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禁卫军 > 第157章 无法收回的权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禁卫10师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的杀伤敌人,在敌人的反包围形成之前,及时脱身。

包围圈里的绞杀战依然在继续,如火如荼。包围圈外的反包围作战,也越来越激烈,这时就看一线指挥官的临场反应能力了。谁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谁就有可能活到最后。

增援的第二批英法联军已经完全绕开了雷区,并快速前插,意图对禁卫军反包围。禁卫10师也在第一时间阻止,并分出一部分FA-80和FA-64,重点照顾意图反包围的英法联军。FA-42重机枪,更是凭借高射速和足够远的射程,有效阻止了英法联军反包围的进程。

禁卫10师的政委江翻海放下望远镜,扭头问石焰:“还要继续吗?”

“英法联军的第三批增援马上进场,虽然从展开,到接战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不想冒险,不想玩心跳。”石焰坦言道。

“现在就撤退吗?”江翻海再次确认。

“让彭旭东的49团在最外围干扰一下,成不成不重要,又有新客人到场,禁卫10师必须打个招呼。”石焰淡淡地说道。

很快,得到命令的49团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出现在第三批英法联军增援部队正前方,并在第一时间开火,全力输出。

彭旭东团一直没有机会表现,其他三个团都杀疯了,他们团一直在看热闹,下面的几个营长都一肚子怨言。当然,这些怨言一直憋在肚子里,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吐出来。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彭团长的暴脾气可不能轻易引爆。

“继续向前,让这些黄毛洋人尝尝我们的最强火力。”彭旭东再次下令。

49团的火力密度再次提高了一个量级,将英法联军第三批增援部队的前锋打得不断后退,直到大量的后续部队赶到,才堪堪挡住49团迅急如风侵略如火的攻势。

第三批援军的指挥官,到达战场的第一个命令,迅速隔断禁卫军49团与大部队的联系,他们要先吃掉这支禁卫军小部队。

江翻海准确的判断了形势,禁卫军49团很快收到了师部的撤退命令,彭旭东也果断的执行了命令。

不仅是49团在撤退,46、47、48团也在撤退,交替有序,从容不迫,不落下一个人,不丢弃一件武器装备,不给英法联军一丁点机会。

“禁卫军开始撤退了,才两个小时,以目前的战况,再坚持两个小时也没问题,石师长还是太保守了……”腾冲的语气里满是遗憾。

腾冲的话还还没说完,就有另一个冷漠声音插进来:“你走不走,你再不走,我们可没义务保护你们,居然还敢评论我们师长?给你脸了吧?”

“对不住,对不住,马上走,马上走,我也没说什么呀!”腾冲马上道歉。同时他们的简短对话也通过电波传给了收音机前的听众。

“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莫要惊慌,禁卫军只是暂时性的战术撤退,双方兵力悬殊太大,避其锋芒,保存实力才是最正确的。”腾冲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最后说道:“今天的报道暂时先到这里,我们需要随禁卫10师的大部队一起撤离,再见。”转播停止了,开始拆线,装车撤离。

石焰放下望远镜,看了一眼江翻海,然后说道:“我们再到女儿河陪他们玩玩,在阵地战上再和他们掰手腕。”

英法联军在意识到包围无望后,果断放弃了包围,也没再追击,开始收拢部队,抢救伤员。

随着腾冲的一句“再见”,今天的《战场特别报道》也宣告结束了。慈禧太后轻轻点头,随后轻抬了一下手指,李连英立即小心的关掉了飞扬牌收音机。

慈禧太后的目光看向光绪皇帝:“皇帝朝阳回来也有些时日了,朝阳一行,对戈辉和禁卫军有了更多更直观的了解,昨天和今天也听了禁卫军的表现,说说皇帝的看法吧!”

慈禧太后的这一问,其实光绪皇帝已经等候多日了,太后终于出题了,他甚至在心中已经打了多个版本的腹稿。光绪皇帝把目光投向门外,短暂的思索了一下,回过头面向慈禧太后,表情淡定,目光淡定,声音淡定:“儿臣去了八角台基地,参加了葬礼,又去了朝阳,观摩了火力打击演习,参观了禁卫军子弟小学,参观了朝阳陆军讲武堂,还旁听了他们的军事会议,儿臣对禁卫军刮目相看,但在内心中还是不大相信他们能打败列强的正规军,而且还是20万正规军。”

慈禧太后注视着光绪皇帝,他变了,他变得淡定、从容,没有了以前的谨小慎微,没有了以前的犹豫不决,朝阳有什么魔力吗?还是戈辉有什么魔力?如此深刻地改变了光绪?

事实上是光绪看开了,他看淡了朝廷的命运,看淡了自己的生死,朝廷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了,自己的生死还重要吗?当他看破生死之后,对慈禧太后的恐惧也就不存在了,他也不恨慈禧太后了,慈禧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保住朝廷的统治地位,虽然他知道那些努力或者说是挣扎都是徒劳。他和慈禧都是苦命人,都是满清帝国的殉葬者,都将随着朝廷的覆灭而灰飞烟灭,所以才有了他此时的心态。

光绪皇帝轻轻地吐了一口气,然后继续又道:“听了昨天和今天的战况,禁卫军的表现让儿臣震惊,虽然距离最后的胜利还十分遥远,但不知道为什么,越发觉得禁卫军最后能赢下战争。”

“噢?”慈禧太后惊诧:“皇帝这么相信禁卫军?”

光绪犹豫了一下,然后重重地点头:“儿臣也说不明白,突然之间就相信了,而且越来越相信。”

哎……慈禧太后轻叹了一声,小臂轻抬,李连英快步上前,轻轻托起慈禧的小臂,慈禧太后走向仪銮殿门口。抬头看向天空,那是朝廷的天下,是满人的天下,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天下呀!究竟怎样才能守住?

良久,慈禧才转回身,注视着光绪,问道:“如果禁卫军真的打赢了战争,戈辉以后还会听命于朝廷吗?”

这个问题,真心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也不是光绪能回答的,慈禧太后也不相信光绪能回答,首先慈禧自己就已经不相信了。

慈禧又转回身看向仪銮殿门外的天空,良久不语,从她握紧的拳头,和她微微颤抖的后背,光绪读出了悔恨、自责、无奈、懊恼……

“太后,时代变了,您放出的权力可能永远收不回来了,这也不是从戈辉才开始的。”光绪起身,来到慈禧太后身侧,语气中满是无奈。

慈禧太后扭头定定地看向光绪,良久,才开口说道:“说下去”。

光绪轻轻一叹,然后继续道:“太后可还记得同治九年(1870),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校场阅兵时被刺杀一事吗?朝廷大员,校场遇刺身亡,朝野震动,举世皆惊。八个月后,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至此,轰动朝堂的刺马案告一段落。”

“那时没能收回权力,现如今,就更不可能了。相比曾国藩,戈辉更是强出太多太多,从军事,到治政,全面超越,他连英法列强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崩塌在即的朝廷呢!朝廷势微,地方势力崛起,一增一减,这是大势,无法阻止。”光绪说完,不禁轻轻摇头。

“崩...塌...在...即”慈禧太后从牙缝里龇出四个字,冷厉的目光盯着光绪,良久,又长长一叹,扭头看向仪銮殿外的看空,平静地说道:“想我大清从白山黑水间走出来,最终问鼎天下,到现在已经统治这片土地两百几十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祖宗打下的江山,难道真的要在你我手中断送吗?真的山穷水尽了吗?可现如今我们还有归处吗?”

慈禧太后转回身瞪了光绪一眼,缓步前行,回忆道:“当年太平天国为患江南,朝廷危如累卵,无力镇压,只能下放权力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允许他们自行组织人马对抗太平军。我知道这是一剂猛药,也是一剂毒药,我是何尝不知啊!形势比人强,我有得选择吗?”

光绪轻声劝慰道:“现在的湘军也好,淮军也好,楚军也好,都已不复当年,徒有其表,不足为患了。”

“那戈辉的禁卫军呢?”慈禧在椅子上坐定后问道。

“依儿臣之见,戈辉也不足为惧。”光绪淡定地说道。

“噢?”慈禧的眉毛轻挑:“继续说”。

“儿臣朝阳一行,去了八角台、朝阳、观摩了火力打击演习,参观了禁卫军子弟小学,参观了朝阳陆军讲武堂,旁听了他们的军事会议。儿臣认为,戈辉只能是另一个曾国藩,他不会成为曹操,至少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成为曹操。”光绪最后下了十分肯定的结论。

慈禧接过李连英递过来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然后告诉光绪:“继续说。”

光绪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戈辉在大力发展工业,12年免费教育,大力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在朝阳和锦州各有一所大学在建设,还在规划朝阳到锦州港区、到热河、到奉天的铁路,还不忘记和英法列强开战,之后还有日本和俄国等在那里,将来肯定也会和他开战,他的野心里有打不完的仗,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把这些事情都完成需要多少年?十年肯定是不够的,二十年也不一定,所以……”

光绪最后下结论:“至少十几二十年内,我们不用担心戈辉有不臣之心。”

光绪犹豫了一下又道:“十几二十年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慈禧太后默默地点头,轻抬小臂,李连英马上双手托住慈禧的小臂。

“累了,你也下去吧!”慈禧太后轻声送客了。

“儿臣告退。”光绪微微躬身,然后转身走出了仪銮殿。

在夜幕降临前,禁卫10师回到了女儿河阵地,他们要在这里再挡英法联军一天。

英法联军在天黑后到达女儿河,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但做好了随时发起进攻的准备。

英法联军高层在指挥部开会讨论,接下来的进攻应该如何展开。

法国远征军总司令陆军中将鲁菲尔,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陆军中将沃克,以及英法联军各层级的指挥官都分别发表了个人的意见,今天白天的战斗,让他们对禁卫军的战斗力又有了新的认识,似乎禁卫军每天都在刷新着他们的认知。

如何进攻?这个问题摆在英法联军的每一名指挥官面前。

禁卫军是一个十分难啃的骨头,弄不好崩掉几颗牙齿都是正常的。可是这个骨头又是不得不啃的,否则20万人不远万里来这里干什么来了?显然不是来串亲戚,更不是来旅游。

禁卫军有比他们还先进的枪械,有不输他们的火炮,甚至比他们还要精准的操炮技术,士兵比他们还要疯狂,比他们不怕死,比他们敢去死,这仗怎么打?这仗没法打。当然,撤退肯定不在考虑之内。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陆军中将沃克质问大家:“是我们真的不行吗?是我们真的比他们差吗?”

“不”沃克自己回答:“我们不比他们差,我们比他们行,我们有装备精良的海陆军,我们深经百战,我们曾经征服过无数的土地,踏过无数人的鲜血,皮靴上的血迹这辈子都无法擦去,前方清国成立没几年的军队能挡住我们吗?到目前为止,他们只是占了比我们更熟悉地形的优势,因为我们是在他们的土地上。当然,很快就会成为我们的土地,就像上海的租界那样,还有香港那样。”

沃克转了一圈,又环视了大家一圈,然后继续道:“我们只要加强侦察,派更多的骑兵侦察,就不会给敌人钻空子的机会,他们熟悉地形的优势就不存在了。而我们却可以发挥我们人更多的优势,将他们的袭击者全部消灭,让他们偷袭的意图无法实施。”

啪啪啪,沃克击掌三下,激情地说道:“我们必胜,我们无往而不胜,没有谁能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终将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晚上8点《新闻联播》上公布了第一天的射击比赛的成绩,路南组204人,路北组300人。

英法联军指挥部高层,听完翻译后,气得暴跳如雷,一天之内平白无辜地损失了504名侦察骑兵,禁卫军白天的偷袭造成了近3000人的伤亡,这样的打击让英法联军高层对禁卫军的心理优势,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必须正视这个崛起于东方的对手。

“法——克”沃克气得爆粗口,咬牙切齿地下令:“马上派更多的人围剿这两支禁卫军侦察队。”

鲁菲尔和他做了分工,法军负责朝锦公路南侧,英军负责朝锦公路北侧,即便是黑夜,他们依然把侦察范围扩大到五公里外,决不给禁卫军一丁点偷袭的机会。

日俄战场,双方的最高指挥官们,也从收音机上听到了这个暂时的比赛成绩。

作为专业的大规模的群体性的杀伤问题专家,他们关注的不是比赛成绩,而是这种小规模的兵力运用,侦察兵还可以这样使用,杀伤效率可比阵地上互射要高多了,但是,马上又发现,这对侦察兵的军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就可能演变成玩火自焚。

坐在一起分析磐石村阻击战的古赞和勒夫,当听到了暂时的比赛成绩时,作为嗅觉敏锐的职业军人,立即觉察到禁卫军小规模兵力运用中的微妙之处,究竟是微妙在哪里,他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形容。

有人质疑《新闻联播》公布的暂时性比赛成绩,因为没有人监督,没有裁判,谁能确定比赛成绩的真实性呢?但很快就有人出来反驳,军人不屑于夸大比赛成绩,甚至自己不确定的射击结果,都不会算进去,相信注重荣誉,敢于用命坚守阵地的禁卫军,就更不会在比赛中夸大比赛成绩。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海狼和死神都不会这么做,永远都不会。

此时海狼和死神依然游离在朝锦公路两侧,密切监视着英法联军,不时与英法联军的侦察骑兵交火,基本上占了便宜就走,决不恋战,打法十分的无耻。而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