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同看到张遂谋相貌不凡,欠身问道:“正是,请问阁下是太平军哪位人物?”
韦普成赶快介绍道:“这是我们左军师张遂谋。”
张遂谋在包大同震惊的目光中,笑着说道:“鄙人正是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的帐下参谋,忝居军师一职。”
包大同一听是张遂谋亲自前来。
他赶快躬身行礼。
包大同脸现悲伤神色说道:“我与张秀眉大哥正想加入太平军,奈何天高皇帝远。又被苗人总兵张文魁追杀此地。我们是不得已来求助彝王的,奈何王土司只是说今晚请我赴宴,看一出好戏。我也担心是鸿门宴,因此没有让秀眉大哥参加,不想竟然是喜宴。”
张遂谋哪里不知道彝王王应元的意思,他早就猜到这是王应元安排的一出好戏,无非是借助韦普成之手,斩杀张文魁,再将包大同这些苗人推向太平军。
张遂谋偷眼看着王应元。
王应元咳嗽了一声。
他脸色通红,似乎酒喝的有些多了。
“包大同,你们穷途末路来投我,我不能落井下石。但是我也无法长久收留你们,我庄园里的二十万担粮食已经作为我女儿的嫁妆,全部送给了太平军。你要借粮,我现在是分文没有。你只能跟太平军借了。”
说完,他双手一摊,口中喷着酒气,踉跄着就要晕倒。
旁边的侍卫赶快将他搀住住,这才将他架走。
包大同见这里人多嘴杂。
赶快请张遂谋二人到僻静处。
几人走出庄园。
包大同看着眼前夜幕下金黄的麦穗说道:“张军师,我包大同对您和翼王仰慕已久,可惜未能谋面。我和张秀眉在贵州数次重创湘军。今番我们落难,我们也明白,光靠我们是斗不倒清廷的。”
“因此我会回去和张秀眉大哥商议,北上投靠你们太平军,望你和翼王不要笑我们择枝而依。”
张遂谋见他说的诚恳。
于是扶着胡须说道:“翼王本为客家人,但胸怀天下,因此不分汉夷,皆为兄弟。你们苗人自改土归流以来,受苗人大地主和清廷官员盘剥的体无完肤,反抗暴政也是理所当然。”
“既然包统领有意加入太平军。不妨与张秀眉将军一同前往新津县,与翼王把酒言欢,再图大事如何?”
包大同顿时激动的热泪奔流。
包大同揩去眼泪,继续问道:“贵州巡抚张亮基血腥镇压我们苗人起义,导致我们差一点全军覆没,不知翼王是否打算支援我们一次,让我们重新去贵州再度卷起起义大军?”
张遂谋笑笑没有说话。
在包大同焦急的等待声中。
张遂谋说道:“此事我不能做主,还需要面见翼王再做定论。不知张秀眉首领现在何处?”
包大同毫不隐瞒地说道:“为防彝王将我送给张文魁,秀眉大哥暂时不在这里,他们在东边的大山里,正收拢离散的兄弟,目前才有一千多人。”
听到苗人如此窘境。
张遂谋拱手说道:“那你派人知会下张秀眉首领,明早我们一同前往新津县,如何?”
包大同神情激奋,赶快还礼:“恭敬不如从命,我马上联络秀眉大哥,明早一起出发。”
张遂谋目送包大同离去后。
一旁的韦普成笑道:“我韦普成成个婚,还因缘际会收拢了苗人的人马,对我太平军真是如虎添翼啊。”
张遂谋也笑着说着回应道:“这张秀眉数次从清妖大军的镇压下逃出命来,足见此人足智多谋。这股人马对于翼王来说也是锦上添花。”
韦普成心里明白,便没有继续探讨此事。
夜渐深了。
庄园内沙马公主因为不见了韦普成,她摆脱了护卫,独自溜了出来。
看到韦普成正在和张遂谋谈话。
她走上前去,假装嗔怒道:“哎,韦普成,你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害得我好一顿找你,我还以为你不想娶我,故意逃婚呢。”
韦普成一脸坏笑:“嘿嘿,我要是逃婚,何必跟张文魁拼命,我完全可以让贤。”
沙马公主气的脸红脖子粗。
“韦普成,你真当我沙马没人要啊,再说了,你已经在篝火抢婚晚宴上击杀了张文魁,说明你还是在乎我的,你就是口是心非。”
一旁的张遂谋见二人开始打情骂俏,他不想当电灯泡。
便找个借口说肚子疼,很识趣地回馆舍休息去了。
此刻,上弦月已经月上枝头。明亮的月光映照的大地一片金黄。
韦普成今晚喝了太多的米酒。
闻着麦香,他看着沙马已经醉眼迷离。
四目相对,沙马竟然从后面一把抱住了雄壮的韦普成。
韦普成心神激荡,孔老夫子的君子习气也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回身用粗壮的大手拦腰将沙马环抱起来。
沙马将头深埋进韦普成的胸怀,心却扑通扑通跳个没完。
韦普成见四野里无人。
于是将沙马慢慢放在膝上。
“沙马,我韦普成从离开广西老家,就一直征战沙场。我想着有朝一日保翼王打下江山,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就回去务农。我最喜欢这里的麦田香,怎么也闻不够。”
沙马动情地吻了韦普成一口。
当即说道:“韦普成,我明白你的想法。可是战场凶险万分,我得给你延续香火呢。”
韦普成没想到沙马竟然如此开放,不觉脸红到耳根子。
“在……在这里……入洞房?”
沙马大大咧咧地继续说道:我们彝人没那么多讲究,咱们今晚就天做被,地当铺……”
韦普成也迎合沙马深情的一吻。
在月光下的麦田中,二人激情澎湃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韦普成早早醒来。
他看到庄园上下到处都是运粮车,士兵们忙忙碌碌,看着一担担的粮食装上了马车。
他扭了扭昨晚过度运动的老腰,大踏步走上前去。
他单手一提,一个二百多斤的麻袋就被夹在腋窝下,同时左右手同时开弓,两麻袋粮食就被轻松抱在腰间。
在两千亲兵的快速搬运下,马车很快就装满了,一排排的马车上粮食堆的如同山包。
沙马骑在自己心爱的千秋红战马上,在一千土兵的簇拥下,跟着太平军开始北上。
土司王应元将女儿送出大渡河北岸百里外,这才洒泪送别。
在通往新津的官道上,包大同和张秀眉也终于赶到了。
一行人汇合一处,直奔新津而去。
数日后,身在新津的石镇清早已经提前得到了张遂谋的书信。
在得知苗人领袖张秀眉即将投靠的消息,石镇清喜上眉梢。
他与邱云机和几位大将早已经立在南门外等候。
远远就听到南边官道上的打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