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传说,也只是大人吓唬小孩子的话。
随着天机阁入驻东海以后,东海的人已经多了许多的武道常识。
他们已经能明白,那些从天而降的金色剑气和地下涌出的黑暗,只是那两位大人的力量。
是李钧大人和三七大人的力量。
是这两位给东海带来新生的伟大人物所拥有的无上力量。
在李钧和秦时夜,亲自监管整个东海的治安后。
东海的治安,以极快的速度恢复了平静。
力量永远是真实不虚的。
只是这样的话,李钧和秦时夜就变得忙碌了,再也不能清闲的摸鱼了。
还好,这样的情况,只持续了半年。
无相道人这个阴谋家,带着整个大明投奔东海来了。
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无相道人所执掌的大明,被另外六国一起针对了,变成了最先被淘汰的势力。
无相道人原以为,会是六国一起对付大宋。
没想到,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宋与另外的五国一起对付大明。
显而易见,暴露在外的阴谋家,总是最先出局的。
没人能忍受自己在和别人打生打死的时候,还有一个阴谋家躲在暗处捡漏。
这导致,大明在这场纷争里,最先出局了。
无相道人见到大明已经大势已去,干脆狠心带着整个大明投奔东海了。
大明的四位天人境界,先是联系了李钧,希望李钧能接纳大明的朝廷官员与附属势力。
这正好给李钧打瞌睡时送来了枕头。
东海现在最缺执法者了!!!
李钧同意了。
然后,大明四位天人境界倒也是果断,知道大势已去,也不再挣扎,直接就对大宋宣布了投降。
他们唯一的要求也只是,希望大宋能善待大明的子民。
大宋方面,欣然同意。
至于大明为什么向最强的大宋投降。
一是,目前还有能力能妥善地接管大明的,只有大宋了,其余五国,在多年的战乱后,早已没有这个实力了。
二是,作为最先出局的大明,作为大明最后的报复,大明选择让另外五国也不得安宁。
增加大宋的国力,早晚能让另外五国面对和大明一样的结局。
既然不和大明一起联手对付大宋,那么,就要承担这个苦果。
很快,大明的四位天人境界,一路护送了大明朝廷的官员以及附属势力,来到了东海边缘。
在天人境界都约定不出手的情况下,这些大明余孽很轻易的就到达了东海边缘。
至于,大明这四位天人境界,宁愿选择灭国,都没有选择破坏约定出手。
李钧暗自猜测到,看来这个约定背后,有天意的影子啊。
李钧总觉得这个天意,有些过于活跃与智慧了。
放下自己脑海的思虑,李钧开始接手了大明的余孽们。
李钧在东海的边缘接纳了这些人,这些大多人都是朝廷官员与其附属势力。
李钧吩咐余休打乱了他们的队伍,然后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
考试的题目,是李钧从时间长河中截取下来的,来自于那颗蔚蓝星球。
在经过李钧魔改后,变成了高武世界东海版的试题。
两天后,这些人的考试成绩出来了。
成绩好的人,被李钧分配到东海各个岛屿,去充当执法者。
成绩差的人,全都去充当这些新任执法者的助手。
李钧对于这些人的要求还是只有一个:
“在不建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持东海地自由与安宁。”
东海走出了“神罚时代”,进入了“人治时代”。
李钧和秦时夜也能闲下来了。
接下来的事情,李钧只要把握东海的方向,不走偏就行了。
大明那四位天人境界,在护送完了之后,在向李钧表示了感谢之后,就直接离开了东海边缘。
这四位天人境界,因为那个剑冢祖师与天地的约定,并不能跨越东海的海岸线。
这四位天人境界也告诉了李钧,他们四位要去加入大宋,给另外五国一些压力。
虽然,天人境界不能直接出手,但是一些别的事情还是可以做的。
比如后勤之类的还是能做的......
这场席卷诸国的战争,在李钧看来,确实是别开生面。
最强的人在背后做后勤,最前面打生打死的,全是些天人境界之下的棋子。
天意的约束,对这些天人境界而言,这么大吗?李钧再次望了望天,表示有些不理解。
半晌后,李钧回到了崇鲸岛,开始了清闲的时光。
东海逐渐走上了正轨。
教育有了,治安也有了。
东海本就物产富饶,李钧倒是不必担心,吃不饱饭一类的。
至于医疗,李钧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
李钧曾经问过余休,东海的医疗体系是什么样的。
但是,余休回答了以后,李钧就再也没想过这个问题了。
这个世界的人,本来练过武了之后,就不容易生病。
再加上武者们天天打生打死的,这个高武世界的医疗体系相当发达。
也就是李钧一路走来,没受过伤,才没什么机会,见识到这个世界的医疗体系。
据说,这个世界的神医已经发展到了生死人,活白骨的地步了。
在先天之力面前讲逻辑,都是不靠谱的。
至此,李钧这个程序员出身的东海守护者,总算是尽自己所能地,把东海的基础框架搭建完了。
剩下的,就看东海那些武者们,自己选择怎样的未来了。
也许李钧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但是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得最好了。
接下来,无所事事的李钧终日与秦时夜一起,躺在了瘸子的酒铺里晒太阳。
偶尔,春玄道长和春明老道长,也会走下翠峰山,几人一起齐聚到这个小院子里。
一切好似当年。
清闲的时光,总是过得相当快的。
半年后。
余休前来向李钧禀报了一个消息:
“东海各岛的执法者们,因为自己的管理难度过于大了,纷纷传信给余休,希望东海能有一部法典,来让他们执法能轻松一些。”
李钧思索良久之后,叹了一口气,还是同意了此事。
法典这种东西,李钧是极其不喜欢的,但他没有办法,也许东海需要这样的一个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