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周第一纨绔 > 第30章 缓兵之计?软骨头的做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章 缓兵之计?软骨头的做法!

“臣妾一开始也不相信呢,可是确实如此,不信问问小蒋子,就知道了。”

萧淑妃说着就唤来了蒋仁德。

蒋仁德在听到被传唤,屁颠屁颠的就进来了。

磕头一拜后,听到赵麟是问鹤云楼菜品后,他便娓娓道来。

“如你所说,这陈茂真的是好本事。”

赵麟听完蒋仁德的话后,点头称赞。

之前去怀王府吃到陈茂的菜品就觉得其中佳肴美味世间罕有,没想到这些菜品竟然真是陈茂之手。

“陛下,后续几日鹤云楼还会不断上新菜,而且样样不同。”

蒋仁德见大周皇龙颜大悦,趁机开口。

赵麟下意识的就点头道:“那朕这几日便好好的品尝品尝。”

听到这一句话,萧淑妃心花怒放,这几日的缠绵已经让她弥足珍贵,蒋仁德的一席话更是把赵麟后面几日的行程死死绑在了她这里,这怎能让她不心潮澎湃呢?

蒋仁德也是开心,他本就是伺候萧淑妃的下人,陛下能够恩宠萧淑妃,他蒋仁德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起来。

“陛下,李太师求见。”

两方欢喜之际,一个太监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让李太师在御书房等候,朕很快就到。”

“是,陛下。”

……

御书房。

待赵麟来到之后,一位身材干瘦,眼睛异常明亮的中年男子立马看来。

他,就是当朝三公之一,太师李自成!

在其身后还有三名文职官员,亦是当朝!

“拜见,陛下。”

李自成等人行了一礼。

赵麟也没多说,挥手让其坐下。

坐到龙椅之上,赵麟看向这四人,随后对李自成问道:“太师,今日所为何事?”

“正是为陛下所言,以战养战而来。”

“哦,你们已经协商好了?”

“没有,臣觉得这方法不可行。”

一听李自成反驳了之前的提议,令他十分诧异。

“以战养战,反客为主是为妙法,然施行起来十分麻烦,容易产生内乱,臣不建议实行。”

李自成一言,话语中带着不可置疑的语气。

“臣等也认为不可行,还不如与匈奴谈和,再蓄积兵力与其一战!”

兵部尚书林远亦是谏言,其余几人点头称是。

“谈和?又要分多少金银珠宝,多少人口牛羊,还要朕送上几位公主?”

砰的一声,赵麟的拳头重重的打在了龙椅上。

几位大臣登时下跪,道:“请陛下息怒。”

李太师则是面不改色的说道:“陛下,谈和只需少数付出就可以换来太平数年,臣以为积攒一些机会,比这种接连冲突更有效,能让子民少受侵害之苦啊。”

“臣附议。”

“少受侵害之苦?边疆连年战事,太上祖就一直求和,才导致原本几万人的匈奴变成了几十万,你在囤积实力,别人又何尝不是!”

脑袋里嗡嗡作响,大周皇赵麟怒火冲天!

这还是自己手下的名臣首辅吗,为何这么胆怯!

可他又不能独断一法!

大周朝的规矩,皇帝下一些重要军命都得到支持,如果妄动,很容易引发朝内混乱,动荡!

“好好好,尔等既然不愿意,那朕就让守疆的将士们再等两年。”

唉声一叹,赵麟深知其中利害。

“回禀陛下,国库吃紧,边疆的军资粮草要减少九成。”

这时,李太师又语出惊人。

军资减少九成?

那就是十万大军的粮草只能给一万人吃食,剩下的九万自生自灭的意思!

“近几年来国泰安康,风调雨顺,怎么就国库吃紧了?”

赵麟一瞪眼,顿时不敢相信自己煌煌盛世,竟然连士兵都要养不起了。

李太师苦涩一笑,说道:“陛下,最近几年风调雨顺确实税收不少,可因为要兴建驿站、开水路花费较高,所以……”

“修几条水路,就花费较高?”

虽说想要富就修路是大周的传统美德,然而能修路修到国库空虚,这就让大周皇帝不可思议了。

“臣仔细对过账,除了一些地方的赈灾费用,国库修路这半年来就花费五十万两白银!”

大周一年的赋税也就不过百万两而已,这仅仅修缮几条路就花费了一半,实在是令人咂舌!

“那现在国库内还有多少银两?”

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赵麟感觉自己快爆炸了!

“不足十万两白银,距离下次捐税还有半年之久。”李太师犹犹豫豫,说出了国库的数额。

“你说什么!具体多少?”

砰,又是一声重重的敲击声,赵麟惊呆了。

“剩余八万七千两。”

李太师念出数字,震惊全场。

“怎么可能就剩这么点银子了!”

有臣小声议论,而赵麟更是内心吃惊。

“给我查修路这一块的账目,朕不相信会花费如此之巨!”

“是,陛下。”

快速派人去查修路账目,李太师静静地看着赵麟,等待他的决议。

“这军费还缺多少钱,才能够维系整个边疆士兵们的开支。”

赵麟开口,问道。

“此次国库只能支出一万两用于军费,而边疆三十万大军,最起码也需要十万两才够。”李太师盘算了一番,而后给出了这么一个数字。

“十万两,薛凉,你从朕的内帑里拿……”

“陛下,您的内帑也不足以支撑这么多钱。”

正在这时,赵麟身边的太监总管薛凉小声说道。

“这……”

赵麟脑袋更疼了,堂堂大周皇帝,此刻竟穷的连边疆军费都拿不出来,要是外人知道了,岂不是在闹笑话?

“这即将入秋,冬季将至,若是军费无法快速调拨,就只能让一部分将士遣散,这样守城力量空虚,恐发生纷争,臣建议还是与匈奴谈和,缓兵之计为上啊。”

李太师苦口婆心,力争以谈和。

可……赵麟不愿意!

“尔等先下去,朕思考一下。”

挥手就要赶走李太师等人。

几位大臣见状,皆是四目相望,李太师则是摇摇头,起身离开了御书房。

赵麟坐在龙椅上,脑海里浮现种种过往,在别人眼里大周盛世,然而在他这个皇帝眼里,大周已遍布蚁穴,漏洞百出!

难道就此没了办法,真就要走上代太祖的法子,去跟匈奴谈和?

他不愿!他赵麟不是软骨头!

忽的,他脑海里冒出一人身影,他眼睛一亮,对太监总管薛凉说道:“把陈太傅之子陈茂召进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