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周第一纨绔 > 第135章 代办好事得给钱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代办好事得给钱啊!

此次灾民的人数之巨,让李自成和陈居正二人都为之瞠目结舌。

三十万的灾民!

比往年一二十万都要多!

别看只是增加了十万人数,那可是十万张吃饭的嘴啊。

“此数量……微臣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办法。”

“或只能看国库存粮,能救多少是多少。”

李自成叹息,国库本就空虚,在入冬之前,李自成就大力屯了一波粮食,备以过冬使用。

其中大部分粮食也是为了防备大江南北的灾民来京城避灾时,所准备的。

但预估计,自家屯的粮食也不过几百人过冬口粮,算到这三十万灾民手里,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臣……想将国库中的粮草放出,而后让这三十万灾民南下……”

陈居正则换了个思路,让这群灾民往南方而去,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就算京师之中粮草再多,寒潮一来,这群灾民冻死的可能性很大。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让他们南下活命,只消把粮草发配给他们便还有机会。

陈茂站在一旁,这自己老爹和太师李自成出谋划策,有些无奈。

那么多老人妇孺孩童,他们的行动能力不强,留在京城附近闹事是迟早的,而往南方的路途中还很崎岖,一路艰难万险,比冻死的概率还大不少。

这两个方案都不可行。

隐患都很巨大。

所以如果陈茂在此决策,都会否决了二人的想法。

大周皇自然也不傻,这两个方案都没有多少可取的地方。

国库空虚,估计就算灾民没造反,怕守城的将士没了粮草也要罢工。

“朕已命人紧急从江南调拨粮草,但是这三十万余灾民一旦造成暴乱,就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大周皇脸色阴沉,三十万大军的粮草他都能拿得出来,可是这三十万灾民的粮草竟成了他的心病!

“若不是犒劳北疆守将们的功劳,朕派出了诸多粮草,岂会遇到这种问题?”

大周皇自怨自艾,他还是太小瞧此次灾民入京的人数了。

“较之往年,灾民人数确实翻倍,这等属实意外。”

李自成虽也有救人之心,可这时候他不会当个带头冲锋的,而是先撇清责任:“户部侍郎卓俊宇监管不力,应当处置。”

“处置往后,先处理好这些灾民再说。”

大周皇一抬手,不让李自成再追究臣子之责,而是开口道:“朕要解决麻烦,而不是让你们推诿责任。”

“可陛下,灾民众多,臣等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李自成已然决定放弃挣扎,说道:“望陛下能够让京师外的军队出马,驱赶这群灾民。”

三十万人,已经超出了京城现在的承受范围,从江南调拨粮草,赶过来最起码也要半个多月,这些灾民怕是已经开始动乱了。

“陛下,灾民都是您的子民,臣可助陛下分忧解难,臣这里可以保证四万灾民的生存。”

眼瞅着大周皇也有点想要放弃挣扎,准备派兵将这些灾民驱赶,陈茂站了出来。

李自成瞳孔一缩,听到陈茂的话顿时觉得这陈茂真是狂妄!

“陈镇抚,望你不要乱说,这是四万人,而不是四万只蚂蚁!”

李自成冷哼一声,让陈茂别擅作主张。

陈居正亦是震惊,自家憨儿怎敢说这种话!正如李自成所言,这是四万灾民啊,而不是四万只蚂蚁那么简单,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嘴,需要吃饭的,需要住的地方!

陈居正走到陈茂身边,扯着陈茂的袖子,低声说道:“茂儿,不要胡说八道!”

哪知道陈茂却是很有底气的说道:“四万人而已,我还是有办法的。”

“四万人,可惜你不能解决四十万啊。”

大周皇内心苦笑,虽说对陈茂能解决四万灾民的行为感动,可奈何还有二十多万人没有办法解决。

国库此时尚能支撑十余万人过冬的口粮,再多便撑不住了。

但大周皇担心的是这三十万人住的地方。

“既然陈爱卿有办法,不妨说说你是如何解决四万人的。”

大周皇忽然问道。

陈茂低头恭敬的回答道:“陛下,城外的龙岗坡现在已建设了不少房舍,可容纳上万人居住,如果灾民挤一挤的话,四万人不成问题。”

“龙岗坡?爱卿说的可是那附近的矿场?”

“没错,怀仁煤的矿场就在此处不远,而且这些灾民还能依靠挖煤采矿赚到一份收入,不会因此失去生计。”

陈茂说的意思很清楚,矿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很大的,而且接下来灾民增加,煤矿的消耗自然是巨大的,这样整个经济循环就能够很好的运转起来。

国库的钱买煤,分完的钱回到大周皇手里,而后再加上免费的住宿地,整个龙岗坡的发展就起来了。

“有意思,很有意思!”

大周皇眼前突然一亮,没想到陈茂竟能想到将灾民安置在龙岗坡附近,减缓了人口的压力。

“既然你这么说,为何不能多建设一些房舍,这样能够安置更多人,岂不更好?”

大周皇诧异的问道。

这个问题,陈茂是想过,但被他给否决了,一旦自己名下的土地中出现了众多人口,就可能会产生很多不利自己的因素。

因此他才一开始只说一两万人,就是为了避嫌。

但听到太师的言论之后,陈茂决定还是铤而走险,如果将这群劳动力都给赶走,那这煤矿的产能就无法提高。

还要花更多的钱来买奴隶,非常不划算。

成本增长,利润减少。

这对陈茂来说,就是极大的损伤!

“陛下,微臣能力有限,这收留四万人已是极限,若在增加,虽说能容下,但吃喝就成了大问题,陛下可有政策扶持一下微臣?”

陈茂一摊手,意思很明白,他没那么多钱养那么多灾民,他又不是土财主,这些灾民吃喝的钱都是从怀仁煤中赚到的,为了这拯救灾民的行动,陈茂可是付出了不少,大周皇作为怀仁煤的大股东之一,这钱嘛肯定也要找他索取一些的。

“这怀仁煤好啊,就是为了胸怀仁义。”

大周皇点了点头,看到陈茂可怜巴巴的眼神,选择了把目光看向了李自成和陈居正。

“太师,陈爱卿此番行为让朕颇为感动,你觉得呢?”

听到大周皇询问自己,李自成头皮发麻。

这皮球是踢到自己身上来了。

“臣以为……陈镇抚做事仁义高德,实乃吾等楷模,应当大力弘扬,多加赞赏。”

“是啊,确实应该如此。”

大周皇点头,很认可这种赏赐。

陈茂看到大周皇如此推诿,表情麻木的看着大周皇。

感受到陈茂刺目的怨念,大周皇脸色不变,又问向陈居正道:“太傅,你觉得呢?”

“臣……”

陈居正没想到大周皇竟然还朝自己发问,再看看自己儿子可怜巴巴的样子。

这似乎是一道送子题?

思绪良久,陈居正还是说道:“既黄龙岗可容纳如此多人,陈茂功劳不小,臣以为可多弘扬,与众大臣们共同激励,共同分担陛下之忧。”

嗯,要死一起死。

陈居正已然是要把整个朝中大臣一起拉下水,既然大周皇不愿意给钱鼓励,那就让大臣们一起捐款捐物。

“不错,这法子尚可,明日上朝之后,希望大臣们能够踊跃主动。”

大周皇点点头,没有立即召集大臣们入宫,而是给他们一点时间。

这一点时间,不是让他们松一口气,而是让他们赶紧准备钱财,有钱的捐钱,有粮的捐粮,一个也不能少!

陈茂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的老爹,真特娘的人才啊。

这么多大臣,凑个几万人的口粮钱应该是没问题了,但话又说过来,自己这便宜老爹,不怕被这群大臣给围殴死?

“臣,遵命。”

大周皇已然是感觉解决了近十万灾民的吃喝问题,心中淤堵的情绪好了很多。

但剩下的二十万灾民,还是需要银子和粮食来解决。

还是颇有些难度的,这时候大周皇的目光再次看向陈茂。

陈茂下意识的低下头去,这玩意儿不给钱就算了,刚计划好要敲诈朝中大臣,咋又把那贪婪的目光看向自己?

陈茂觉得今天就不应该来这里大放厥词,老老实实的收留一些灾民好像更稳妥一点。

实际上,若陈茂不告诉大周皇黄龙岗的黄塘村可以收留灾民的话,他偷偷收留就会引起大周皇的重视,最终可能会造成大周皇的猜疑,后果不堪设想。

但今日说开了,大周皇自然理解,便不会多想,而且事迹还会得到歌颂。

大周皇缓缓开口,想从陈茂的脑袋里再弄一些方法和路子来:“陈爱卿,你是否还有好办法,让这剩下的灾民……”

咣当一声,养心殿外闯进来一名太监,只见他额头尽是汗水,一看就是一路奔波没有停息赶到这里。

只见他带着焦急的神色,气喘吁吁道:“陛下,陛下,大事不好,城外灾民开始冲撞外城的民宅,外面全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