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篱给大爷细细地把脉,把完左手换右手。
把完脉后又看了老头的眼睛和舌头,还假装从包里实际是从空间拿出听筒给他听了胸口。
“大爷,您这个咳嗽有三年以上了吧,以干咳为主,偶尔会咳痰,咳出的痰为白色黏液,
每次咳的时候胸口都会有灼烧感,不咳的时候会胃反酸,胸口还有闷闷的感觉,有时候会嗳气,我说得对吗?”
老头激动地说道:“江医生,你说的全都对,看来你的医术是真的很好啊,我就是这些症状,
咳三年多了,去医院看过很多次,医生说是慢性咳嗽,吃了不少药,总也好不了,江医生,我这病还有得治吗?”
他总感觉江医生能治好他的病。
他去医院看病,从来没有哪个医生能精准说出他的病症,都是医生问,他说。
有些医生说他是慢性支气管炎、有些医生说他是哮喘慢性咳嗽、有些医生甚至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医生换了不少,就是没有一个能帮他治好咳嗽这个老毛病的。
后来他也不去医院了,干脆去街尾找了那老头帮看,后面要不是有那老头开的药给他吊着命,他估计都要去找他那短命的儿子儿媳了。
他死了也就死了,省得拖累老伴儿。
可是他还舍不得死啊,他死了就剩老伴儿一个人,她一定会伤心到随他而去的。
还有他的孙子,他还想看到孙子成家立业,要不然死也不能瞑目啊。
现在这个江医生,都不用问,看完直接就能准确说出他的症状。
江篱如实说道:“能治,不过您这咳嗽属于胃食管反流病,是慢性咳嗽中最难治的,可能要吃药半年才能好。”
“江医生,那您快给我老伴开药,他都吃好几年的药了也没见好,才吃半年算什么呢。”
大娘听说老伴的咳嗽能治,而且吃半年的药就能好,可高兴了。
老头儿听说自己的病能治,也很开心,笑得满脸褶子。
江篱从包里拿出纸和笔,给大爷写了个药方。
“大爷,大娘,我给开的是中药,刚才进来的时候我就闻到一股中药味,可以把大爷的药渣拿来给我看看吗?”
“可以的,我去拿。”大娘说完后站起来就往屋里去。
大娘把药渣拿来后,江篱看了,是治咳嗽的药没错,但是没能对症。
其实她刚才没说的是,大爷咳得太久了,再这么咳下去得不到有效治疗的话,就会有癌变的风险。
她想了想,又在药方上加了两味药。
“大爷,大娘,从明天开始,你们按照我开的药方抓药煎服,我跟你们说一下注意事项,你们记一下。”
大娘说道:“好,江医生,你说,我一定会记住的。”
江篱跟两人交代了煎药服药和饮食的注意事项。
两个老人听得很认真。
江篱交代完之后又说道:“这个药方除了治大爷的咳嗽,还能慢慢调养大爷的身体,
服用一个星期之后,大爷咳起来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难受了,但是要坚持服药,我有空来县城的时候会来给大爷复诊的。”
“好好,我们一定会按你说的服药的,江医生,留下来吃顿饭再走吧,让我们表达一下谢意。”
“大爷,吃饭就不必了,我要回云溪大队,远着呢,下次再来看你们。”
大娘惊讶地说道:“你是个赤脚医生?”
“是啊,我叫江篱,是下乡的知青,也是云溪大队的赤脚医生,所以要赶回去,就不吃饭了。”
如果这老两口看不起她是一个赤脚医生,不按照她给的药方抓药服药的话,那她也没有办法,更不会去勉强人家。
能帮的她帮了,就看他们信不信吧。
这也算她顺应这个年代的热心助人了吧。
上一世的人可没有这么热情好心,不讹你骗你就算是好人了。
“大爷、大娘,我先走了。” 江篱说完后站起来就打算离开。
大娘赶紧留人,说道:“江医生,你等等,我给你诊金,需要多少钱啊?”
江篱摇了摇头说道:“大娘,等下次我来给大爷复诊的时候,再来你家吃顿饭就算是付诊金了好不好?”
这老两口都这么不容易了,她也就帮着看病而已,要什么诊金呢!
就是没有借口,要不然她还想着给大爷一些药材呢。
他们的儿子儿媳没了,唯一的孙子又是投身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做贡献的人,这种人不帮她要帮谁?
过两天她再来一趟大爷大娘家,到时候给他们带点东西,现在肯定是不能突然拿东西出来的。
大娘听江篱这么说,马上笑呵呵地说道:“那感情好,下次你来了,大娘给你做好吃的。”
“好,那大爷您好好养身体,大娘,我就先回去了。”她还要去买挂面呢。
最后,大爷和大娘都一起把江篱送出了家门口,直到看不到人影了,两个老人才返回屋里关了院门。
老两口回屋后,大娘说道:“老头子,你看江医生这个方子可行吗?”
老头子笑呵呵地说道:“想啥呢,老婆子,你不是说她的医术很好吗?反正咳那么久看了那么多医生,又吃了那么多药都好不了,
江医生都不用问,给我看完就能准确说出我的病症,我相信她能治好我的病。”
大娘想想也是,便开心地说道:“你说得对,那我现在就去吴老那儿给你买药。”
“去吧,买回来就马上煎江医生开的药,小心一些,别再给小偷偷钱了。”
“放心,这次不会了,我不贪近走那条路了。”
大娘说完后又匆匆忙忙出门去买药了。
......
两日后。
江篱想着上午在医务室给肚子不舒服的铁蛋和头疼的李大爷看完后,打算下午去看看县城那个咳嗽的大爷。
可还没等到下午,就有一辆小汽车开来云溪大队找她了。
当汽车进入云溪大队的时候,又引起了大家的围观,因为这次的小汽车和上次的不同,
以前他们云溪大队只有自行车来,要么是公社干事要么是邮递员,现在小汽车都见过好几次了。
也不知道这次是来找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