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吕布带领骑兵部队凯旋而归,白起亲自出营迎接。

白起拍了拍吕布的肩膀,赞许地说道:“奉先果然勇猛,此战之功,非你莫属!”

吕布微微一笑,拱手说道:“武安君过奖了,此战之胜,全赖武安君运筹帷幄,属下不过是执行命令罢了。”

大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在众将领的脸上,显得格外明亮。

白起坐在主位上,目光沉稳,嘴角微微上扬,显露出内心的喜悦。

帐内的气氛热烈而欢腾,将领们互相拍肩,笑声不断,显然对今天取得的胜利感到无比振奋。

荀攸参谋长手持一卷宣纸,缓步走到帐中央。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清晰:“诸位,此战我军大获全胜!”

“据初步统计,我军共击败十万蛮军,斩杀五万,俘虏三万,余下蛮兵四散溃逃,已不成气候。”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

“蛮军首领孟节、孟获、乌戈国主及木鹿大王等,皆已被我军斩杀,蛮军已无主心骨,南蛮之地,指日可待!”

白起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站起身来,双手负于身后,缓缓说道:“荀参谋长所言极是。”

“此战我军虽大胜,但南蛮未定,成都未取,仍需诸位继续努力。”

他目光转向徐荣和祝彪,语气坚定:“徐荣,祝彪,你二人听令,徐荣为主将,祝彪为副将!”

“你二人率领一万秦军,外加四万蛮军俘虏,休整三日后,即刻南下,收复南蛮。”

“你们务必安抚民心,稳定局势。”

徐荣和祝彪同时出列,拱手应道:“属下遵命!”

祝彪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显然对此次任务胸有成竹。

他心中暗想,蛮军已溃不成军,自己又有秦军精锐相助,收复南蛮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徐荣则神色沉稳,目光坚定,显然已经做好了全面接管南蛮的准备。

白起看着祝彪,心中暗自思忖。

祝彪身为大秦国丈,地位尊崇,此次若能顺利收复南蛮,必将为祝家增添无上荣耀。

白起相信祝彪不会也不敢有其他心思,毕竟秦军的威势已让所有人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这时,吕布大步出列,拱手说道:“武安君,属下愿率精锐,明日便攻打成都,三日内必生擒蜀王刘焉,献于帐下!”

白起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吕布稍安勿躁。

他缓缓说道:“奉先非常勇猛,本司令佩服。”

“然而大王常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如今刘焉已失蛮军外援,孤立无援,我军不必急于一时。”

“全军休整三日。”

“三日后,本司令将亲自邀请刘焉一聚,劝其归降。”

“若他冥顽不灵,再行攻城不迟。”

吕布闻言,虽有些不服,但仍拱手应道:“属下遵命!”

帐内众将领纷纷点头,赞同白起的决策。

毕竟成都已是囊中之物,秦军刚刚经历大战,确实需要休整。

白起的策略既稳妥又高明,既能减少伤亡,又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成都。

帐内,烛火依旧摇曳,众将领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

张鲁作为战场上的旁观者,目睹了10万蛮军的溃败。

他深知蛮军已无回天之力,便迅速做出决断,对身边的30名斥候说道。

“你们继续留下来,探听情况。”

斥候们齐声回应:“遵命!”

张鲁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现在回城,将战情告诉大王,让大王定夺。”

斥候们再次恭敬地答道:“遵命!”

张鲁在10名亲卫的护送下,策马疾驰,直奔成都。

马蹄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仿佛在催促他尽快将噩耗传达。

一路上,张鲁的心情沉重,他知道这个消息将会给蜀王带来巨大的打击,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如实禀报。

当他抵达蜀王府时,府内一片喜庆的气氛。

蜀王刘焉和黄权等人正沉浸在胜利的幻想中,认为秦军虽然强大,但蛮军的藤甲兵和野兽军团足以抵挡秦军的攻势。

然而当张鲁匆匆走进大殿,脸色阴沉如铁时,刘焉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感觉到一股不祥的预感,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若不是身旁的内侍及时扶住,他几乎要跌倒在地。

刘焉强撑着精神,声音颤抖地说道:“你说吧,无论发生什么事,本王都能承受得住。”

张鲁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缓缓开口道:“禀告大王,秦军早已洞悉藤甲兵的弱点。”

“他们知道藤甲兵刀枪不入,但却惧怕火攻。”

“于是秦军利用大量的轰天雷和新型火油,将藤甲兵烧得片甲不留。”

“木鹿大王的野兽军团在轰天雷的巨响下,惊慌失措,不仅没有向前冲锋,反而掉头逃窜,甚至冲撞了后方的蛮军。”

“蛮军阵脚大乱,秦军趁机全军出击,蛮军溃不成军。”

“臣估计……这次蛮军恐怕已经全军覆没。”

刘焉听完这番话,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仿佛所有的希望都在这一刻破灭了。

他猛地站起身,怒不可遏地吼道:“什么?你在说什么?”

“10万蛮军还没有和秦军正式交锋,就溃败了?”

“这怎么可能?”

刘焉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愤怒与绝望。

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10万蛮军竟然在未与秦军正面交锋的情况下就彻底崩溃。

这不仅意味着蜀地失去了重要的盟友,更意味着秦军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

张鲁低下头,沉默不语。

他知道,此刻任何言语都无法平息刘焉的怒火与绝望。

大殿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所有人都意识到,蜀地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刘焉颓然坐回王座,眼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

他喃喃自语道:“难道……天要亡我蜀地吗?”

就在刘焉沉浸在幽怨与绝望中时,皇甫嵩匆匆走进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