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诡案速递 > 第5章 悬案溯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贺康放下铜镜残片,又看向那份《光谱报告》。

他没有戴手套,就用镊子轻轻翻开,看了一会,告诉我这应该是一份文物检测报告中的一部分。

所谓光谱报告只是其中一个章节名称。

贺康的目光在这份报告上停顿了一会,目光落在“d市文物专项研究组”的落款和印章上。

“d市有位蒋老师,不到40岁就担任了北魏文物断代专家组的副组长。”他抬起头,像在回忆。

“那年蒋老师受邀来b市博物馆讲座,我还是实习生,他讲的复原失蜡法铸造工艺,是研究无数古代典籍的成果,我当时特别想去d市加入他的团队。”

贺康拿过放大镜对准铜镜残片:“蒋老师主编的《北魏金属工艺图谱》里,收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量史料,d市研究这段历史有先天优势。”

门一响,盛冬戴着手套,端着一只镀铬的金属盘从吧台后面的小房间走出来。

我顺口接了句贺康的话:“毕竟d市古时候是北魏都城平城么!”我也接过镊子,翻开报告附录的平城遗址分布图。

“小武平时没少逛博物馆,很渊博。”贺康推了推眼镜,转头看向盛冬:“有什么新发现?”

盛冬用另一把更小巧的镊子夹起芝麻大小的金属熔珠(我在心里一直管这个叫金属球)。

他又打开了一盏紫外线灯,“灰白色粉末是玉米淀粉碳化后的残留物,另外这些熔珠应该是导线熔珠,表面有瞬间高温的螺旋纹,还检测到微量丙酮。”

我的化学水平仅限于中学水平,完全想不起丙酮是什么。

翻着那本光谱报告,随口问道:“现在蒋老师怕是成国内知名的大专家了,贺康你见一面都难吧?”

贺康眼神暗了下来,低了下头:“两年前,蒋老师考察北魏建筑结构时,遭遇火灾,他不幸葬身火海。”

盛冬把粉末和熔珠放在了镀铬托盘后,摘着硅胶手套:“哪个蒋老师?”

贺康解释了一下,盛冬听到“d市”、“文物专家”,马上追问:“蒋老师全名?”

“蒋朝明。”贺康一说完。

盛冬扔下手套,敏捷地拿过平板电脑,修长的手指快速点在屏幕上。

我想起通寰集团接待我们的人,跟蒋老师的名字很接近,他叫蒋朝阳,通寰旗下雾栖拍卖行的首席鉴定师。

盛冬突然将平板转向我们,屏幕上是条黑白新闻配图。

画面里蒋朝阳穿着黑色西装,左胸别着白花,正与几位穿深色夹克的人握手。

他的脊梁弯得很低,面色悲痛。

“作为d市的名人,兄弟二人非常低调,网上目前能找到唯一两人有交集的消息就是——蒋朝明葬礼。”

“2年前d市这场火灾事故,你了解多少?”盛冬抱住过来撒娇的小雪,把它放到膝盖上。

贺康接过我递给他的一杯柠檬水:“我当时在做一件错金银鼎的修复工程,关键时期,没办法去。”

我忍不住插话:“战国那件?我记得在不允许出国展出的名单里。”

贺康点头:“我的两位同事,赵工和张工去了。“

”他们回来说,d市发现了北魏时期的民房旧址,蒋老师去考察时,旁边的一个旧仓库发生了爆炸和火灾,他不幸遇难。”

“爆炸?煤气还是?”盛冬眉毛一挑,细长的手指在小雪油亮的脑门上轻轻抓着痒痒,小雪很舒服的半闭着眼睛,跟盛冬平时的表情九分相像。

“这倒是没细问,只知道现场非常惨烈,而且据说。”贺康喝了口水,“据说遗体都被现场烈焰焚毁了。”

说完,贺康告辞,他带走了那面铜镜残片,说研究后会跟我们分享结论。

盛冬跟小雪玩了一会,问我,你说,小雪适合跟咱们出差么?

我:“出差?去哪儿?”

......

又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出差,盛冬、文山和我,三个人两辆车疾驰在去d市的路上。

文山对盛冬如此关注跟通寰集团的合作非常开心。

在他印象中盛冬更喜欢闭门造车式的工作方式,最多在正式开始设计工作之前,去现场考察一次。

在比稿阶段盛冬跑去另一个城市实地勘验的行为,霆威历史上还从没出现过。

近两年盛冬沉醉于破解悬案谜题,对霆威国际的管理介入不多,也很少见大客户。

文山一人内外兼顾,也着实辛苦。

只是不知道等他知道盛冬这次来d市,还是要破解悬案时,会是什么心情?

暮色浸染群山,初冬的太阳落山前,我们开进了d市中心。

b市也多山,不过跟d市比起来,不算险峻;若是论古迹的密度和艺术水平,b市完败。

民宿前的青石板路在八角形的地灯与仿古灯笼的交错映照下泛着幽光。

我们停好车,拖着四只行李箱走进院落。

小雪的两个行李箱尤为显眼,抓板、猫窝、猫粮罐头、玩具、猫砂、净水过滤一应俱全。

本来担心小雪跟我们奔波怕他吃不消。

问陆之恒时才得知,小雪从小流浪,肠胃和适应能力都超强,只是需要情感陪伴多一些,其他比狗子还皮实。

民宿很宽敞,一进院子里三间房,盛冬和小雪住正房,我跟文山分住厢房。

看民宿介绍说,这儿是由清代票号改建的宅院,檐角雕刻的梅兰竹菊,寓意四时平安,颇有古韵。

榫卯结构的藻井着实惊艳,民宿管家从柜台造型的吧台后面起身,接过我们手中的行李箱。

安顿好之后,伴着青花瓷与紫檀茶盘的脆响,他又送来了入住清茶。

房间里有地暖,盛冬的房间里还多了猫砂盆和爬架,小雪从猫箱里爬出来,没过几分钟就适应了新领地。

管家说,如果我们要出去吃饭或者白天办事,可以通过摄像头来监控小雪和室内的情况,另外他属于这个院子的专属管家,在他当班期间,都可以陪伴小雪。

我们道谢后,三人回到盛冬房间开会,讨论接下来的计划。

他晚上不太饿,想把设计方向定下来,之后让其他设计师根据主题做场景细化设计,小雪陪他就好。

我和文山出去走走,吃晚饭的同时,收收风声,打探一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