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 第127章 勤奋的李景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英定睛仔细观瞧,这一看之下,不禁心头猛地一震,满脸惊愕之色瞬间浮现出来。原来,此刻在田中辛勤劳作的那个身穿粗布麻衣的汉子,竟然是声名赫赫的曹国公李景隆!!!

一旁的朱元璋同样微微一愣,显然也没有料到李景隆竟会孤身一人在此处田地里埋头苦干。他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诧异与思索。

解缙对于李景隆虽然不算熟悉,但也曾听闻过这位名噪一时的曹国公的诸多事迹和威名,如今亲眼见到其人,心中亦是暗自惊讶不已。

相比之下,傅让倒是与李景隆颇为熟识。毕竟他们同为武将之后,且又都身处京城这个圈子之中,平日里相互之间的交流自然不会太少。此时见李景隆这般模样出现在眼前,傅让脸上露出几分复杂的神情。

李景隆抬手用衣袖用力地擦拭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前方时,却猛然发现了一群身影突兀地出现在眼前。定睛一看,竟是朱英一行人!他心中一惊,脚下步伐不自觉加快,如疾风般迅速向他们跑去。

待跑到近前,李景隆才看清人群中的其他人,其中有傅让与解缙。然而,他并未立刻开口与二人打招呼,只因他尚不清楚此刻这两人究竟是以何种身份伴随在朱英身旁。略作思索后,李景隆决定还是先向朱元璋问候。

只见他微微躬身,满脸堆笑地对着朱元璋说道:“老爷子,您来啦?”

话虽如此,但他并未像往常那般对朱元璋行大礼参拜,只因朱元璋此前曾特意嘱咐过他,在朱英面前绝不可暴露其真实身份。

朱元璋见状,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笑意,调侃道:“嘿哟,行啊,小李子!真没料到你这家伙居然还能亲自赶过来!咱原本还寻思着,这会儿你怕是正舒舒服服地躺在家里歇着呢!”

李景隆连忙回应道:“老爷子,您可别打趣小的了。这洪薯可是关系到天下千千万万黎民百姓生计的大事儿啊!既然您信得过我,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托给我,那我无论如何都得在此处好好盯着,全力以赴争取让这些洪薯能够尽早成熟丰收呐!”

朱元璋满脸笑容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意,开口说道:“哈哈,好小子,还挺有心呐!”

说罢,他伸出那略显粗糙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李景隆身上那件粗布衣裳,随即又饶有兴致地接着道:“哟呵,你这小子竟然还有这样的衣服呀?咱原本还以为你们家尽是些绫罗绸缎之类的呢!”

听到这话,李景隆不禁面露一丝尴尬之色,连忙解释道:“老爷子,您就别取笑我啦!实不相瞒,这件衣服其实是我跟这里的农户借过来穿的。”

朱元璋闻言又是一阵大笑,摆了摆手说道:“无妨无妨,甭管这衣服是打哪儿来的,你身为堂堂的国公爷,能够亲自到这儿来,就已经让咱感到非常意外喽!”

站在一旁的朱英此时也凑上前去,对着李景隆说道:“大哥啊,说实话,小弟我今儿个见到您出现在此地,着实吃了一惊呢!我还真没想到您会来。”

李景隆听后,却是一脸认真地回应道:“兄弟,你这话说得可就不对咯!我可是每天都会来这边瞧瞧情况的呀!”

朱英一听,脸上顿时露出惊讶的神情,心中暗自思忖道:看来这李景隆对待此事当真是十分用心啊!

想到此处,朱英不禁由衷地赞叹道:“大哥,您对这件事情如此上心,小弟我实在是自惭形秽、自愧不如哇!”

李景隆赶忙谦虚地摆摆手,说道:“哎呀,贤弟过奖啦!要说起来,我哪比得上你呀,如果不是你不辞辛劳地带回这洪薯种子,咱们大明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吃上这个东西!”

朱英面带微笑地开口说道:“大哥,您可真是爱开玩笑啊!哦,对了,我得给您好好介绍一下站在我身后的这两位朋友。”说着,他先将手指向了解缙,并热情地介绍起来:“这位乃是解缙解大人,表字大绅,乃我们江西人士。想当年,在前些年的时候,那可是高中进士的人物呢!”

解缙听到朱英的介绍后,朝着李景隆轻轻地拱手作揖,语气谦逊地说道:“解缙在此拜见曹国公大人!”尽管此时的解缙已不像往昔那般目中无人,但在他内心深处,对于像李景隆这类武将勋贵之人,仍旧谈不上有多喜欢。

李景隆见状,连忙回以一礼,笑着回应道:“哎呀呀,解大才子实在是太过客气啦!日后若有机会,还望能得到您的多多关照才是啊!”

紧接着,朱英又指向了另一个人,继续介绍道:“而这位,则是傅让傅兄台。他是老爷子特意派遣过来保护我的护院高手!”

傅让听闻此言,当即向前迈出一步,然而却故意装作并不认识李景隆一般,同样抱拳行礼并说道:“在下傅让,今日有幸得以拜见曹国公大人!”

李景隆何等精明,一眼便瞧出了傅让这番举动不过是佯装而已。但他并未戳破,而是同样面带笑容地回应道:“哈哈,傅兄弟单从外表便能看出定是个身手不凡之人呐!往后咱们可得多多亲近、相互交流一番才行哟!”

傅让也是满脸堆笑地点头应和着:“那是自然,日后还烦请曹国公大人您多多关照小弟啦!”

朱元璋大手一挥,不耐烦地说道:“行了,别在这里絮絮叨叨个没完了,赶紧的,咱们下地去瞧瞧!”李景隆连忙应声道:“好嘞,老爷子,这就领您过去!”

话音未落,李景隆便快步走上前去,伸手想要搀扶朱元璋。然而,朱元璋却猛地一甩胳膊,怒喝道:“给老子滚开一边儿去,咱还没到那七老八十走不动路的地步呢,用得着你来扶?”

说罢,朱元璋头也不回地径直朝着田间大步走去。身后的众人见状,赶忙紧紧跟上。

来到田中,朱元璋弯下腰仔细查看起来。只见整片田地中的红薯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个个硕大的红薯若隐若现地藏匿于泥土之中。

朱元璋心中暗自惊叹,果真是如同朱英所言那般,这种作物的成活率竟然如此之高!而一旁的傅让作为一介赳赳武夫,对于这些农田里的玩意儿实在提不起半点儿兴趣。

他才懒得管这些到底是何物,他的注意力始终牢牢锁定在朱元璋、朱英以及朱允熥三人身上。

毕竟,在他看来,这几位贵人的安危可比任何事情都来得重要得多!

解缙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对着洪薯开始细细端详起来。对于这个在众人嘴里被不断夸赞的神奇作物,他心中充满了好奇与疑惑。只见解缙一会儿凑近洪薯苗,仔细查看它的叶片和根茎;一会儿又站起身来,远远眺望整片种植区域。然而,尽管如此用心观察,他仍然看不出这个看似普通的植物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可以成为让天下万民都能过上幸福日子的关键所在。

就在这时,朱英缓缓踱步来到解缙身旁,轻声问道:“解大绅,为何这般专注地盯着这些洪薯呀?”

解缙闻声立刻起身,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少爷,您也知道,小的听闻大家谈论此作物多日,但至今仍未能看出其中端倪啊!不知少爷可否为小的讲解一二,这东西究竟有何奇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