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过多久,就见太子朱标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快步走进了乾清宫。

朱标刚一踏入宫殿,目光便被宫内的景象吸引住了,太医院的一众太医齐齐的站在那里,

朱标不禁微微一愣,但他很快回过神来,脸上恢复了平静,并没有开口说些什么,而是依照礼节恭恭敬敬地向朱元璋行了一个大礼。

行完礼后,朱标抬起头来,伸手指着站在一旁的众人,疑惑地问道:“父皇,这些人都是谁呀?”此时的朱元璋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紧紧地盯着朱标,缓缓开口道:“标儿,你先莫要多言,且先坐下吧!”

朱标心里虽然充满了疑问,不明白朱元璋究竟想要干什么,但他十分清楚自己这位父皇的脾气秉性,知道再追问下去恐怕会惹恼对方,于是便乖乖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一句话,默默地走到椅子前坐了下来。

此刻,由于现任太医院的院政以及其他几位太医的家都在宫外,尚未赶到,因此在这一众太医当中,唯有孙院使的资历最为深厚。

就在此时,只见孙院使稳步从内室走出,他神色恭敬地来到朱标面前,深深地鞠下一躬,紧接着开口说道:“太子殿下,请您伸出贵手,容微臣为您诊脉。”话音刚落,孙院使便朝着朱标微微抬手,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朱标见状,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起来。这深更半夜的,父皇突然将自己传唤至此,却又不道明究竟所为何事,紧接着便让人来给自己诊脉,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朱标暗自思忖着,尽管绞尽脑汁也未能想通其中缘由,但最终还是依言默默地伸出了右手。

孙院使见此情形,赶忙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将手指搭在了朱标的脉搏之上,全神贯注地开始诊断脉象。一时间,屋内气氛凝重,众人皆屏息以待,谁也不敢轻易出声打扰。

孙院使伸出三根手指搭在了太子的手腕处,开始认真地诊起脉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的表情也变得越来越奇怪。

起初,他的眉头微微舒展着,似乎一切都还正常;可没过多久,那眉头又紧紧皱了起来,仿佛遇到了什么难题一般。

接着,他又轻轻点了点头,像是有所发现,但很快嘴角又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然而这笑容稍纵即逝,下一刻他竟然摇起头来,脸上满是疑惑和不解之色。

站在一旁的朱元璋心急如焚,看着孙院使如此反复无常的神情,心中愈发不安。终于,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太子脉象究竟如何!”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焦急与关切。

孙院使被朱元璋这么一问,身子不禁一颤,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陛下,经过微臣仔细诊断,太子殿下的脉象总体还算平稳,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之处。不过......”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话头,眼神闪烁不定。

朱元璋见他吞吞吐吐的样子,顿时眉头一皱,大声呵斥道:“只是什么?快给朕如实说来,不得有半分隐瞒!”

孙院使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硬着头皮回答道:“回陛下,太子殿下虽然脉象无大碍,但却有些气血两虚之症。依微臣所见,应当是平日里过于操劳政务所导致的。长此以往,恐怕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影响啊。”说完,他便低垂着头,不敢再看朱元璋一眼。

朱元璋听闻此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瞪大双眼,声音提高八度喝道:“什么?你的意思是太子如今竟如此劳累不堪吗?”

孙院使被朱元璋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吓得浑身一颤,但又不敢有丝毫隐瞒和欺骗,只得战战兢兢地点了点头,诚惶诚恐地回答道:“陛下请息雷霆之怒啊!微臣实在才疏学浅,医术有限,此不过是微臣的一点浅薄之见罢了。依微臣愚见,倒不如待我太医院的诸位同仁到来之后,大家共同商讨一番,再做定论也不迟呀!”

话音刚落,孙院使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住地面,大气都不敢出一口,静静等待着朱元璋的处置。

恰在此刻,一直沉默不语的朱标突然开了口,只见他缓缓说道:“父皇,儿臣倒是认为孙院使之言似乎并无不妥之处。”

朱标的这番话犹如一道惊雷,令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尤其是朱元璋,原本他心中所想便是要召集太医们前来为朱标仔细检查身体状况,特别是今日朱允熥与他所说的那番话语,更是让朱元璋心生疑虑。

虽说朱允熥并未直言明讲,但朱元璋却能从其字里行间感觉到,朱允熥似乎暗示朱标乃是因过度操劳而累垮了身子。

朱元璋目光炯炯地盯着朱标,脸上流露出疑惑之色,缓缓开口问道:“标儿,你此言究竟是何意啊?”

只见朱标微微垂首,神情略显疲惫,轻声回应道:“父皇,儿臣不敢隐瞒于您。近些时日,儿臣自觉身体每况愈下,特别是在您外出期间,儿臣独自处理政务之时,愈发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招架!”

朱元璋凝视着眼前这个面容的确有些憔悴消瘦的儿子,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

自从他假借胡惟庸之事,果断废除了传承数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后,便将皇权与相权尽数紧握在手。

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孤身一人应对那堆积如山的政务,未曾假手他人。

在他的固有观念里,莫说是他本人,即便是日后继位的帝王,也理应如他一般亲力亲为。

然而,朱元璋却未能意识到,并非人人皆能拥有如他这般强健的体魄。

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勤勉政事,缘由在于他自幼历经艰苦磨难,尝尽人间辛酸苦楚,又在漫长岁月里于生死边缘摸爬滚打,故而练就了一副坚韧不拔的身躯。

可其他人未必都有他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经历。

尤其在日后,那些登上皇位之人皆是自幼于皇宫内成长起来的,他们整日养尊处优、娇生惯养,根本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练就一副健壮的体魄。

即便是如朱标这般曾经经历过艰苦生活的人,最终也难以承受如此繁重的事务压力而病倒了,其他人更是可想而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