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钊有点慌!不知道圣人大半夜召见自己所为何事,他现在最怕的是白天的事。
今天咸宁太守赵丰璋列李林甫二十大罪上言状告李林甫,没想到状纸落到了李林甫手里。李林甫没有上报李隆基,直接让御史台拿了赵丰璋,并且不审不问以妖言惑众为由竟然将赵丰璋活活打死,一个四品朝廷命官就这么直接没了。
杨钊不知道是李隆基授意的还是李林甫动用的私刑。杨钊最怕是李隆基授意的,因为是他私底下怂恿着赵丰璋搞事,但是如果不是圣人授意的就另当别论了。
杨钊进了大殿没有看到李隆基,就在他疑惑的时候李隆基从黑影中走了出来。
也不知道是李隆基的行为吓着这杨钊了,还是杨钊走路慌张摔倒了。
杨钊“噗通”一声跪在了大殿上,杨钊脑子也算灵活于是趁机说道:“臣杨钊拜见陛下!”
李隆基微微笑了笑说道:“杨钊何须如此大礼?赶紧起来吧!”
杨钊一脸尴尬连忙说道:“臣谢陛下!”
李隆基坐下后,杨钊站在李隆基不远处。
“赵丰璋的事你知道吗?”
杨钊一听大惊,他还以为是李隆基知道了他怂恿之事。
“臣……臣知罪!”
杨钊吓得连忙跪下。
李隆基沉声道:“起来!我又没说你有罪,你怎么又跪下了!”
“啊?……”
杨钊不明白李隆基什么意思,难道自己想错了吗?
李隆基沉声道:“啊什么啊?你是御史中丞!李林甫如此行事,你为何不从中阻拦?”
杨钊听到这里惊出一身冷汗,自己差点不打自招了。
杨钊从李隆基的话音听出来了,白天的事并不是李隆基授意,那么就是李林甫动用的私刑了,而这私刑已经惹到了李隆基。
圣人杀人还要名正言顺,李林甫竟然敢越过圣人私刑杖毙朝廷大员,你这不是找死节奏吗?
杨钊瞬间心情大好,同时嘴也变利索了。
“陛下!臣当时不在现场,臣也是后来得知的,不过李相此时做的事确实不妥。”
“哼!不是不妥!是欺君罔上!”
李隆基阴着脸。
杨钊一看觉得自己需要再加点柴。
“李相一直以来独断专横,长此以往,群臣恐怕无人再敢上言了。”
李隆基听杨钊说完从坐榻上起来,来回走了几步说道:“你是御史中丞有监督百官、典正法度之责,你要履行你的职责明白吗?”
杨钊一听大喜,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反转,竟然歪打正着。
“臣明白!”
杨钊出了兴庆宫就连夜去找吉温,然后从吉温那里得到了李林甫心腹萧炅的把柄。
萧炅为河南尹时犯了罪,于是御史台就派吉温前往审讯,当时是李林甫出面让吉温免了萧炅的罪。
杨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第二天就上奏折弹劾萧炅,李隆基接了弹劾奏折,立刻就让杨钊着手调查。
事实摆在那里,萧炅不但有旧案而且还挖出了萧炅的贪污案,李隆基直接下旨将刑部尚书萧炅贬为汝阴太守。
当李林甫得知消息时都蒙了,不过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了糊涂,杖杀咸阳太守赵丰璋已经犯忌讳了。
李林甫知道自己一时糊涂犯了忌讳,更不能再出面保萧炅了,只能听之任之了。
金凤楼。
达奚盈盈正在整理收集来的各种信息,突然传来了“嘟嘟嘟”三声敲门声。
达奚盈盈放下手里文书说道:“进来!”
明珠进了屋躬身一礼说道:“孺人!”
达奚盈盈一惊说道:“你叫我什么?”
明珠笑了笑说道:“主人临走时说了,你就是建宁郡王府孺人,建宁郡王府上上下下都要听你的。”
达奚盈盈眼中眼泪直打转,既惊喜又是懊悔不已。
达奚盈盈调整了一下情绪说道:“什么事?”
“宫里传来两条消息,一条是咸宁太守赵丰璋被李林甫杖毙,另外一条是杨钊弹劾刑部尚书萧炅,萧炅坐罪贬为汝阴太守。”
明珠说着将文书递给了达奚盈盈。
达奚盈盈接过文书说道:“你等一下!我整理完你把消息传给郡王!”
“婢子遵命!”
达奚盈盈边整理信息边问道:“你和青莲是姊妹吧?”
“是的!”
“你们进郡王府多久了?”
“我五岁就进郡王府了,有十多年了!”
达奚盈盈一愣:“啊?”
明珠笑了笑说道:“父母是高丽人,因为打仗成了奴隶,后来父母死了,主人和郡王妃在奴隶市场看我们两个太可怜,就把我们两个买了回来。”
达奚盈盈苦笑了一下说道:“你们两个真幸运。”
碎叶城。
去年李倓将骨啜送去长安后,突骑施王庭就空了下来,然后杨悦来了碎叶以后,两个人就搬进了王庭居住。
说是王庭规模也就和在长安的郡王府规模差不多,不过内部的设计挺不错,参照的是江南园林,不得不说这个骨啜是真的仰慕中原文化。
李倓此时此刻正在看着长安送来的消息。
第一条消息是:朔方节度使张齐丘于中受降城(包头市敖陶窑子)西北五百馀里木刺山筑横塞军,以振远军使郑人郭子仪为横塞军使。
李倓直接把这条消息给过滤掉了。
第二条消息是:咸宁太守赵奉璋告李林甫罪二十馀条;状未达,林甫知之,讽御史逮捕,以为妖言,杖杀之。
李倓看到这条消息就不淡定了,他不明白李林甫竟然会犯这样的弱智错误,你这是想做董卓吗?你这是触了帝王的逆鳞呀!
第三消息内容是:刑部尚书、京兆尹萧炅被杨钊弹劾,坐赃贬汝阴太守。
李倓看到这条消息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李林甫确实惹怒了李隆基。
萧炅可是李林甫心腹中的心腹,萧炅被贬说明李隆基已经介入了,李林甫已经无能为力了。
李倓对于李林甫和杨钊的火拼根本不在意,反正没有李林甫和杨钊内斗,也有其他人内斗,权力游戏不都是这样吗?
第四条消息:圣人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帅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东兵,凡六万三千,攻吐蕃石堡城。裨将高秀岩、张守瑜,二人三日破之,俘石堡城守将吐蕃铁刃悉诺罗等四百人。
李倓看完第四条消息叹了一口气,因为王忠嗣马上就要郁结而死了。
王忠嗣在哥舒翰拿下石堡城以后郁结而死,至于到底什么原因没有人知道了。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过下去,而李倓自己需要面对的事情还有很多。
第六条消息对于李倓来说比其他任何消息都重要,信息的内容是:李林甫奏停折冲府上下鱼书。
字不多但是信息却很重要,大唐强盛的基础均田制和府兵制彻底结束,从此大唐开始走下坡路。
“青莲!”
李倓边整理信件,边对着正堂里间喊青莲。
青莲从里间出来。
“主人!”
李倓把信件交给青莲说道:“你给长安回个消息!让他们多注意点河北的消息。”
“婢子明白!”
李倓又想了想说道:“昭武九姓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有?”
青莲说道:“我们还没有收买到人员,消息不多,不过石国最近频繁出使各国。”
李倓笑了笑说道:“好的知道了!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迟早的事情,你让张富贵去把苏日荣和韩素叫来。”
“婢子遵命!”
碎叶城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呈现出一番繁荣的景象,特别是碎叶新政的实施让大量的人口涌入波斯都督府。
由于人太多碎叶城和弓月城已经住不下,于是李倓在凯明新筑一城,取名凯明城。
按李倓设想,弓月城处在伊犁河谷,土地肥沃、河流众多以农业发展为主。碎叶城扁西正好卡在丝绸之路的节点上,以东西方商业贸易为主。而楚河边上的凯明以手工业,制造业为主,这样把城市功能细化各自有各自的侧重点,不然胡子眉毛一把抓只会让事情乱糟糟。
碎叶城这边日进斗金,一片欣欣向荣,但是昭武九姓就苦多了。
一方面李倓把持了东西方的商道,完全掌握了商品的定价权,让一直做大唐和大食贸易的昭武九姓利润大幅度缩水。但是他们又不敢和李倓闹掰,因为这生意他们不做还有别人做。
根据他们得知的消息,碎叶城成立了一个对外贸易司,而这个司的副司使是白衣大食人阿凡提,这个阿凡提他们都清楚一直做的是君士但丁堡的生意,如果自己不做了大食的生意,这个阿凡提肯定接手他们的生意。
而李倓这边也没把事情做绝,多多少少从指头缝里面漏了一些给他们,去大食的商品还需要他们转手,况且细火慢炖才是上上之策。
至于大唐境内的贸易李倓也有但是不多,大部分让给了安西,毕竟自己需要安西这些将领给自己出力,让他们得了利益自然跑的就比较快。
以上都还好,但是真正让昭武九姓坐不住的是李倓的碎叶新政。
碎叶新政一出,昭武九姓人口大量流失,穷人全都跑碎叶去了,其中受到伤害最大就是石国,因为石国距离碎叶城太近了。
石国没办法只能找其他国家商议准备将李倓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