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英脸上洋溢着笑容,轻声地对朱元璋说道:“爷爷呀,您先别急嘛,听我把话说完呐!”只见朱元璋一脸急切之色,连忙打断道:“哎呀,还有啥可说的?咱原本还满心期待你能想出个绝妙的主意来,结果不就是把宰相那权力分摊到好几个人头上吗?要是这些人暗中勾结、沆瀣一气,那不照样跟原来的宰相没啥两样嘛!”

朱英不慌不忙地解释道:“爷爷,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您且听我慢慢道来。这所谓的内阁制度呀,其中所有的大臣仅仅拥有提建议的权力,但真正做决定的可不是他们哦。而且呢,凡是能够进入内阁的那些官员们,都不准在朝廷里兼任其他任何实际职务。哪怕他们再怎么优秀出众,最多也就是被赐予像大学士这样有名无实的虚衔罢了。”

朱元璋一边认真倾听着朱英的讲述,一边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在脑海中仔细思索着这番话中的深意。过了一会儿,他缓缓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正在消化和理解朱英所说的内容。

朱英满脸关切地望着朱元璋,焦急地询问道:“爷爷,您究竟是怎么了?为何这般愁眉苦脸?”

只见朱元璋缓缓地摇了摇头,轻声回答道:“无妨,大孙,你且继续讲下去便是。”得到回应后,朱英稍作停顿,紧接着又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

“内阁成员并非一成不变,他们需要每隔三年或者五年便重新选举一次。唯有那些表现极为出色者,方有资格获得连任机会。然而,即便是最为卓越之人,亦不可连续任职超过三次。一旦达到这个上限,无论其功绩如何斐然,都必须更换人选。如此一来,便可确保他们绝无结党营私之可能!”朱英语气坚定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就在此时,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兴奋得大声叫嚷道:“妙哉!真不愧是咱家的大孙啊!如此精妙绝伦的主意,怕是旁人绞尽脑汁也难以想出。若依此行事,但凡不再让这些内阁成员于朝堂之上长期任职,他们自然也就无法培植党羽。

与此同时,将他们与朝中其他官员相互分隔开来,那内阁势必会全心全意效忠于皇帝一人!哈哈哈……”朱元璋喜不自禁,笑声响彻整个院子。

朱英面带微笑地凝视着朱元璋那略显激动的模样,轻声说道:“爷爷呀,您先别急嘛,这后面可还有精彩的内容等着您呐!”

朱元璋满脸惊喜之色,目光紧紧锁定眼前的朱英,心中暗自思忖道,真没想到自己这位大孙子竟然还有下文要说。

就光是他刚刚所讲述的那些话语,朝中那帮自命不凡、号称站在文人巅峰的家伙们,怕是穷其一生也难以构思得出啊!

更别提自己了,哪怕绞尽脑汁恐怕也无法想出如此精妙绝伦且堪称完美无缺的制度来。想到此处,朱元璋不禁喜笑颜开,连连点头应道:“好好好,我的大孙子,快接着往下讲吧!”

此时的朱英瞧着老爷子那副怪异的神情,心中忍不住犯起嘀咕来:“我所说的明明是朝廷里的事情,跟您这老头儿又能有多大干系?难不成您还当自己是那威震天下的洪武大帝不成!”

不过,尽管心里这般想着,但朱英嘴上却并未停顿,而是继续侃侃而谈起来:“孙儿觉得呀,内阁里面的成员不能仅仅局限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家伙们。还应该吸纳一些诸如翰林院的年轻学士啦,亦或是近些年来崭露头角的新科状元等等这类年轻人进入其中。毕竟他们所处的视角与那些老臣们有所不同,能够提出别具一格的见解和建议。如此一来,皇上所能做出的选择自然也就更多样化啦!”

朱元璋默默地颔首,表示认可。此时此刻,若有纸笔在手,他定然会迫不及待地将朱英所言一一记录下来,因为这些话语可都是他大孙子日后的斐然政绩呐!

就在这时,朱元璋脑海中忽地闪过一个念头,随即打断朱英道:“大孙啊,你方才所讲皆无差错,但这内阁的成员究竟应授予几品的官职为宜呢?”

朱英微微一笑,缓声道:“自然不可赐予过高品级。倘若给予过高,那朝堂之上的诸位尚书、侍郎们定会如群鸦乱噪般喋喋不休!”

朱元璋闻此言语,心中不禁一震,未曾料到朱英竟连如此细微之处都考虑周全。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朱元璋早在最初便心生疑惑,只是当时唯恐打断朱英的思绪,故而隐忍未发。

毕竟今日朱英所展现出的见识与谋略已令他深感震撼!

原本朱元璋打算待回宫后寻几位大臣共同商议一番,但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想要听听朱英对此事的看法。

只见朱元璋面带微笑,和声向朱英询问道:“大孙,依你之见,给予几品官职最为妥当?”

朱英不假思索地答道:“至多五品足矣!”

朱元璋听闻此言,不禁大惊失色,满脸惊愕地望着朱英。要知道,内阁可是能够直接向皇帝进言献策、提供重要建议的关键组织,其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令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朱英竟然只将这个拥有如此大权的机构中的官员设定为区区五品而已。

朱元璋原本心中所想,即便内阁的官职无法与尚书那等正二品的高位相媲美,但起码也应该类似于侍郎那般,给予一个正三品的官衔才较为合理。毕竟,这可是能够左右朝政决策、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职位啊!

朱元璋满心狐疑,眉头紧皱,实在难以理解朱英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他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大孙啊,这给皇帝提建议可是一项极其重大的权力,你怎么就只给了个五品官呢?”言语之中,透露出他深深的不解和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