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所制的砚台,重重的砸在了长孙无忌的额骨上。
鲜血缓缓的从长孙无忌头上流出,只是现在的情况,长孙无忌动都不敢动一下。
他知道,这次自己闯了大祸!
这次雷家堡的计划没有成功,反而造成敌我的势力愈加的悬殊。
现在李世民处于暴怒之中,稍有不慎的话,自己就会人头落地!
长孙无忌虽然被砸的头破血流,可是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面对处于暴怒之中的李世民,长孙无忌脸色苍白的发着抖。
李世民见长孙无忌这副凄惨的模样,胸中犹自不解气,指着长孙无忌骂道:“看你这个狗东西出的好主意!”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牙齿咬的咯咯直响。
脸颊两侧的肌肉浮起,显然已经是怒极了,接着对长孙无忌怒道:“这样一来,岂不是把这些势力全部都推到了李恪那边!”
“你给朕数数,现在李恪麾下的高手数量。我们还能拿什么和那个逆子斗?”
“现在整个天下,还有谁能对付那个逆子..”
李世民越骂,声音就越小。
许是想到了现在的形势,只感觉心中满是凉意。
现在李恪的势力,已然是滔天了!
手下高手无数,这大唐境内.
李世民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何方力量能对抗李恪。
就在李世民眉头紧锁之时。
有一内侍进殿禀报道:
“陛下!兰月候亲率二十万长林军,已经抵达长安!”
李世民闻言大喜!
兰月侯是他的义弟。
也是李渊最出色的一名义子!
在覆灭前朝一战里,兰月侯李长生出力甚大!
其麾下的长林军,自建军以来,就百战无败。
早就成了大唐的一个神话!
所有行伍之人,所膜拜的对象!
现在兰月侯率军回长安,那就是要站在他这一边,共同抵抗李恪那个逆子!
有兰月侯在,李世民的所有底气都回来了。
一边满头鲜血的长孙无忌,也是胸中也是精神一振!
只感觉现在大唐的局势虽然危急,但总算有了可解决之道!
现在大唐军中神话一般的人物,率军回长安,那整个大唐就有救了!
李世民当即对着内侍太监,大声道:
“传召百官入朝,随朕一同迎接兰月侯!”
长安城,门前文武百官俱在,和李世民一道迎接这兰月侯李长生入城。
就连被砸得头破血流的长孙无忌,这次也是来了,只是头上绑着一个纱布。
把他那被砸出一个小洞的额头,包裹得严严实实。
虽然长孙无忌看上去还是很狼狈的,但他心里还是非常振奋的!
兰月候的到来,给整个大唐朝堂上下的所有人,都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无他,兰月候率领的长林军没有任何的败绩!
只要兰月侯的身影一出现在战场上,那此战必定是兰月侯胜。
这是大唐建国以来,所有人认知的真理!
在李世民和满朝文武,翘首以待中。
兰月候出现,他一袭锦衣,内穿黄金甲!
骑在高头大马上,显得威风凛凛!
身后跟着那百战百胜的长林军,各个静默如铁!气势恢宏!
身着铠甲手持长枪,杀意凝如实质!
整支军队,仿佛从神话里走出来的一样。
带给大唐文武诸臣,无限的信心。
李世民见长林军如此军容,心里也是信心倍增。
直接出了乘驾,迎至兰月侯身前。
兰月候见身为帝皇的李世民,竟然亲自率领百官来迎接他。
也是赶紧下马,虽然他对李世民苛待李恪一事,很是不满。
但李世民毕竟是帝皇,能做到如此姿态,兰月侯也是感动的。
还不等兰月侯行礼,李世民就一把拉住了兰月候的手臂,振奋的道:“贤弟,这大唐现在风雨飘摇的局势,朕…朕只能靠你了啊!”
李世民现在紧紧的抓住,大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现在如此局面,除了兰月候,李世民实在是想不出有任何翻盘的办法。
兰月候看着李世民那情真意切的样子,又感念他亲自出城迎接。
胸中那些不满的话,终究是没说出口。
兰月候对李世民行了一个军礼,正声道:
“我李长生,拼了这条命,也会守护大唐!”
大唐长安城
整个长安城都在因为近些时日的动乱而惶惶不安。
饶是平日,兴许街头还能有三五个百姓低头赶路,今日甚至却是街道旁民宅的窗户都关的死死的。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那兰月候带来的长林军。
如今,这长林军正气势恢宏无两的停在长安皇城之前。
而兰月侯则是孤身前往了大唐皇宫。
皇宫大殿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愁眉不展。
他本以为以长孙无忌的智谋,最不济也能缓住事态的发展。
可如今看来,长孙无忌的所作所为正将事态推向对大唐最不好的一面。
此时的长孙无忌则是站在文臣之首,低头不言不语。
他也没想到局势竟然会失控到如此。
原本他还以为就算前面的布局都未能奏效,但以自己的智谋,怎的也能平缓如今事态。
但现下看来,局势显然已经失控,他不再是背后的掌局人之一,而是一个只能随着棋局进展,随风飘摇的棋子了。
“陛下!如今咱们大唐落得如此地步,一切都源自于长孙无忌!身为大唐宰相,他不但不能为大唐谋求和平,却只能促使局势愈加动荡!”
“臣以为!长孙无忌已经没有能力担当我大唐的宰相!臣恳请陛下撤除长孙无忌宰相职位,再度选贤,从而为大唐采纳贤臣!”
原本寂静一片的朝堂之上,忽有一名文官站出身来,竟是直言弹劾长孙无忌!
倒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之事,长孙无忌虽然近些时日确实因着李恪失误频频,致使大唐局势动荡,落于旁地三国下风。
可纵然如此,长孙无忌在大唐朝堂上仍旧是许多人的盖顶。
只要他在,很多人许多年都未能进展半步。
所以纵然长孙无忌背后势大,但总有些胆大之人,愿意在这风口浪尖之时,借着局势狠狠踩上他一脚。
毕竟这是诸多人常有的通病。
而一有人起头,旁地的早就觊觎长孙无忌及其党羽多时的大臣们,也都相继跪伏在地齐声说道:“臣等附议!长孙无忌难当宰相职责!当换贤人助我大唐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