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谢迎春想了想后,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那你能提供多少给我?”

她想过了,别人没有的她独一份儿,包装一下拿来送礼也是倍儿有面子的。

她丈夫和娘家两边需要送礼维持关系的人都不少,倒时想要办啥事儿办不成?

江篱说:“每次每样能提供十斤,十天一次,当然我也想请迎春姐能帮忙跟谢伯伯说一下,

如果把这些蔬菜推荐提供给县政府食堂的话,大量订购价格会优惠一些,他们也是需要改善伙食的,

不过要年后才能大量提供,这冬天种菜的技术只有云溪大队的人会,其他人是种不出来的。”

她的目的是带着云溪大队一起种菜赚钱,只有争取到机关单位的订单才能达到目的。

现在先以县政府为目标,有了县政府带头下订单后,其他机关单位肯定也会跟着要的。

毕竟谁都不想天天吃土豆咸菜。

当然后面她还希望谢迎春丈夫的食品厂也能跟她合作,到时就看谢迎春这边给不给力了。

谢迎春点头答应道:“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每种蔬菜十斤的量你先提供给我,

至于你刚才说的县政府食堂订购的事儿,我回去和我父亲说一下,如果成的话我会叫人给你带话。”

她现在也看明白了,江篱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能拿到县政府食堂的订单。

她会跟父亲说,就当是报答江篱救她和弟弟的恩了。

至于成不成,现在可不敢给江篱打包票,毕竟父亲才是能做主的人。

“行,那我就等迎春姐的消息,现在我们去看看你弟,我顺便给他复查一下。”江篱达成目的,心情挺好。

“好,我们走吧。”江篱能主动提出去看弟弟,谢迎春对她的好感又增多了一些。

两人去了一趟医院。

江篱给谢俊杰检查了腿后交代道:“恢复情况挺好的,谢同志,好好养伤,十天后就能出院回家养着,

一定要按照我说的进行换药用药,没到时间复建一定不可以自己下床动腿,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你的腿一定可以恢复正常的。”

谢俊杰感激地道谢:“谢谢你江医生,我一定会按照你说的把腿养好的。”

这样才不辜负江医生的一番苦心,不但为他动手术,还为她制药熬药。

“行,那你好好养伤,我先回去了。”

谢迎春让司机小胡把江篱送回云溪大队。

两日后,司机小胡又来接江篱了。

云溪大队的人见了好几次这辆小汽车,也知道人家是来接江知青去县城帮人看病的,已经见惯不怪了,不再一听到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就跑出来看热闹。

司机送江篱去了谢家,谢家住的是两层的小洋楼,不比革会主任王文强家差。

谢迎春亲自在门外等江篱。

见到江篱的时候,她说道:“小篱,你的事情我昨天跟我爸说了,等一下你好好跟他说话。”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迎春姐。”

谢家父母都在。

“谢伯伯、伯母好。”江篱跟谢家父母打招呼。

“江医生快过来坐。”谢母看到江篱,热情地招呼她。

孙医生说儿子的腿恢复得很好,过几天就能回家休养了,多亏了江医生。

江篱落落大方地坐下。

谢父直接进入正题:“江医生,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些青菜是你倒腾出来的吧?”

他没有太多的时间跟个小知青拐弯抹角。

江篱也不否认,而是直接承认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谢伯伯,正是我种出来的。”

“没想到江医生不但医术好,还能有冬天种植蔬菜的本事,迎春跟我说了你想给县政府食堂供应冬季蔬菜的事,说说你的目的吧。”

他是官场打滚的人,江篱通过女儿这一通操作下来,他要是还看不出来什么的话,那他这个县长就白当了。

而且他相信女儿昨天说的,这项种植技术只有云溪大队的人会,那个人就是江篱。

要是其他人随便都会种,也不至于到现在都没有公社的干事报到他这里来。

他之所以提出说要见江篱,就是想看看她一个小知青要打什么主意。

江篱也没打算瞒着谢县长,而是真诚又坦白地说道:“谢县长,其实您应该也知道,

云溪大队很穷,是红星公社管辖下最穷的大队,社员们生病了连医院都不敢去,就因为他们没钱看不起病,

我的目的就是想带着云溪大队脱贫,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就从冬天暖棚种植蔬菜开始,

等以后各项技术都成熟了,能把这项技术推广出去也是可以的,起码也能帮助农民在冬天多一项收入,

当然我一个人干不成这事儿,不但需要村民们共同努力,更需要谢县长的支持,

我的计划是从机关单位的食堂开始售卖青菜,以后大面积种植之后,销售的渠道就拓宽到各个国营工厂,

当然这事儿对谢县长您也有好处,要是成了,您的政绩肯定很亮眼,去吉市做工作汇报的时候是不是倍儿有面子?”

在谢县长这样的人面前,江篱完全不敢耍心机,说的都是内心最真实的话。

而且她也不叫谢伯伯了,而是尊称他为谢县长。

如果谢县长不支持的话,这事儿很难成。

毕竟后期牵涉到蔬菜种植基地的申请批复和资金申请批复问题。

面对谢县长这样的官,真诚就是必杀技。

谢为礼听后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说,江篱说的他心动了。

这不但是一条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也是帮助农民群众改善生活的有利措施。

真像江篱说的那样,这事儿要是成了的话,他的名声和政绩都有了,到时候往市里调不就有希望了吗。

这怎么说都是利民利己的事,他好像没有拒绝的理由。

他看着江篱还有些稚嫩的脸孔,有些想不透,这么年轻的一个女孩子,是怎么有这么大格局的?

她不但是个医术了得的赤脚医生,还凭自己的本事弄出了冬天种植蔬菜的技术。

她真的是一个简单的下乡知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