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跟着番茄学物理 > 第141章 生物的 “生死观”:简单本能与复杂恐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1章 生物的 “生死观”:简单本能与复杂恐惧

……

【直播镜头中,顾神微微皱眉,抛出问题:“各位,有没有察觉到这样一个现象,谈及死亡,映入我们脑海的好像全是负面的东西?” 】

身体遭受的疼痛、被疾病纠缠的折磨、饥饿带来的虚弱……

只要是和死亡有联系的,人们光是想想,就忍不住打个寒颤,心里直犯嘀咕:“可别让这些倒霉事儿找上门。”

很显然,一切与死亡相关的,对所有生物而言,都是避之不及的存在。

此刻,直播间的弹幕疯狂滚动,观众们的态度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之上 。

......

【顾神默默点头,神色认真地讲道:“大家说得没错,生物在漫长的演化历程里,为了避开死亡,付出了诸多努力。进化出的痛觉神经,是守护生命的忠诚卫士,一旦生物受伤、血液渗出,它便立刻以刺痛为警示,让生物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伤口,并着手处理。而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和饱中枢,宛如精准的信号发生器,当血糖浓度显着降低,它们便会依照特定的放电频率运作,向大脑传递‘饥饿’的信息。”

“但要明白,这些专为‘生存’打造的机制,无法解答我们最开始的疑惑 —— 人类对死亡的恐惧缘何而生?大家千万别混淆概念,生存的本能和对死亡的恐惧,是两码事,并且这一区别,恰恰是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之间最显着的差异之一。”】

......

顾神说完,直播间无数观众开始发呆。

不少人脑袋里像钻进了一团乱麻,反复咀嚼着顾神的话:活下去,可不就是努力避免死亡嘛,这二者能有啥不一样呢?怎么就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越想越觉得一头雾水,满心困惑却又理不清头绪。

骁睿看着直播画面中顾神严肃的神情,又瞥了眼满屏带着困惑的弹幕,急忙对电话那头的洛尘说:“洛尘,顾神这话太让人费解了,活下去和恐惧死亡怎么就不是一回事了?

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在这方面的差异又体现在哪呢?”

洛尘一边快速敲击键盘查阅资料,一边回应:“别急,我觉得顾神肯定有他的依据。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低等生物更多是基于本能的趋利避害,

而高等生物,尤其是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包含了认知、情感和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因素。

二者有本质区别。

首先,我们从产生机制来看。低等生物的趋利避害很简单。”

骁睿忍不住插了一句:“简单到什么程度啊?快给我讲讲。我可太好奇草履虫这种小生物是咋做到的了。”

洛尘接着说:“像草履虫,细胞表面受体感知有害刺激后,通过离子通道改变细胞内电荷分布,让纤毛摆动方向改变,从而躲开危险。

这完全是基因预设的机械反应。

你能想象吗,就这么一个单细胞生物,靠着简单的生理反应就能在复杂环境里求生存。”

骁睿惊讶地说道:“哇,原来低等生物的避险机制这么直接!那高等生物呢,比如人类,大脑是怎么运作的?人类大脑这么复杂,肯定不是简单的机械反应了吧。”

洛尘继续说道:“而高等生物,以人类为例,大脑多个区域参与对死亡的恐惧反应。

杏仁核快速评估威胁,前额叶皮质则进行高级认知加工,思考死亡对自身存在、未来规划的影响,是神经生理与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了解了产生机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的差异表现。打个比方,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各个部分协同运作,才产生了人类对死亡复杂的恐惧情绪。”

此时,弹幕上也炸开了锅。

“我怎么就想不明白呢,不想死不就是因为怕死嘛!”

“快别卖关子了,赶紧揭晓答案啊。”

“难道低等生物不怕死?那它们遇到危险为啥还跑?”

骁睿念出几条弹幕,接着问洛尘:“你看这些弹幕,大家都困惑极了。那从反应复杂性上,二者有啥不同?

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在应对危险时,反应能差多少呢?”

洛尘推了推眼镜,条理清晰地说道:“在了解了产生机制的基础上,反应复杂性方面的差异就更容易理解了。低等生物的反应模式单一固定。”

骁睿好奇地追问:“单一固定到什么地步呀?蟑螂不就是见着光就跑嘛,还有啥特别的?”

洛尘接着说:“蟑螂感受到热源或光线变化,就按趋光性本能逃窜,没啥灵活性。

但高等生物面对死亡威胁,反应丰富多样。人类在火灾中,身体会应激反应,行为上制定逃生计划、组织疏散,心理上还有焦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等多种情绪。

这种丰富的反应模式,是基于高等生物复杂的产生机制所发展出来的。就好比蟑螂只会一种固定舞步,而人类能跳出千变万化的舞蹈来应对危机。”

骁睿一边听一边思考,又问道:“从意识与认知参与度来讲,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低等生物难道一点意识都没有?”

洛尘补充道:“从意识与认知参与度来讲,低等生物基本没有意识和认知。飞蛾受向光本能驱使扑火,对危险毫无察觉。”

骁睿忍不住惊叹:“飞蛾居然对危险毫无察觉,太不可思议了!那高等生物呢?人类肯定能清楚意识到危险吧。”

洛尘继续说道:“而高等生物有自我意识,人类能意识到死亡意味着自我终结,还能根据知识经验评估死亡风险,这是恐惧产生的重要原因。

这一意识与认知参与度的差异,也与前面提到的产生机制和反应复杂性紧密相关,进一步加深了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在面对死亡时的不同表现。

人类会权衡利弊,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这和飞蛾盲目扑火形成了鲜明对比。”

...

骁睿听后,若有所思:“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道理。那在进化意义上呢?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的进化和对死亡的态度有啥关系?”

洛尘继续解释:“基于前面几个维度的分析,我们现在来探讨进化意义。低等生物的趋利避害对个体和种群生存有基础保障,让个体避开危险完成繁殖。”

骁睿疑惑地问道:“听起来低等生物的趋利避害挺有用的,你之前说对长期进化影响有限,这是为什么呢?它们不能一直靠本能进化吗?”

洛尘接着说:“但它们很难根据环境的剧烈变化做出创新的应对策略,对长期进化影响有限。

而高等生物恐惧死亡的意义就大多了,促使人类发展医疗、制定法规、创造文化等,拓展了物种适应能力和生存边界。

就像我们发展消防技术,就是恐惧死亡推动的,极大提升了生存几率。

你想想,要是人类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怎么会花大力气去研发这些保护自己的技术呢?”

骁睿眼睛一亮,追问道:“从创造文化角度具体是怎么体现的呢?文化和恐惧死亡能有啥直接联系?”

洛尘耐心解答:“比如在一些文化中,人们会通过丧葬仪式来表达对死亡的尊重和对生命延续的期望,这些仪式代代相传,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又或者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常常以死亡为主题,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促使社会形成独特的价值观。

这种进化意义上的差异,是前面产生机制、反应复杂性以及意识与认知参与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像古埃及的木乃伊文化,就是对死亡和生命延续的一种独特表达。”

骁睿继续问道:“洛尘,按你说的,高等生物恐惧死亡有复杂因素,那情感方面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情感在恐惧死亡里扮演啥角色呀?”

洛尘推了推眼镜,继续说道:“在探讨了前面几个重要维度后,情感因素是理解高等生物恐惧死亡的关键一环。

在情感因素上,诸多临床研究案例能说明问题。

有一项追踪调查了近百位失去至亲的个体,在亲人离世后的一年内,通过定期心理评估和生理指标检测,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

骁睿着急地问:“结果怎么样?快讲讲。我特别想知道人在这种时候心理到底咋变化的。”

洛尘接着说:“结果发现,超过80%的人在初期表现出强烈的悲伤、焦虑情绪,对自身死亡的恐惧程度显着提高。

他们常常陷入对亲人的思念中,担忧自己也会经历同样的分离痛苦,这种情感联结的断裂极大地加深了对死亡的恐惧。

这种情感上的冲击会让人对生命有新的认识,也会放大对自身死亡的担忧。”

骁睿追问:“能举个具体例子吗?我还是有点抽象。”

洛尘说:“比如,一位中年男子在妻子因癌症去世后,自述时常在夜里惊醒,害怕自己也会突然离去,留下孩子无人照顾,对生活中的各类健康隐患变得极度敏感,这便是情感因素在恐惧死亡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这种情感因素与前面提到的意识与认知参与度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高等生物对死亡的恐惧心理。

他的意识里时刻担忧着孩子的未来,情感上又承受着失去爱人的痛苦,两者交织,让他对死亡更加恐惧。”

骁睿听后,若有所思:“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道理。”

洛尘还没来得及继续说,弹幕中又涌现出一些新观点。

“我好像有点懂了,低等生物靠本能活下来,高等生物靠恐惧死亡更好地活下去?”

“但恐惧死亡有时候也会坏事啊,让人畏畏缩缩不敢冒险。”

洛尘看着这些弹幕,对骁睿说:“从进化意义上讲,对比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在面对危险时的反应就能清晰看出差异。

以蟑螂和人类面对火灾为例,蟑螂依靠简单的趋光性和对热源的感知本能,察觉到温度变化和光线异常后便朝着相反方向逃窜,这是基于其基因设定的本能生存反应,虽然有效,但局限性明显。”

骁睿忍不住感慨:“蟑螂的反应确实太简单了,那人类呢,面对火灾有哪些复杂的应对?人类总不会像蟑螂一样瞎跑吧。”

洛尘接着说:“而人类面对火灾,不仅会因恐惧死亡产生强烈求生欲望,还能利用发达的大脑思考制定逃生计划,如寻找安全出口、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在公共场所,人们还会组织他人疏散,避免混乱造成的踩踏等二次伤害。

从社会层面看,人类更是发展出火灾预警系统、消防灭火技术等,大幅提高了整体生存几率。

这种复杂机制是高等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到,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其目的是确保自身的延续。

低等生物的本能反应是基因驱动的基础生存策略,而高等生物的恐惧死亡机制则是基因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进化结果,促使生物发展出更高级的生存方式,保障基因的传递。

人类通过智慧和协作,让整个群体在危机中更有生存优势。”

骁睿追问:“那这种进化意义上的差异,具体怎么影响高等生物在情感和行为上对死亡恐惧的表现呢?情感和行为肯定会受影响,具体是啥样的呢?”

洛尘回答:“这种进化意义上的差异,使得高等生物在情感上对死亡的恐惧更加深刻和复杂,因为他们明白死亡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重大影响。

在行为上,高等生物会更加谨慎地对待可能威胁生命的情况,同时也会为了降低死亡风险而不断创新和改进生存策略。这种影响与前面提到的情感因素、意识与认知参与度等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高等生物对死亡恐惧的整体表现。

比如,人们会因为恐惧死亡而购买各种保险,这就是一种行为上降低风险的表现,背后是对自身和家庭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在驱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