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17章 锦鲤福女关我什么事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锦鲤福女关我什么事17

崔万娘愣了一瞬,然后猛扑过去,上下摩挲着武大牛,嚎啕大哭:“是人,是人,是活着的啊.......”

武大牛任由崔万娘捶打,眼泪也跟瀑布似的,还抬手把俩孩子也招过来搂住,武建安哭得也很痛,正值变声期的公鸭嗓子嘎嘎的。

长安以为自己哭不出来,结果被武大牛搂住后,也情不自禁的哭出了声。

一家人的哭喊声,传到了院外,也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

武大牛回来啦,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村子,整个村子能走路的,几乎全都挤进了这个小院。

武大牛:“我们被带到军营后,没几日就被打散了重编,咱们村的一百来人,也被拆到了各个营里,这些年跟着四处打仗,我也不知道情况都咋样了。”

“但是听王府的管事说,已经在统计各地士兵的情况了,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元老太挤到前面:“那你咋回来了?”

武大牛:“我体格比较大,所以被选去当护卫了,不跟着大军出征了,这次是上官体恤,让我从金陵过来探亲。”

不等众人再说什么,武大牛就撩起了袖子,把左胳膊上的坑给大家看,“我也不是白回来的,废了一条胳膊,是王府心善,还愿意养着我这个废人,以后哪怕只看看院子,扫扫树叶,也有一口饭吃。”

外面打成啥样,村里都一派平静,很多人都没见过血,更别提直面武大牛至今还渗着血的胳膊了,又听着崔万娘悲戚的哭声,所以一时都没说话了。

等送走了村里人,关上了家门,武大牛才说了实话。

武大牛:“当初我们挖完沟渠后,本来就该回来的,结果又说让去运粮食,结果半路上就出事了。”

“当时整个队伍一千来人,都被拴着掳走了,咱们村里的人,本来能跑出来的,结果桩子那个糊涂蛋,不好好藏在草丛里,非要去逮鸡,当场就被射死了,咱们剩下的人也都没跑成。”

崔万娘恨恨道:“这个失心疯的,死了活该!”

武大牛:“我不跟着军营走,是隶属于王府护卫编制的,这次也是随着世子南下来迎燕王回去。”

“我们先到的金陵,世子知道我是淮安人士,就特意准我先回来带上家小,然后再跟着大军一起北上。”

战事已毕,胜负已分,当初他们是“叛军”,不敢给家里捎信,可如今却都是沾上小小从龙之功的人了,也敢回原籍探亲了。

其实也是武大牛打了个时间差,村里其余人还没回来,他就能带着家小离开了,去的那些人,肯定不可能全都活着回来,到那时,他就算废了一条胳膊,村里人也会觉得凭什么他能活着,自己的家人却死在战场上了。

离家的这几年,武大牛已经习惯,凡事都先往最坏的方向想,这也是他拒绝拿着赏赐银子回来安顿家人,而是要带走的原因,哪怕暂时困顿,也是一家子守在一起。

崔万娘明白这道理,就跟所有人都饿着肚子,你在一旁吧唧嘴那样,是招人恨的行为。

但是也免不了多问上一句:“北上去哪儿?”

武大牛:“当然是回王爷的封地了。”

崔万娘啊了一声,“不是要当皇帝了吗,怎么又回去了?”

武大牛:“咱也不知道到底是为啥,但是金陵城的皇宫都烧了,怎么也要先修修吧。”

崔万娘:“那咱们什么时候动身?”

武大牛:“尽快吧,我虽然现在还是亲卫队的,但只要回去了,就该去上值了,我什么都不知道,总得提前熟悉熟悉,而且,早点过去,事儿还少些。”

崔万娘还沉浸在一家子团聚的激动中,这时也才反应过来,武大牛刚才好像说当上什么官了,然后就问到底是个什么官。

武大牛通俗易懂的解释:“是从七品的典仪,跟咱们县老爷的官一样大。”

至于文官和武官的体系不一样,这就没必要说了,反正也是披上官衣的人了。

崔万娘不知道七品是多大,但一听和县老爷一样,脸上的笑都没停过。

晚上吃过饭后,崔万娘才说:“走之前,你还要不要回去?”

崔万娘的意思,是问武大牛还要不要回他老家,毕竟当年是被恶亲霸占了田地,现在出人头地了,回去耀武扬威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武大牛却拒绝了:“没必要,反正我爹娘的坟也早就迁来了,当初那些族人,能放任我被欺辱,现在也没必要回去,省得再巴上来了。”

武大牛的想就很简单,当初失去双亲时,被族人欺辱,他不得已才一路讨饭找到崔家,在心里早就断了对族人的念想了。

他拼了一条胳膊,才赌来了前程,可不是为了让那些蚂蟥来沾光的,懒得去报复,也只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愿意再见那些人。

他敢说,只要他现在回去,甚至都不用说出口,自会有族老站出来,惩处当初霸占了他家产的那家人,可那又如何呢,他如今也不缺那几亩田地。

与其到时候,让族老们惺惺作态,作恶的人再跪地求饶,把他架到高处,不得不大度的一笑泯恩仇,还不如就这样老死不相往来呢。

武大牛:“当年迁坟的时候,就已经闹得不愉快了,就这样吧,到时候咱们就是一支的,只是得辛苦孩子了。”

单独成一支,族人少,就没法子抱团取暖,也不能守望相助,以后武建安和长安,就会少了同族的帮衬,但往好处想,也没有拖累。

武建安:“爹,我不怕辛苦!”

崔万娘:“那行,家里的东西也好收拾,咱们明天就能出发。”

家里的银子都埋在灶台下,粮食也能拉走,没有家禽,也没有啥家财,穷得能直接赶路。

崔万娘:“要是这样的话,家里的地就给五爷爷种吧,也不要租子了,让他给看着坟就行,咱们一会儿就过去一趟。”

这个五爷爷,是崔万娘亲爷爷的兄弟,当初她们被分出来时,还是这个五爷爷去主持公道,硬要了十几斤的养老粮食。

五爷爷家里的孩子多,所以当年说这里开荒落户给分地,老爷子也就跟着老大搬了过来,如今就住在隔壁村。

武大牛:“你不去.......”

崔万娘:“不去,当初咱们被赶出来时,就说没有我这个人了。你不在家的这几年,也没人来看过我咋过的,他们当没我这个妹子,那我也能当作没他们这样的兄弟。”

夫妻二人都不是张狂之人,但也有同样的思量,心思又果决,坚决不让极品亲戚沾到一点儿光。

武大牛白天当着村里人的面,只说他自己在王府的护卫队当护卫,这话也没作假,他现在的确还没走马上任呢。

做王爷的护卫,村里人都羡慕,就是有心生嫉妒之人,在看到武大牛的左胳膊后,也暂时没了酸言酸语。

所以翌日早晨,武大牛和崔万娘带着儿女,去祭拜了崔奶奶和武大牛的爹娘后,一家人就低调的离了村。

村里人看他们赶着驴车,车上也没多少东西,还以为是去县城赶集呢,打趣说肯定是带了不少钱财回来的。

武大牛也乐得不解释,只说带着婆娘孩子出去逛逛。

武大牛有燕王府的护卫令牌,临来之前世子还着人给开了通行的证明,所以一行人赶路很顺利,徽州离金陵本就不远,没几日他们就到了城外。

武大牛要回营,就把崔万娘娘仨先安顿在了附近镇子里,找了一家便宜又干净的农家小院,先付了一个月的租金,饶是这样,也比在金陵城投宿要便宜多了。

武大牛:“先暂时住在这里,等回北平了,再买个小院。”

说完后,又有些愧疚:“只是,也买不了太好的房子,还是得委屈你们。”

崔万娘铺着被褥,“不委屈,这有啥委屈的,咱们从地里刨食的,成了吃皇粮的,就已经是祖坟冒烟,也是你有本事,再不知足就是贪心了。”

长安把她的花坛子放好,“爹,为啥要去北平买房子啊?咱们不在金陵住?”

武大牛反应过来:“对啊,世子只说是迎王爷回去,可没说不再来啊,那我再去打听打听。”

武大年连夜就回了大营,崔万娘也催着俩孩子赶紧睡,赶明儿了还能一起去逛逛金陵城。

长安还是和崔万娘睡一个屋子,只是分了床,武建安睡在了对面隔出来的小卧室,连日赶路到底是累人,没一会儿屋里就响起了鼾声。

睡至半夜,长安心里一动,“发财,是你吗?”

发财转着圈:“是我!是我!就是我!”

自从当初吞掉元福的那个金手指,发财就一直没出现,长安的身子都养好了,也没等到它回来。

长安:“你还好吧?”

发财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好极了!”

“长安,你知道吗,我居然升级了哎!我再也不是啥也不知道的小废统了!”

长安好奇:“哪儿升级了?有商城了?”

发财:“商城只开了一层,但是,我可以收到小世界的原剧情了!”

说实话,一路走到现在,有空间,也有囤货,长安对商城的渴望,还没有对剧情的好奇多,于是连忙问,“这里的剧情也有吗?”

发财骄傲极了:“有,我念给你听哈。”

“烽烟四起,皇室操戈,一个小小的孤女,却被九五之尊捧在掌心,她感恩迟暮帝王之爱的同时,更知道是对方看重她的福运,所以更无法放下那个冷面俊酷的权臣,是他将她带离小村子,带到权利的中心,又倾注心血辅佐她的儿子,只是,一个太后,一个权臣,注定是无法相守的.......”

长安:“味儿太冲了.......”

旋即又反应过来:“女主不会就是元福吧?”

发财:“怎么不是呢?”

长安:“迟暮的帝王之爱,额滴个神呐,感情还是和朱棣的虐恋情深啊!”

发财纠正:“不是Judy,是朱棠。”

长安:“差不多,哦,怪不得我爹他们被困在山上,原来是剧情杀啊,也是,世子死了,高阳郡王接住这屎盆子,就轮到女主的孩子了。”

“燕王如今都四十多了吧,元福的年纪多大?不过十四五吧?”

发财:“哦,这么一算,也没太离谱,毕竟帝王嘛,年龄老,但权利不老啊,就该配个貌美的宠妃啊。”

说到这儿,才想起来问,“那个元福咋样了?”

长安:“得了失心疯,满村子喊叫谁偷了她的东西,然后被元老太找了神婆,泼了两大盆子鸡血,才消停了几天。”

发财:“居然还活着啊?”

长安:“活着也难受,没了她依赖的金手指,你猜她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发财:“真是祸害遗千年!”

长安:“用不了千年,她没了金手指,做过的孽就会反噬到她自己身上,超不过一个月就会没命的,也不用脏了咱们的手。”

发财:“那我得数着点日子,到时候去看看她的下场。”

身体恢复得很好,没有留下后遗症,武大牛也回来了,一家人也搬了出来,再加上发财的回归,长安觉得这日子可真舒坦,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

神清气爽的起了床,简单吃了饭,崔万娘就带着长安和武建安,搭着驴车去了金陵城。

之前燕王大军围困金陵城,也没有贸然打进去,到底是皇城所在,还有那么多的亲眷故旧,因此只是劝降,坚持围而不攻。

后来燕王妃兄长做内应开城门失败后,燕王于是强令攻城,士兵们的攻城声喊得震天响,金川门的守卫于是开门迎降,燕王才威风凛凛的率军进了城,直奔皇宫。

城虽未攻,但皇宫却被烧毁了,大火被扑灭之后,就传出了建章帝自焚而亡的话。

但还是那句话,就是打成了狗脑子,也是皇家自己的事儿,老百姓还是该干啥干啥,金陵城里的人也只是惶恐了一段时日,如今又开始正常过日子了。

长安看着这座厚朴的都城,和崔万娘一起感慨到底是天子所在,就是格外的气派,当然东西也有些贵。

武大牛把那几年攒的饷银,以及救了世子后领到的赏赐,都给了崔万娘,但后者也舍不得大手大脚,只是买了些布和必用品,又给俩孩子买了点儿零嘴,赶在下午前就回去了。

长安她们从驴车上下来,把东西都搬进小院里,还没来得及关院门,就有个婷婷袅袅的女子站到了门前,言说是来寻武大人的。

崔万娘冷笑:“武大人不在,武大人的婆娘在,你找不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