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我靠功德封神 > 第237章 七十年代不下乡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世,因为楚希文并没有打算做生意,因此她手里的钱也就没有太大的用处。

尤其是成为研究员之后,吃住都不用自己管,还有额外的工资和票据补贴拿,这足够她过的不错,楚希安显然也是同样的情况。

因为选择了这一世要走的路,楚希文自然是不会再涉及其他领域。

至于手里的钱,刚开始的时候,楚希文是没有花的。

等到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楚希文做自己的工作之余,闲暇时间就会观察一些企业。

发现了一些不错的项目,楚希文就会拿手上的钱进行投资。

楚希安见姐姐这么做,自己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无条件相信楚希文。

因此,楚希文在前面投资,他也在后面跟着。

虽然他的本金没有楚希文多,但也不算少了。

刚开始楚希文选择投资的项目,都是一些收益高并且能短时间内看到收益的。

等拿到分红之后,楚希文又将钱投到其他看好的项目之中。

就这样,短短时间内,姐弟两人手中都已经积累了大量资金。

楚希文赚这些钱自然不是为了享受,她也不需要,而是为了赚取功德。

至于楚希安,自然是姐姐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跟在楚希文屁股后面干就对了。

然后,等手里资金差不多的时候,楚希文又用这些钱,和国家合作创办了慈善基金会。

基金会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人贩子和被拐卖人员的追踪和营救,每个世界,楚希文对于人贩子那真是深恶痛绝,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自然是要铲除这些毒瘤。

第二部分,楚希文将其用于在偏远的贫困山区修建希望小学,为那些大山里的孩子提供入学的的机会,提供让他们走出大山里的机会。

最后一部分,楚希文将其用于给一些成绩优异,却因为各种原因,而因为学费问题无法上学的孩子们身上。

给他们创办了助学金,专门用来资助这些优秀的贫困学生。

楚希安见姐姐这么做,也毫不犹豫,将自己赚来的钱,源源不断的投入其中,始终紧跟姐姐的脚步,没有一丝一毫的舍不得。

当然,基金会肯定是不用楚希文自己管理的,她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之所以会选择和国家合作,是因为楚希文不想自己一片好心,最后这些钱却落到某些人的口袋里,养大他们的胃口。

楚希文做的这些事情,国家自然是大力支持,并且大力宣传,逐渐吸引了不少人的加入,尤其是那些企业家。

当然,宣传也不会暴露楚希文和楚希安两人。

他们的身份,自从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之后,早就已经被加密,他们也被严密的保护了起来。

后来,楚希文干脆直接将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国家,基金会的事情也全权交由国家处理,自己不再插手。

楚希安见状,也是有学有样。

因为这些本钱里,有很一部分是来源于楚父楚母,姐弟两人商量过后,在捐赠名单里也加上了楚父和楚母。

这样,楚希文能获得的功德肯定会减少一部分,不过她也没有什么不舍得就是了。

她虽然在意功德,但也要取之有道。

是自己的她会拿,不是自己的她也不会要。

……………………………………………………………………………………………………………………………

这一世,楚希文和楚希安一直都没有结婚。

有别人催婚,或者想要给他们介绍,他们倒是也没有太过抗拒。

不过无奈,他们两人就是没有碰到合适自己的人。

两人都是宁缺毋滥的性格,既然没有,自然也不会随便找个人结婚,然后将就一辈子。

渐渐的,大家也就不再催了。

反正他们以后即使没有伴侣儿女,国家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功臣。

两人的衣食住行早就被国家包了,哪里需要考虑那些事情。

不过让楚希文比较无奈的是,楚希安很喜欢粘着她,事事也是以她为先。

她说什么做什么,楚希安总是第一个响应。

这让楚希文欣慰之余,也不免无语。

如果她是楚希安的妈,这样的楚希安应该会被叫做妈宝男。

那他现在算个什么?姐宝男?

这么想着,楚希文都不由得被自己给逗笑了。

有次两人闲聊,楚希文开玩笑说他,楚希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很是自豪的说,他就是姐宝男。

楚希文对此很是无语,不过也有些庆幸,幸亏他没有娶媳妇,不然她岂不是成了弟媳妇眼中破坏他们夫妻关系的恶毒姑姐?

每每想到这里,楚希文就笑得不行。

不过对于自家弟弟要不要成亲生子,这全看他自己的意愿,楚希文是不会干涉的。

……………………………………………………………………………………………………………………………

姐弟两人一生未婚,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研事业。

等到他们干不动了,退下来之后,时不时就带着警卫员去全国各地旅游。

彼时的华国,早就已经是世界强国,而他们带出来的徒弟,也各个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存在。

楚希文在她87岁的时候离开的这个世界。

楚希安得知姐姐离开的消息,随即也紧随其后离开了。

在她们去世之后,他们生前的资料被公之于众,大家才知道了他们的事迹。

得知两人众多的科研成果,以及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也是这时候,他们才知道,姐弟两人创办的慈善基金会,造福了多少人。

不过这些,楚希文和楚希安早就已经不知道了。

对于楚希安生前想要印在课本上的愿望,在他离世后也终于达成。

同时,也是在楚希文两人离开之后,国家的人去帮他们办后事,在楚希文的书房里,看到了她留下来各种科研资料。

这些资料被以最高规格保存,为后来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