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弟,不可胡闹。”
四阿哥出言阻止这一场闹剧,
十三阿哥向来以他四哥马首是瞻,什么事儿都听从他的决策,心中有再多的不服气也不想违拗他的意思,便把玉珏拱手相让。
十四阿哥却是继续挑衅,说道:“十三哥这是怕了?”
阿蘅真想一枪毙了这刺猬头子,
八爷说道:“十四弟,既然玉珏拿回,没有再继续咄咄逼人的道理。”
两位哥哥同时劝和,才熄灭了一场烈火,
太子爷附和道:“走走走,我们继续去喝酒。”
他们驾着马车回程已经是入夜时分,四个人在车内的氛围诡异,不像来的时候那般和谐。
九爷依旧不言语阖眼养神,十四阿哥黑着脸,十爷也不敢乱说话。
马车上的六角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叮叮当当地在几人心中回荡,
今日赛马之事他们几兄弟都觉得堵得慌,但是这份堵气却是他们自己带过去的,有苦难言。
阿蘅更是哑巴吃黄连,夹在他们兄弟之间怎么做都是错的。
先送十爷,十四爷回宫,
离别之际,十四爷忍不住回头,问道:“我竟不知送的东西这样不堪,让你随意送人。”
阿蘅真是怕了这个死心眼,说道:“没有,是十三爷硬抢过去的,”
又觉得这样的解释太过于苍白,若真心想留着,东西也不会在十三爷的手里,自知理亏,便默默地低下头来。
可十四爷倒是很受用,脸上似有暖色,跃下马车,看了一眼手中的玉珏,又丢还给阿蘅,说道:“再让我看见玉珏在其他人手里,咱俩就当白认识一场。”
旋即二人消失在午门的夜幕中
阿蘅小心的藏好玉珏,抬眸发现九爷正意兴盎然地盯着她,
马车重新恢复了摇动,
九爷幽幽张嘴说道:“不打算解释一下,你似乎有很多秘密。”
阿蘅心想:“他该不是以为她与十三爷,十四爷都有一腿,不过从今天这种场合来看,这是不争的事实。”
她还想力挽狂澜一下,说道:“您误会了。”
九爷的眼神冷了一分,说道:“误会什么?误会你与十三弟,十四弟都有私情?还是误会他们俩今天不是在为你争风吃醋?”
阿蘅无可辩驳,是个人都会这么想,现在编几个谎言去糊弄九爷简直就是找死,
她就把如何与他们相识的过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九爷,
九爷并不感到意外,只是重复了两遍群玉坊。
回到九爷府已经过了饭点,他陪着阿蘅入了琼苑,
阿瑶见九爷来了,欣喜过望,福身道:“妾身见过爷,九爷吉祥。”
九爷淡淡地说道:“起来吧!”
似是与这个福晋很生疏,待她比阿蘅还要客气很多,
阿瑶顾不得这样多,忙招呼着下人更衣伺候,自从成婚到现在,也就洞房那日他歇在这边,
阿蘅看着姐姐讨好的举动,心中不免一酸,
姐姐不是九爷的心头好,没有嫡福晋的地位崇高,丈夫高兴了便过来瞧瞧,与那郎福晋起了冲突也只是冷眼旁观地看着,
却还要低眉顺眼地依着这个男人,谋求片刻的垂爱,
小厨房的饭菜已经做好,只需要加热一番即可上桌,
九爷在卧榻案几上看书,姐姐端坐在太师椅上,挺起腰背,妆容发饰衣衫一丝不苟,阿蘅则是在姐姐的另外一侧扭动,
在马场玩了一阵天,还被红红颠得晕头转向,那会儿不觉着身上疼,现在感觉骨头都要散架了一般。
骊歌在上完最后一盘点心后,低头说道:“九爷,菜已上齐,可以用膳了。”
九爷嗯了一声,放下书走到饭桌前坐下,
阿蘅也想坐下,被姐姐一个眼神逼退,她细心地给九爷布菜,观察他多吃了哪几样菜肴记在心里。
九爷见阿蘅扭来扭去,已然站不住,说道:“坐下吧,一起吃。”
二人才坐下,端起碗细嚼慢咽起来,
阿蘅饿得可以吃下整桌子菜,这比跟老板团建吃饭还难受,至少跟公司老板吃饭,她可以闷头干饭,现在只能小口小口的菜往嘴里送。
阿瑶温声道:“爷,这饭菜可合胃口。”
九爷喉结滚动,咽下食物说道:“这水晶饺皇味道还算鲜美,”
阿瑶向骊歌点头,让她记下,又夹了一块到他的碗碟,说道:“爷再吃一个。”
阿蘅真的是要替姐姐累死
九爷说道:“嗯,我名下在京城有几间铺子,是一些米粮,胭脂,古玩的营生,你若是在家待着无聊可以过去看看,打发打发时间。”
阿瑶喜上眉梢,说道:“多谢爷体恤,”
之后三人便没有说话,沉默着吃完了这一顿饭,九爷歇在姐姐的房里。
隔日姐姐便拉着阿蘅去稻香斋买水晶饺皇。
阿蘅不耐烦出门,被姐姐挽着胳膊,抱怨道:“哎呀,姐姐,你自己去就可以了。”
阿瑶温声道:“爷说他喜欢吃,我再去买点儿,”
阿蘅阖着眼睛打瞌睡,说道:“可是九爷他今日又不一定来,你买了不是浪费,”
阿瑶挽着她胳膊的手紧了紧,沉默着没有接她的话,
阿蘅才意识到说错话,忙说道:“对不起,姐姐,我一时嘴快,莫要放在心上。”
瑶儿微微一笑,说道:“不打紧儿,爷今儿早上把米粮,胭脂,古玩铺子的地址派人誊写了一份送过来,想是让我先熟悉一番,也好打理家中产业替嫡福晋分忧,他既如此信任于我,定然要好生伺候。”
“他若来了,自然是高兴,”
“他若不来,骊歌是做点心的好手,买回来让她试试,看能否做出相同的味道。”
阿蘅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应她,古代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又哪里是她劝几句,抱怨几句就能改变的?
“走开,格老子的,还不给我让一条路,”
不远处有一个恶霸踢翻卖梨摊子的箩筐,嫩黄的香梨骨碌碌滚了一地,那卖梨的是一个老婆子,身旁五六岁的小孙女吓得哇哇大哭,
阿蘅心想:“又是这个‘鬼面兽’,上次还没有受到教训,又来欺压百姓,必须让你再吃点苦头。”
须臾,他丢下几个碎银子便入了街边的巷子,
阿蘅抽出手臂,说道:“姐姐,你先去买点心,我们在稻香斋碰面。”
瑶儿说道:“你要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