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 第76章 兵临城下(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矛盾一旦产生就会无限的扩大,一旦出现一个矛盾点,众多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由于各国实力不同,在分组时又产生了矛盾。

当一个问题没法协调的时候只能抽签,谁和谁抽到一组全凭借天意。

但是抽签抽到一半突然外面“咚咚咚”的战鼓声,接着就是杀喊声,联军营帐内则是铜锣乱响。

抽签只能暂停,乌达德立刻带着众人出了营帐,只见营寨北边满天火箭乱飞。

众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唐军趁着晚上袭营,乌达德于是连忙带着众将赶往现场。

乌达德到了战场只见双方隔着寨墙在用弓箭互射。

由于联军有营寨保护,所以外面的唐军在对射上比较吃亏,唐军只能躲到一百五十米外不敢靠近。

达武德立刻把夜间值守的武将找来质问道:“你是怎么值守的!唐军都到脸上了你才知道?”

值守将领一听连忙说道:“将军我一直让人看着碎叶城四门,如果有风吹草动暗哨定然知道,这军队绝对不是碎叶城内的唐军。”

“胡说八道!不是城内唐军!那是哪里的唐军?”

“属下也不知道!”

“你也不知道?来人把此人拉出去砍了!”

都摩度连忙劝阻道:“将军!你忘了唐军的游骑兵了!”

经都摩度提醒达乌德确实想起了唐军有一支三千人的游骑兵。

达乌德挥了挥手让侍卫放了值守将领。

唐军无法靠近,但是唐军并没有退去,不一会唐军就驶出四辆马车,然后从马车上推下来四辆器械,就在众人迷糊的时候,四辆折叠的器械被展开,展开后就是四辆小型投石车。

联军显出一脸得迷惑和不屑,都准备看唐军的笑话,觉得唐军就是猴子派来搞笑的。

投石车都知道,但是能折叠,还能人力就能推动的投石车还是第一次见。在联军心里这种小投石车能有多大威力,能打出一百米都是意外,说不定抛出的东西都会砸自己头上,只不过他们马上就得意不起来可

随着“嗖嗖嗖嗖”四声响,四个猛油火罐如划破天际的流星一样飞了过来,“砰砰砰砰”四声响两个落入大营,一个砸在营寨上,还有一个落入人群中。

落入大营的立刻点燃了营帐,落入人群的立刻四散开花,有几个躲避不及的身上瞬间被点燃,不停的哀嚎打滚,打在营寨上的由于营寨上面涂了泥巴,所以没造成破坏。

但是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嗖嗖嗖嗖”又是四声响,然后四颗流星落入营寨,这次引起了更大的骚乱,联军士兵开始四处逃散躲避。

达乌德的大惊,他没想到唐军的工匠技术这么厉害,这投石车必须抢过来。

达乌德于是立刻调动大军准备出营寨去进攻唐军,抢夺投石车。

其实唐军的投石车之所以能这么厉害,主要是李倓在投石车的转动位置位置配备了轴承减少摩擦力。其次力臂看着是一节,但是展开就是两节,最重要的是加装了变速齿轮,只要用很小速度就能带动力臂的快速旋转,有了初速度和长力臂投石车自然就能投掷的很远。

这和变速车一样,齿轮的大小能够带动不同的转动速度。

折叠这技术更简单了,古代的攻城云梯车基本都是折叠的,都是推到城下才竖起来。

唐军也不磨叽打了四五轮齐射把联军营寨搞得一塌糊涂后,立刻就收起投石车推上马车调头就跑。

达乌德带着骑兵出了营寨,唐军早已经没有了影子,天黑风高达乌德也不敢出去追,只能心有不甘的退了回来。

唐军撤退以后,众人脸色都不太好看,都是精的跟猴一样的一群人,他们已经从唐军的投石车技术看出唐军绝对不是好惹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众人回了营帐继续抽签,抽签的结果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大食国、石国、康国一组实力最强,安、曹、米、何四国一组,虽然一国不行,但是他们是四个国,所以实力和第一组差不多。最悲催的就是火寻、戍地、和史国最弱三人组分到了一起。

一切全凭天意最弱三人组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认了,这事就算这么定了。

但是到了确定三个方向的进攻主将的时候又开始扯皮了,第一组好说达乌德担任指挥没人敢争,但是第二组争的特别厉害,差点把脑子打出来,毕竟谁担任指挥谁说了算,肯定不会让自己这边士兵上去送死,送死也是先让别国的先上。

达乌德没办法只能让都摩度担任指挥,这样谁都不担任指挥了公平了。

至于第三组似乎已经商量好了,有火寻将领担任指挥,达乌德总算是心情好了一点,心想:别看三国军队少,但是人家心齐,这就就叫识大体。

别看这三个弱鸡这么顺从,其实他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人家国小人但是不傻,如果他们不选个指挥出来,达乌德给他们派个指挥就坏了。

达乌德想的很好,但是明天他就会领教坑爹三人组的厉害,什么叫死道友不死贫道。

昭武九姓诸将离开后,乌达德双手捧抱头趴在桌案上半天不出一声。

说真的不得不佩服达乌德的耐心,这要是其他脾气差一点的将领早已经吐血而死了。

都摩度看了看乌达德也是愁眉不展,他想过昭武九姓会出现内讧的现象,但是他没想到这么快。

按都摩度的想法在他们产生分歧之前拿下碎叶城,但是他还是小看了这群人的本性,这才第攻城第一天就乱成了这熊样。

达乌德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脸说道:“什么时辰了?”

都摩度说道:“三更天了!”

达乌德抿着嘴沉思了好久说道:“明天这仗我是没一点信心!要不我们不打了吧?”

都摩度独眼闪过一丝精光,他也有他的打算,他岂能半途而废,明天就是不能打也得打,不打没有一点希望,打了说不定还有希望,再说反正死的又不是他的人。

“将军!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如果就这么撤回去,不但唐军会嗤笑我们,我们自己人也会嗤笑我们,所以即便要走我们明天也要打一仗。”

“只是他们能行?”

“将军靠他们肯定不行,我们只需他们能吸引唐军兵力就行了。”

“那好吧!”

达乌德话音刚落就听到外面战鼓大阵,然后就是杀喊声,接着就是军营内铜锣声,整个军营顿时又是一阵骚乱,已经入睡的士兵立刻被叫醒。

达乌德没有犹豫而是立刻整顿大军出营寨,想着可以抢投石机,但是等他出营的时候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投石车只有唐军的一支游骑,唐军游骑看到联军大军出营,立刻撤退逃之夭夭。

等唐军走了起床的士兵只能再次回去睡觉,等再回到床上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四更天了,睡了还没一会又被叫了起来吃饭喂马。

联军整军出发,只不过在调配攻城器械的时候,达乌德将大量的攻城器械留给了自己,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主攻,需要使用大量的器械,把攻城器械分给其他两组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

达乌德的这一决定没有错,但是却让其他两组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他们认为达乌德如此做是让他们填坑的,特别是火寻、戍地、史国路上三国将领就开始商量怎么偷懒了。

天还没亮张富贵就领了一个身穿甲胄的唐军队正来见李倓。

来的唐军年纪三十来岁身高差不多快七尺,国字脸,将军眉、鼻阔口大,目带精光,步履沉稳带风。

李倓忍不住说道:“虎将也!”

“韩靖武拜见大都督!”

唐军见到李倓躬身行了一礼。

李倓说道:“籍贯哪里?”

“回都督!卑职洛阳登封县人”

李倓一愣随即笑了笑说道:“何故来到碎叶?”

韩靖武脸色微微一红说道:“本是县中衙役,同人起了争执用力过猛伤了人性命,本来要处以极刑,遇上圣天子废除极刑,被充军陇右不得赦免,后来就跟着来了碎叶城。”

李倓笑了笑说道:“斗殴非坑蒙拐骗,偷盗抢劫,无关人品,本郡王在长安也常与人起争执,你可识的字?”

“读过私塾!只是读的不精!”

李倓说道:“我一直没有侍卫营,以前都是张军使担任我的侍卫,张军使升任军使以后,我想建一个侍卫营!张军使向我推荐你!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担任我的亲军校尉?”

项靖武一听大喜连忙说道:“卑职愿意!”

“那好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亲军校尉!你带你的下属算我的侍卫营的班底。”

“谢大都督!”

“我看你步履稳健,行走带风,可有武艺?”

“学的家传棍法。”

李倓知道能用棍的武将必然是力大的武将,棍乃百兵之祖,在古代属于重型武器,其他轻型兵器都是有锋刃杀人,而棍既是长兵器又是重型兵器,伤敌全靠力量,只要被棍击中不死也是残废,什么甲胄都没用。

锤作为百兵之猛正史中有记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张良刺杀秦始皇的无名氏,还有一个是南宋的岳云。

李倓对于张富贵推荐的韩靖武很是满意,接着问道:“可有趁手兵器?”

韩靖武说道:“我用枪!”

李倓笑了笑说道:“枪怎么行!不称手!我今天送你一把称手的兵器。”

李倓说着去了里间,不一会手拿着一根九尺(唐尺约2.7米)熟铜棍走了出来。

李倓将熟铜棍递到韩靖武面前说道:“试试称不称手!”

韩靖武想推辞,但是当李倓把熟铜棍递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情不自禁的就接住了。熟铜棍入手他就有些爱不释手,不管是重量和长度都是恰到好处,这把兵器好像就是天生为他而造的。

张富贵看韩靖武接了熟铜棍,只顾着在哪里打量,连忙提醒道:“大个子!还不赶紧谢谢都督!”

韩靖武一听连忙双臂捧着熟铜棍,弯腰躬身说道:“卑职谢都督赐棍!”

李倓笑了笑说道:“无妨!你可去院中试试。”

“卑职遵命!”

其实这根熟铜棍是李倓给自己准备的,整根百炼熟铜棍重四十斤,用百炼钢、铜以及锰、铬锻造而成,内韧外坚陷阵杀敌必备兵器,就这一根棍子花费了李倓两千多贯。

韩靖武拿着熟铜棍出了正堂来到园中,然后就舞了起来。四十多斤的熟铜棍在韩靖武手中和一根木棍差不多,劈、崩、抡、扫、缠、绕、绞、云、拦、点、拨、挑、撩、挂、戳等动作行云流水,其威势比之木棍更猛。

李倓看了一会发现韩靖武棍法同少林棍法几乎完全同出一路。因为李倓前世就练过少林棍法,所以一看就看出了其中门道。

看来他确实是洛阳登封县人士,不然他也不可能打出如此娴熟的少林棍法。

武术主要的目的就是训练人的身体的灵活度、协调能力以及反应速度,真正得搏杀还是靠的力量,什么技巧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不堪一击。

韩靖武打完一套脸不红气不喘。

李倓忍不住赞道:“好武艺!”

韩靖武连忙说道:“谢都督赞誉!”

就在这时听到城外传来号角声。

“呜……呜……呜……”

“张富贵!”

“末将在!”

“通知刘四郎集合军队上城头!”

“末将遵命!”

张富贵走后李倓看向韩靖武说道:“集合你的士兵,都督府外面等我!”

“卑职遵命!”

李倓等韩靖武离开后立刻回了屋里,然后回到里间。

“青莲给我穿甲!”

青莲有些抱怨的说道:“主子!你不是说只上一次城头吗?”

李倓“嘿嘿”一笑说道:“是呀!昨天我就上了一次城头!”

“骗子!”

李倓说道:“我那是骗苏长史的!又没骗你!”

“郡王妃说主子油嘴滑舌一点没错!”

李倓等青莲说完,趁着青莲不注意就在青莲嘴上亲了一口说道:“好了!穿甲吧!”

青莲小脸微微一红说道:“好!”

李倓带着韩靖武赶到甬道时,苏日荣、杨慎矜、刘四郎和张富贵,碎叶城能排上号的人都来了。

“都督!”

“情况如何?”

刘四郎说道:“敌人三面围城!”

“安排的如何了?”

“每个方向一千军士,五百人应战五百人做预备队。”

碎叶城城墙长6里(3000米)平均五米一个士兵,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密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碎叶城并没有征调百姓上城头守城,所以人员是有点少的。

李倓站在城头看到远处的联军在战鼓声中,一鼓十步压着鼓点踏着整齐的步伐前进,军阵中缓缓移动的大型攻城器械犹如移动的小型堡垒,军阵外侧的游骑兵在军阵四周来回奔跑警戒、传递军令,整个联军犹如涌动的洪流向着碎叶城徐徐而来。

李倓看今天联军的动静恐怕要动真格的了,恐怕要重新部署了。

“刘四郎!”

“末将在!”

“从预备队里面抽调三百人上城头,剩余六百人作为骑兵待命,然后调昨天守城的将士做预备队在城内待命。”

“遵命!我立刻去办!”

李倓转头对杨慎矜说道:“抽调商队护卫队三千辅兵,协助守城将士操控器械!”

“臣遵命!”

碎叶城护卫队都是筛选掉的比较弱的士兵,平时参与物资押运护卫或者军事训练,战时作为辅兵参战,因为碎叶城商队太多,碎叶城的护卫队差不多有三万多人,只碎叶城就有一万多辅兵。

李倓随后转向苏日荣说道:“城内秩序和辎重的输送就靠苏长史了!”

“都督放心!我会安排好一切!”

“还有给韩素送信个信让他在外围注意一下战场情况,只要敌人出现破绽,可随时进攻”

“属下遵命!”

等众人离去李倓看向远处正在缓慢逼近的大联军,终于在距离碎叶城二里地(1000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李倓看到联军停了下来,下令到:“来人!把三弓床弩架上!联军太靠前了,让他们向后挪挪窝。”

根据宋史·魏丕传》记:“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这是古代射远武器所达到的射程最高纪录之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pS1:古代守城经常看到城内有守军几千就可以守住几万大军的进攻,主要是守城者不敢说自己驱赶百姓上城头守城,都说是百姓自愿上城头守城,并且用敌人会屠城吓唬老百姓,煞笔也知道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是自掘坟墓。

除非是外族入侵才有可能杀老百姓,只有外族入侵的时候老百姓才会自愿上城头守城,因为外族入侵确实会屠城,即便不屠城也会抢东西,人口是最大的财富,很多时候外族都是把人抓回去做奴隶。所以从老百姓角度出发绝对是不能让外族破城的。

内战之所以造成屠城的原因是城破以后被守城者裹挟的老百姓认为攻城者会杀人放火抢东西,然后继续抵抗。

历史上谁屠城最多?项羽最多!项羽遇到刘邦、萧何、张良、陈平,这群人他不屠城才奇怪了,老百姓都被他们忽悠的晕头转向的。舆论战不是现在才有自古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