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217章 双生文明的竞速与共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7章 双生文明的竞速与共鸣

2021年12月1日,东方大国的滨海大道上,银灰色的自动驾驶无人公交正以毫米级精度在车道间穿梭。车顶的激光雷达旋转着扫描路况,车身搭载的量子通讯模块与城市交通中枢实时交互,路边的行人举着智能终端拍摄,惊叹于这些没有司机却精准运行的钢铁长龙。而在大洋彼岸,大唐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的祖籍发源地——闽南故地,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技对话正在悄然上演。

长安的量子会议室里,李浩哲与交通部长的全息投影出现在东方大国的技术研讨会上。屏幕上,两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参数如同交织的星河,闪烁对比。“贵国的无人公交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而我们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墨家‘连锁机关’的思维。”李浩哲调出大唐的技术模型,虚拟画面中,无人车辆之间通过量子纠缠实现即时通讯,“当某辆车检测到异常,周边所有车辆能在0.01秒内同步调整路线,这可比传统信号传输快上数万倍。”

东方大国的工程师眼神一亮,立即展示了他们的创新成果:“我们在滨海新区部署了全球首个5G-AI云控平台,无人公交能根据实时客流自动规划路线。”画面切换至城市实景,高峰期的公交站台,AI系统精准调度车辆,将乘客等待时间压缩至3分钟以内。“但我们也注意到,复杂天气下的感知系统仍存在盲区。”

李浩哲点头示意,智能助手随即调出大唐的“天眼”系统。量子卫星的视角下,整个城市被细密的能量网格覆盖,无论是暴雨倾盆还是浓雾弥漫,无人车辆都能通过大气层中的量子信标定位。“这借鉴了古代司南的原理,”他解释道,“我们在平流层部署了数万个量子节点,形成永不失效的导航网络。”

此时,在闽南的古港遗址旁,一座特殊的科技展馆正在开放。全息投影重现了千年前商船启航的场景,而转角处,大唐捐赠的自动驾驶巴士正在进行实地演示。车身外观融合了闽南红砖厝的建筑元素,车窗上的全息屏循环播放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像。“这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文明根系的联结。”展馆讲解员对参观者说道,“我们将唐朝的航海智慧与现代自动驾驶技术结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巴士’。”

更令人瞩目的是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在东方大国的无人公交上,智能座椅能根据乘客的心率和表情调整舒适度;而大唐的车辆则内置了“百家思想”语音系统,当乘客询问路线时,AI会用《论语》中的典故或墨家的逻辑进行解答。“科技不该是冰冷的机器,”马婉婷在直播中说道,“我们的自动驾驶不仅要安全高效,更要传递文明温度。”

在长安的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监控着全球的交通网络。当检测到东方大国某路段发生事故时,大唐的AI系统自动生成应急方案,并通过国际量子通讯联盟共享给对方。“这种跨文明的技术协作,正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交通部长操作着控制台,画面中,两国的无人车辆在虚拟场景中完美配合,避让障碍物。

夜幕降临,东方大国的无人公交亮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彩灯,在城市街道上勾勒出流动的画卷;而在大唐的闽南祖籍地,自动驾驶的“茶韵专线”穿梭于茶园之间,车载香氛系统释放出铁观音的清香,全息投影在车窗上描绘出朱熹讲学的场景。两个相隔万里的文明,在自动驾驶的赛道上,既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又悄然产生共鸣。

长安大学的学术研讨厅内,学者们正在探讨这场技术竞赛的深层意义。“东方大国的快速发展,证明了古老文明在现代科技中的适应性;而大唐的创新,则展示了传统智慧与前沿技术的融合可能。”历史学教授调出文明演进图谱,“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到量子时代的电波,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终将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高度。”

李浩哲站在总统府的露台上,望着城市中穿梭的无人车辆,智能眼镜弹出最新消息:东方大国与大唐正式签署自动驾驶技术合作协议。“这不是竞争,而是携手共进。”他对着夜色低语,远处的量子灯塔将两国的科技成果投射到星空,宛如文明的对话延伸至宇宙深处。当自动驾驶的无人公交载着乘客驶向未来,它们留下的,不仅是车轮的轨迹,更是两大文明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