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紧接着追问道:“那你怎会在此处摆起摊来了呀?”
只见约翰一脸无奈地叹息道:“哎,此次出门在外,我所携带的白银皆已花费殆尽,如今手中仅剩下咱们本国的货币。然而,贵国大明的百姓对此全然不识,根本无人愿意将物品售予我们呐。无可奈何之下,我也只能将这些货物拿来售卖一番,以换取些许大明通用的钱财用以购置所需之物啊!”说罢,他又是一声长叹。
朱英听后不禁微微一笑,轻声说道:“若有何事需我相助之处,尽管开口便是。”闻得此言,约翰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的笑容,连忙回应道:“朱,若是您肯仗义援手,那可真是太好了!毕竟我们皆非大明人士,对应天府实在不甚熟悉。倘若您能够代劳替我们采购一些物品,我等定然会重重酬谢于您的!”
朱英亦是满脸笑意地点头应承道:“此事自然不在话下,正巧我也瞧瞧你这儿可有我用得上的物件儿!”
话音未落,约翰便赶忙热情地招呼起来:“您只管随意查看,但凡相中哪件,我直接赠予您便是!”
就在此时,一直站在旁边沉默不语许久的朱允熥突然出声向朱英询问道:“大哥,此乃何物呀?”
朱英听到朱允熥的声音后,下意识地将目光投了过去。入眼处,只见朱允熥正手持一个红彤彤的物件,那颜色特别的普通,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朱英的视线。然而,由于距离稍远且此物形状陌生,朱英一时之间竟未能分辨出朱允熥手上所拿究竟为何物。
带着满心的好奇与疑惑,朱英迈开脚步缓缓走向朱允熥。待走近之后,他伸手从朱允熥手中接过那个红色的东西,并凑近眼前仔仔细细地端详起来。
起初,朱英仍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经过一番细致观察和思考,突然间,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似的,双眼猛地睁大,情不自禁地倒抽了一口凉气!
原来,此刻握在他手中的这个红色之物,竟然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红薯!
朱英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手中的红薯,整个人仿佛瞬间石化一般,愣在了原地。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各种思绪纷至沓来。要知道,在他原本的记忆当中,红薯这种作物似乎应该是到万历年间才会被传入中国的。可如今,他却在这应天府亲眼见到了它的身影,这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一旁的朱允熥见自家大哥紧盯着这个红色的东西,半天也不说一句话,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奇怪。于是,他轻轻地推了推朱英的胳膊,开口问道:“大哥,你到底怎么啦?”
经朱允熥这么一推一问,朱英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激荡的心情,然后面带喜色地对朱允熥说道:“没事没事,弟弟呀,这次你可是立下大功一件啊!这东西可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啊,如果能好好利用它,绝对能够造福咱们大明的万千百姓。要是让洪武爷知道了你发现了这等宝物,给你封个国公恐怕都不为过呢!”
朱允熥满脸狐疑地盯着朱英手中那个红色的土疙瘩,不解地问道:“大哥,你当真觉得就这么个其貌不扬、红不拉几的土疙瘩能够福泽万千百姓吗?我怎么瞧着它普普通通,没啥特别之处啊。”
朱英却难掩兴奋之色,用力地点着头回应道:“弟弟呀,这你可就有所不知啦,此乃稀世珍宝,绝对能够给咱大明朝的子民带来巨大福祉!这次你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哟!”
就在此时,朱元璋那边负责调查情况的吴鸟用也匆匆赶了回来。只见他快步走到朱元璋跟前,躬身施礼后开口小声说道:“爷,老奴已经将事情彻查清楚了!”
朱元璋微微抬眼,急切地追问道:“哦?快说说具体情形如何?”
吴鸟用赶忙回答道:“回爷的话,经过一番深入探查,确如那人所言。他们数日前曾在松江府一带靠岸停歇,自他们登陆之后,便有咱们的人暗中尾随跟踪。不过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些人倒也安分守己,并未在咱们大明境内惹出什么乱子来。他们只是购置了一些日常所需之物而已。而且,我们还登上了他们的船只查看,果真是有遭受海盗袭击的明显痕迹呢!”
朱元璋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如此甚好。那便派人继续严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直至这些人离开大明疆土方可罢休!”
吴鸟用心领神会地应声道:“老奴遵命!定当不负爷之所托,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说罢,他又向朱元璋施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去,着手安排后续的监视事宜去了。
朱英手里紧紧地握着那块红薯,目光直直地盯着眼前的约翰,好奇地开口问道:“约翰,你这玩意儿到底是打哪儿弄来的呀?”只见约翰挠了挠头,稍作思索后回答道:“这个嘛,是我们从海上经过一个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国家时搞到的。当初看到有人在卖,觉得新奇就买了些尝尝,可谁知道那口感和味道实在是不咋地!”
听到这里,朱英不禁皱起眉头暗自思忖起来:“不对呀,这红薯虽说称不上美味至极,但也不至于难以下咽吧?只要随便蒸蒸就能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甘甜味道呢,他怎么会说不好吃呢?”
想到这儿,朱英抬起头看着约翰,疑惑地追问道:“那你们到底是怎么个吃法儿啊?”
约翰一脸无奈地摊开双手说道:“还能怎么吃?就是把外皮洗干净后直接咬着吃呗。结果发现这东西没啥特别的味道,索然无味得很,所以后来就被我们扔在一旁不管不顾啦。”
朱英一听这话,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满脸欣喜若狂地继续追问:“那你们总共带回来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