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睿接到江篱电话的时候,心里是雀跃的。
他没想到江篱真的会打电话给他。
“篱篱,我爷爷他还好吗?”顾睿廷叫篱篱叫得很顺口,没想过现在不需要这么叫也行的问题。
江篱也没在意这个问题,而是说着自己打电话想要说的。
“顾爷爷很好,大家都平安度过了冬天,你爷爷冬天没有生病,老寒腿也好了,能吃饱穿暖,也不缺啥,
我和乔婶子弄的室内种植蔬菜也成功了,在冬天的时候我们也有新鲜蔬菜吃,
还带着云溪大队一部分人一起在屋内种菜了,而且把菜卖到了县城各个机关单位,小赚了一笔,
村里人都来请教咱们牛棚的人呢,他们已经不会被排斥了,那些人也没有来,如果顺利的话,
今年冬天云溪大队应该会向上申请冬季暖棚蔬菜种植基地的试点,到时候牛棚的人都是专家。”
江篱絮絮叨叨地跟顾睿廷说着他离开后的事情。
顾睿廷也不觉得不耐烦,反而听得很安心。
江篱很讲信用,说了开春后给他打电话就真的打了。
他相信她说的这些都是真的,而且让村里人一起种菜这件事也一定是这个小女人促成的。
只是不知道云溪大队是如何把菜卖到县城各个机关部门?
他猜想这件事情应该也是因为江篱才成的。
这么想他也就问了出来:“把菜卖到县城各个机关部门是你促成的吧?”
“是,机缘巧合下在县人民医院治好了姐弟俩,刚好人家姐弟俩后台强硬,我就顺势借用了一下他们背后的势,没想到就成了。”
顾睿廷不吝啬地夸赞:“篱篱真棒!”他就知道是这样。
“那是运气好,顾睿廷,你爷爷说让你不要担心他,他现在过得很好,啥也不缺,
他还说了,让你别想着给他平反的事,保全自己最重要。”江篱替顾长明转达他的原话。
“好,我知道了,你帮我告诉我爷爷,我在部队一切都很好,让他不要记挂,还有,篱篱,谢谢你替我照顾我爷爷。”
不平反是不可能的,他都已经找到一部分证据了,等张景阳那边有好消息传来,他就能提交充足的证据上去替爷爷平反,到时候爷爷就能回来了。
“行行行,你的谢意我收到了,那就这样,挂了。”江篱说完该说的,就想挂电话了。
“等等,篱篱,我上个月给你寄了点儿东西,这会儿应该已经到邮局了,你打完电话记得去领一下。”
“哦,好,以后不用寄东西了,我们真不缺啥,我保证你爷爷天天都能吃饱饭。”
“好,我知道了。”顾睿廷嘴上应着,心里想的却是,下次还寄。
“那就这样,挂了。”江篱挂完电话之后,就去问有没有她的包裹或者信件什么的,反正她就在邮局打电话,去取东西也方便。
还真有她的包裹,而且还是两个,还有两封信。
江篱把信拿出来看了,一封是李菲菲寄来的,一封是顾睿廷寄的。
她看完信在邮局买了信封和邮票,写好了给两人的回信,顺手寄了再把自己的包裹取走。
以前信件会有邮递员送到村口大队部,可是包裹就没人送了。
要么是收到信后自己去邮局取,要么就是像云溪大队一样,云二爷固定日子去一趟邮局,帮大伙儿取回去。
大雪封路后,邮递员就没有再送信到村里了。
江篱估摸着即使她今天不来这一趟邮局,邮递员过两天也会把信送到村口大队部去。
不过既然来了,就把东西取走。
她从邮局出来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两个包裹放进了空间里,回去再慢慢看。
江篱从邮局出来后,去了一趟县城的废品收购站,想要看看能不能淘到一两本小人书给张平安看,他也该到启蒙的年纪了。
张天文夫妇虽然都是大学老师,但是有小人书看和空口白牙的讲,那是不一样的。
书店买书要书票,她空间里没有这个票。
江篱骑着自行车一路打听去了废品收购站。
“大娘您好,我想找一些废旧的书,有吗?”
大娘在嗑瓜子,听到声音抬起头一看,瓜子也不嗑了,高兴地说道:“哟,是江知青啊,过个冬天,你长得好像更漂亮了。”
这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的,很少有人下乡后还长得这么好的,大多被农活磋磨得又黑又难看。
江篱一看,“大娘,原来是你啊,我这是冬天了没下地干活才白的,您最近身体还好吧?”
是去年在县医院肩膀脱臼被余主任误诊为冻结肩的那位大娘。
“好着呢,江知青,你想要啥赶紧进来看看。”
江篱进来看到里面比镇上的废品站好多了,东西多不说,还分类摆放了,虽然叠放得没有多整齐,但是找起来还算方便。
“大娘,您这儿东西还挺多的。”
“还行吧,你自己看啊,要啥就拿出来放一边,大娘待会儿便宜卖给你。”
“好嘞,谢谢大娘,我自己挑。”
这正合她心意,看到这么多东西,她还真是想要好好挑一挑。
江篱看了一圈,有许多被当废纸丢掉的课本。
真是太可惜了,明年冬天就恢复高考了,到时候肯定很多人抢破头都买不到。
她虽然没有考大学的打算,但是先收起来,到时候也许还能发一笔横财呢!
江篱这么想着,就把好的课本都挑了出来。
还让她挑到了五本小人书。
这个好,适合张平安看,也是她来一趟收购站的目的。
除此之外,她还挑到了一个外表看起来很破烂的碗,碗是圆形的,边沿有五个葵口,看起来就是被磕破的碗一样,外表实在不讨喜。
其实这是一个古董,它是邢窑白釉葵口碗。
她还挑到了一个明朝宣德年间的粉彩壁瓶。
这个瓶子看起来像被人从中间劈开一半一样,正面有精细的彩绘,背面扁平还有孔,挂在墙上可以当花瓶,古代人喜欢将它挂在轿子上,所以也叫轿瓶。
此时的壁瓶表面很脏,还有泥巴糊在上面。
主人家把它当废品处理掉,估计是嫌弃它只有一半,看起来不协调太难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