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缔造科技帝国 > 第54章 智能生产!效率爆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章 智能生产!效率爆表!

翌日清晨,朝阳驱散了薄雾,为这座新兴的工业园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星辰科技\"智慧工厂1.0\"那巨大的、充满现代感的生产车间内,却早已是一片肃穆。

空气似乎比平时更加洁净,灯光也调到了最亮的档位,将地面反射得如同镜面。一尘不染的无尘服、帽子、口罩,将每个人的面容都遮挡了起来,只露出一双双充满期待、紧张或好奇的眼睛。

凌霄、钟世诚、王建国,以及生产、研发、品控等部门的核心骨干,再次聚集在生产线的起点区域。经过一夜的最后准备和检查,所有人的精神都显得有些亢奋,又带着一丝大战前的凝重。

巨大的银白色自动化生产线,如同一条蓄势待发的钢铁巨龙,静静地盘踞在宽阔的车间中央。灵活的六轴机械臂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般静立在各自的岗位上,精密的传感器闪烁着柔和的待机指示灯,光洁的物料传送带反射着顶灯的光芒。

与这条庞大而复杂的生产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车间几乎看不到几个操作工人,只有少数几位穿着同样无尘服、胸前挂着\"技术支持\"或\"设备维护\"标识的技术人员,站在中央控制台或几个关键的节点监控设备前。

这种极度自动化、几乎\"无人化\"的场景,即使昨天已经参观过一次,再次看到,依然让许多来自传统工厂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感到心神激荡,仿佛置身于科幻电影之中。

\"我的天…昨天看还觉得像做梦,今天看更不真实了。\"人群中,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叹。

\"这真的是用来生产电视的?说是在造宇宙飞船我都信!\"

\"你们看那些机械臂的关节,还有那些传感器的精度…这得花多少钱啊?\"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技术!这技术,国内哪家厂能搞出来?怕是国外最先进的工厂也就这样了吧?\"

钟叔站在凌霄身旁,目光复杂地看着眼前这条生产线。作为研发负责人,他深知其中许多环节应用的技术,即使以星辰科技目前展现出的研发实力,也显得过于超前。尤其是整个生产流程的优化和调度逻辑,简直如同鬼斧神工,完全不像是人力能够设计出来的。他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个神秘的\"盘古\"系统,以及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凌总身上那层层叠叠的迷雾。

王建国站在中央控制台前,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他回头看了一眼凌霄,见凌霄向他投来一个鼓励和信任的眼神,点了点头。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控制台上简洁而充满科技感的虚拟按钮界面(这个界面也是\"盘古\"根据人类工程学优化设计的,操作极其便捷直观)。他伸出微微有些颤抖的手指,在凌霄的示意下,按下了那个代表着\"启动\"的绿色虚拟按钮!

嗡——

仿佛沉睡的巨兽被唤醒!

只听见一阵极其轻微但富有韵律感的嗡鸣声响起,伴随着气压传动系统特有的\"嘶嘶\"轻响,整条长达数百米的自动化生产线,瞬间活了过来!

所有设备的指示灯由待机的蓝色齐刷刷地变为运行的绿色!

生产线的起点,机械臂精准地从物料架上抓取第一块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电路板基板,轻柔而稳定地放置在高速传送带上。

随后,如同按下了快进键,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属于工业制造的极致舞蹈开始了!

电路板在传送带上飞速前进,经过高速贴片机时,无数比米粒还小的电子元件被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精准地吸附、放置、焊接在预定的位置上,火花微不可见。

紧接着,屏幕面板被另一组机械臂用真空吸盘轻柔地吸起,经过精确对位后,与电路板完美结合。

各种柔性线缆被灵巧的机械手自动整理、插入对应的接口,卡扣自动扣紧。

散热模块、扬声器单元、信号接收器……一个个零部件如同拥有生命般,被不同的机械臂或专用设备,以惊人的速度和精度安装到位。

最后,经过特殊复合材料制成的、轻薄而坚固的外壳被自动合拢、固定,严丝合缝。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和冗余的动作。不同的工序之间衔接得天衣无缝,物料在智能传送带和机械臂之间高速而有序地流转,仿佛经过了亿万次的排练。

最令人震撼的是,如此高速而复杂的生产过程,噪音却极低!除了设备运行的轻微嗡鸣和气流声,几乎听不到传统工厂那种刺耳的机器轰鸣和金属撞击声。整个车间安静得甚至有些诡异,只有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带来的独特韵律。

站在参观通道上的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完全被眼前这超越时代的景象所征服。

\"太…太快了!\"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忍不住失声叫道,眼睛瞪得溜圆,\"从第一块板子进去,到…到整机出来,这才几分钟?!\"

\"看那个贴片速度!还有那个焊接精度!简直了!\"旁边一个负责工艺的技术员也是满脸的匪夷所思。

\"关键是几乎没人啊!这么长的生产线,我数了数,在线的工人不超过十个!还都是负责监控和维护的!\"一位从国营大厂过来的老车间主任,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被颠覆了,喃喃自语道,“这机械臂的定位精度怕不是到了微米级?!还有这协同动作,没有丝毫干涉,算法太可怕了!”

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令人瞠目结舌的生产数据:

【生产节拍:3分15秒\/台】

【实时良品率:99.98%】

【设备综合利用率:95.7%】

【单位产品能耗:0.8千瓦时】

每一个数字,都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制造业的极限!尤其是那个接近100%的良品率,那位老车间主任看着数据,内心更是翻江倒海:“这……简直是神话!”

王建国紧紧攥着拳头,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感受着生产线稳定而高效的运转,激动得浑身都在微微颤抖。他知道,凌总交给他的那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真的有希望了!甚至可能…超额完成!

钟叔也是看得心潮起伏,他虽然不直接负责生产,但作为技术的源头之一,看到自己的研发成果能以如此高效、完美的方式转化为产品,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同时,他对凌霄这位年轻领导的敬畏之心也愈发深厚。

凌霄站在人群的最前方,表情依旧平静,但眼神深处却闪烁着满意的光芒。

这条生产线,虽然只是他脑海中未来\"智能工厂\"的雏形,并且为了适应当前的技术和供应链水平,做了大量的简化和妥协,但其核心的自动化逻辑、智能调度算法以及关键工序的精密控制,都融入了\"盘古\"AI的智慧和部分来自系统兑换的超前技术。

\"这只是智慧工厂1.0版本,\"凌霄在心中默默想道,\"等以后材料学、能源学、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生产效率还能再提升几个数量级。到那时,才能真正实现按需生产、个性化定制,彻底颠覆现有的工业模式。\"

生产线稳定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第一批(大约几十台)刚刚完成初步组装和自检的\"视界\"电视核心模组(为了便于后续测试,可能并未完全封装外壳),被末端的机械臂自动分拣出来,放置到了待检区域。

早已等候在此的品控部人员立刻上前,推着装载精密仪器的推车,开始对这些\"新鲜出炉\"的样品进行严格的抽检。

由周海涛亲自带队的品控团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他们一丝不苟地按照那套堪称\"变态\"的标准,对样品的尺寸精度、焊接质量、关键元器件参数、电气性能等进行快速而全面的检测。

很快,一份份带着惊叹号的初步检测报告被汇总到了周海涛手中。

他快步走到凌霄和王建国面前,激动得连声音都有些变调:\"凌总!王总!太…太不可思议了!我们抽检了50个核心模组,所有关键指标,100%合格!而且数据一致性高得吓人!误差几乎都在允许范围的千分之一以内!这…这简直是奇迹!\"

\"好!太好了!\"王建国闻言,激动地用力一挥拳头,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自豪。

凌霄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个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但亲耳听到,还是让他感到满意。

他转向身后那些同样激动不已的生产团队成员,提高了声音,语气中充满了鼓励和期许:\"各位!你们亲眼看到了!这就是我们星辰科技的生产力!这就是'智慧工厂'的力量!\"

\"今天试生产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也证明了在座各位的能力和潜力!\"

\"但这只是开始!\"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需要的是持续、稳定、高效、完美的产出!从今天起,生产线将进入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状态!我要求你们尽快熟悉和掌握这套系统,不断优化细节,确保我们能在预定时间内,拿出足够数量、足够完美的'视界',去震撼整个世界!\"

\"是!凌总!\"

\"保证完成任务!\"

团队成员们爆发出震天的响应声!亲眼见证了这条生产线的神威,之前所有的疑虑和压力都化作了无穷的动力和信心!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业!

兴奋的人群逐渐散去,各自奔赴岗位,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量产做最后的冲刺准备。技术人员忙着记录分析试生产数据,管理人员则开始根据实际效率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料排程。

巨大的车间里,那条银白色的自动化生产线并没有停歇,指示灯依旧规律地闪烁着绿光,机械臂继续精准而高效地工作着,将一块块冰冷的元器件,逐渐组装成代表着未来的雏形。

凌霄没有立刻离开。

他走到生产线的中央控制台旁,宽大的屏幕上依旧滚动着各项令人振奋的数据。他伸出手,指尖轻轻触摸着冰凉光滑的操作界面,感受着那份由科技带来的、掌控一切的力量感。

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基础已经打好,引擎已经轰鸣。

接下来,就该迎接那激动人心的、瓜熟蒂落的时刻了。

他的目光,投向生产线的终点——那里,第一台真正完整、完美无瑕的\"视界\",即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