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了朱英这番话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实际上,即便朱英不开口替解缙辩解,单从眼前这本密密麻麻、详细记载着各种事项的本子来看,朱元璋心里也跟明镜似的,清楚解缙究竟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
毕竟以朱元璋对解缙的了解,那可是深入骨髓的呀。
想当年解缙的模样,朱元璋至今还历历在目呢,要不是因为解缙身上那股子读书人的清高劲儿实在太过明显,朱元璋又怎会特意打发他回乡去静心读书,好借此机会打磨掉一些他的棱角,收敛一下他的心性呢?
而此次朱元璋之所以把解缙叫到这儿来,其初衷本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锤炼解缙,观察一下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砺之后,解缙是否能够真正放下读书人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变得更加务实、接地气一些。
要知道“士农工商”这四个字可是由朱元璋亲自定下的,其中“士”被排在了所有人群的前列。从这一点就能够明显看出,朱元璋对于这些读书人的重视程度简直超乎想象。而且,朱元璋给予这些读书人的优待更是数不胜数。
比如说,他们可以免除繁重的徭役之苦;又比如,士子们根本不需要向朝廷缴纳赋税。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系列优厚的政策,使得明朝初期的那些读书人成为了最为有风骨的一群人。
就拿着名的“建文三傻”来说吧,虽说这三人在智谋方面或许稍有欠缺,但论起骨气来,那可真是一个比一个硬气啊!否则的话,朱棣又怎么会被逼到不得不灭掉方孝孺整整十族呢?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相较于其他那些自命不凡、眼高于顶的读书人而言,解缙仿佛已渐渐地收敛并放下了他身为一个文人所特有的那股傲气。
这种变化无疑是朱元璋最为喜闻乐见的,因为只有如此谦逊温和的解缙,他才能够放心地将其留下来,以备日后朱标和朱英之需!
只见朱元璋缓缓合上手中的本子,然后抬起头,目光落在了解缙身上,缓声道:“解缙啊,你且随咱过来!”言罢,他便转身朝着一侧迈步而去。
解缙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快步跟上朱元璋的步伐。
而一直在旁侧默默观察着一切的朱英,当听到朱元璋要带解缙去往别处时,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他担心老爷子的火气尚未完全消散,唯恐解缙会因此遭受什么不测,于是下意识地抬脚就要跟上前去。
就在此时,走在前方的朱元璋突然回过头来,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朱英,沉声道:“莫要跟来!”这道声音虽然听起来并不冰冷严厉,但其中所蕴含的那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却是显而易见的。
朱英闻此话语,身形猛地一顿,双脚像是被钉住了一般,再也无法挪动分毫。尽管心中仍有些担忧,但他深知朱元璋的脾性,既然已经明令禁止自己跟随,那么便绝不能违抗老头子的意思。
最终,朱英只得乖乖地站立原地,眼睁睁地看着朱元璋和解缙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之中。
就这样,朱元璋迈着稳健的步伐,领着解缙缓缓地朝着庄子另一边那个幽静偏僻的亭子行去。一路上,两人皆沉默不语,但解缙心中却是忐忑不安,不知此番前行究竟所为何事。
不多时,二人便抵达了亭子。只见亭子里尚有两名恭恭敬敬、低眉顺眼的下人正在候着。朱元璋只是微微一抬手,随意地挥了一挥,那两名下人便心领神会,匆匆退下。眨眼间,诺大的亭子之中,便仅剩下朱元璋和解缙二人。
朱元璋气定神闲地走到一张石凳前,毫不拘束地坐了下来。而解缙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身子紧绷得如同拉满弦的弓一般,战战兢兢地立在原地,甚至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弄出一丝声响来。
朱元璋坐稳之后,神态自若地拿起桌上茶壶,给自己斟了满满一杯水。接着,他不紧不慢地将杯子送到嘴边,轻启双唇,浅浅地抿了一小口杯中的茶水。随后,他又慢条斯理地将杯子放回原处,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就在解缙满心狐疑之际,朱元璋冷不丁地转头看向解缙,突然开口唤道:“解缙啊!”解缙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呼唤吓得浑身一颤,原本稍稍平复些的心绪瞬间又提到了嗓子眼儿。他心里暗自嘀咕着,皇上究竟找自己所为何事?之前好不容易才稍稍放下的心,此刻又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给紧紧揪住了似的。
解缙听到朱元璋叫他,连忙应声道:“小的在!”声音之中明显透露出难以掩饰的紧张之意。朱元璋见状,不禁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地宽慰道:“别这么紧张嘛,这又不是在宫中,用不着如此拘谨!”说罢,他还用眼神示意解缙放松一些。
解缙面色凝重地拱手作揖,朗声道:“君臣之礼不可废啊!此前在大少爷跟前,微臣已然有所失态、礼数不周,实在惭愧至极。而今此地仅有君与臣二人,这礼节更是万万不可有丝毫疏忽!”说罢,解缙恭恭敬敬地垂首而立,静候朱元璋发话。
朱元璋闻听此言,不禁一愣,随即脸色一沉,破口大骂道:“他娘的,咱还当你这小子近来有些长进呢,怎地还是这般酸溜溜的文人做派!真叫人恼火!”
解缙闻言,吓得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头如捣蒜般,颤声说道:“陛下息怒啊!微臣罪该万死,实在是辜负了陛下对微臣的一片信任和厚望啊!请陛下降罪责罚,微臣绝无怨言!”
朱元璋见此情景,心中的火气愈发旺盛,怒喝道:“快他妈给咱起来!整日里就知道搞这套繁文缛节,咱在宫中早已看得腻歪透顶了!咱可不希望在这里还要继续瞧着你们这帮酸腐文人惺惺作态!”
解缙哪敢怠慢,慌忙起身,唯唯诺诺地道:“微臣知罪,请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