小女愿意主动申请做为我大伯母杜氏的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