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嵩山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巍峨。赵佶一行人沿着山间小径疾行,脚下的枯叶在寂静中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梁红玉的呼吸渐渐沉重,背后的伤口虽已简单包扎,但失血过多让她体力不支。韩世忠不时回头看她,眼中满是担忧。
“红玉,再坚持一下,前面有个山洞,我们可以稍作休息。”韩世忠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梁红玉勉强点了点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官家的安危全系于他们几人身上。
展云翔依旧走在队伍最后,秋泓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四周,耳中捕捉着任何风吹草动。他知道,金夏联军的追兵绝不会轻易放弃。
赵佶走在最前面,手中的玉玺青光闪烁,仿佛在指引方向。他的目光深邃,心中思绪万千。嵩山不仅是他们暂时的避难所,更是大宋龙脉所在。若能唤醒龙脉之力,或许还能扭转乾坤。
一行人终于抵达山洞,洞口被藤蔓遮掩,若不仔细查看,很难发现。韩世忠率先进入洞中,确认安全后,才示意众人跟上。
洞内空间不大,但足以容纳几人。梁红玉靠坐在石壁上,脸色苍白如纸。韩世忠从怀中取出水囊,递给她:“喝点水,休息一下。”
赵佶站在洞口,目光远眺。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龙脉所在。他转身对展云翔说道:“展护卫,你在此守护红玉和世忠,我去寻找龙脉。”
展云翔点头:“官家放心,属下誓死护卫。”
赵佶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独自走出山洞,朝着山巅方向掠去。
赵佶沿着山径一路向上,手中的玉玺青光越来越盛。他心中明白,玉玺与龙脉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传说中,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在此地祭天,借助龙脉之力奠定国基。
终于,他来到一处悬崖边,前方是一座古老的祭坛。祭坛上刻满了古老的符文,中央矗立着一根石柱,柱上盘绕着一条石龙,龙眼处镶嵌着一颗青色宝石,与玉玺的光芒交相辉映。
赵佶走上前,将玉玺轻轻放在石柱上。刹那间,石龙眼中的宝石光芒大盛,整个祭坛开始震动。一道青光从石柱中冲天而起,直入云霄。
青光在空中凝聚成一条巨大的龙影,龙吟声震彻山谷。赵佶仰头望去,心中震撼不已。他知道,龙脉之力已被唤醒。
与此同时,山洞中的梁红玉等人也感受到了地面的震动。韩世忠冲出洞口,望向山巅的方向,只见一道青光直冲云霄,龙影盘旋。
“官家成功了!”韩世忠激动地说道。
梁红玉勉强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我们快去与官家汇合。”
展云翔点头,扶起梁红玉,三人朝着山巅方向疾行。
然而,龙脉觉醒的异象也引起了金夏联军的注意。一支精锐部队在完颜宗弼的带领下,迅速朝着嵩山方向逼近。
“快!绝不能让宋帝得逞!”完颜宗弼厉声喝道,眼中满是杀意。
赵佶站在祭坛前,感受着龙脉之力涌入体内。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掌握这股力量,才能抵御即将到来的敌人。
就在这时,韩世忠等人赶到。梁红玉虽然虚弱,但眼中满是坚定:“官家,我们来了。”
赵佶点头:“好,我们一起守护龙脉。”
话音未落,完颜宗弼的部队已杀到山巅。双方在山巅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韩世忠挥舞陌刀,刀光如虹,所向披靡。展云翔的秋泓刀更是如鬼魅般穿梭于敌军之中,每一刀都带走一条性命。
梁红玉虽受伤,但依旧咬牙坚持,手中的长剑舞动如风,与敌人周旋。
赵佶则站在祭坛中央,借助龙脉之力,施展出强大的法术。青光化作无数利刃,席卷敌军。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最终,金夏联军在龙脉之力的威慑下溃败。完颜宗弼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撤退。
朝阳升起,嵩山之巅恢复了平静。赵佶站在祭坛前,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感慨万千。
“官家,我们赢了。”韩世忠走上前,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
赵佶点头:“是的,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龙脉之力虽已觉醒,但大宋的复兴仍需时日。”
梁红玉微微一笑:“只要官家在,大宋就有希望。”
展云翔默默站在一旁,目光坚定。
赵佶深吸一口气,转身对众人说道:“走吧,我们该启程了。大宋的未来,就在我们手中。”
一行人沿着山径下山,朝着未知的前方迈进。龙脉之力已觉醒,大宋的命运也将由此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