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末跟江和月父女吃过饭,就要返校了。

江和月调到了金城附中的高二一班做插班生,也就是江时眠分班之前待的实验班,现在不叫实验班了,这个班里选科都是纯理科的。

江时眠在三班,和一班在同一层楼。

江和月的入学考成绩很优秀,因为学校不同教学方法和学习重心都不相同,江和月能拿着附中出的月考卷在一班考出班级前五的成绩,已经是一个清北预备役了。

原本一班班主任还担心转学过来的学生适应不了,但看过江和月的试卷之后就放了心。

虽然江和月明年要回万山市高考,成绩也不算在他们班,但如果江和月成绩不好,或者是跟不上附中的学习节奏,拉低一班平均分是轻的,扰乱学习风气才比较严重。

但现在看来他的担忧完全多虑了。万山市的教学水平虽然没办法跟附中相比,但江和月的学习水平却不输于附中的学生。

她若是习惯了附中的教学方式,第一的位置保不齐就要换人了。

学霸班的生活还是和之前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加上高二下学期的教学节奏俨然已经十分紧促,班上同学对江和月的到来没有排斥也谈不上欢迎。

江和月反倒觉得这样挺好的,她受不了一群人围过来跟她打招呼。

就像现在一样,点头之交,平平淡淡地相处一年就可以了。

出于礼貌的热情接待没有实际意义,只会增加心理负担。

她已经过了那种到了一个新地方,就会担心自己不被接受的年纪。

附中的午休即便走读生也不能回家,学校有午休宿舍供学生休息,所以大家都只能吃食堂。

在江和月转学过来之前,江时眠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吃饭,偶尔苏希盈叫她,她也会给面子地一起吃。

但苏希盈还有其他好友,江时眠跟那些女生不熟,对她们的话题也没兴趣。

江时眠早就过了喜欢衣服首饰、偷看打球学长、暗恋同学的年纪,这些少女心思跟她沾不上一点关系。

每次她们提起某某学长或者学弟好帅的时候,江时眠连他们的脸都想不起来。

况且江时眠见过的帅哥比天上的星星都多,在学校里看见的那些所谓帅哥,在她眼里也只是看得过眼而已。

江时眠又自认是个心理年龄几千几万岁的老祖宗,对于这些十六七岁的小孩子颇有一些看子孙的慈爱,哪里生得出旖旎心思。

或是她们聊某某明星的高定礼服多么多么难得,可那些高定在江时眠眼里也不过就是寻常礼服,她的衣帽间里堆满了那些大牌的私人订制,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件相同的。

这样的话不好往外说,但她也确实对那些高定没有兴趣。

她们聊暗恋江时眠就更不方便开口了,一方面是跟她们不熟,另一方面是她们嘴里冒出来的每一个名字,江时眠都没什么印象。

她们若是聊学习,江时眠偶尔还能接上两句话,但高中的休息时间拢共就那几个小时,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谁还有心思在休息时间也绕着学习打转。

所以每次聊起那些话题江时眠都兴致缺缺。

江时眠总是不参与聊天,时间一长苏希盈的朋友也不太喜欢跟她一起吃饭。

这次江时眠拒绝了苏希盈的邀请,去找了江和月一起吃饭。

江和月的饭卡里已经充了钱,来之前她就听说了附中伙食很好,营养丰富菜色多样,但是真正见证到的时候她还是震惊了一下。

江和月以前学校的食堂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学生食堂上下两层楼,每层楼八个窗口,川菜口味居多,但八大菜系都有。

但是附中的食堂比那个学校的食堂更大。

外观看过去足有四层楼,一楼一共十六个窗口,基本上是粉面炒饭餐盘之类的。

二楼是一些小餐厅,有火锅、焖锅、香锅、麻辣烫、石锅拌饭、西餐、日料之类的,适合几个人小聚。

三楼是清真餐厅和一些少数民族特色菜,供少数民族同学吃饭。

四楼是一个承接宴席的小酒楼,据说班聚宴请都能在这里吃。

五楼有咖啡厅、奶茶吧之类的适合休闲的场所。

教师食堂在另一栋楼,不让学生过去吃饭,但内设大概也是差不多的。

高中食堂很少有做得这么丰富的。

四楼很少办宴席,但是会有学生上去,几个人凑一桌吃点丰富的犒劳自己。

江和月第一次来,江时眠没带她吃什么家常小炒,那种东西在家里天天吃。她带江和月去了二楼最好吃的一家羊肉火锅。

“学校的羊肉火锅比外面的好吃多了!而且还便宜,这里是自助的,48块钱一个人,一人一份羊肉,蔬菜和蘸料自取,肉不够可以另加,但要花钱。”

“48?这么便宜?”

江时眠点了点头,“好像是说这个老板自己家里搞养殖的,搞这个校园火锅完全是爱好。这里的肉都是他家里自己宰的。不过味道真挺好的,虽然和那种八千多一盘的羊肉肯定有区别。”

这个价格在万山市不奇怪,但是放在金城,这个价格的火锅实在算是很便宜了。

但味道确实很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边角料羊肉,汤底也很鲜,不是用各种香精汤包调出来鲜,是大骨熬出来的味道。

江和月看了看四周爆满的位置,理解了这家店为什么生意这么好。

两人在学校的生活有滋有味,江诚忠的工作也正式展开。

从二线城市调到超一线城市,尽管是平级调过来,但也算是升迁了。

江诚忠的能力不容小觑,当初他警校毕业选择回万山,并不是因为大城市待不下去,而是因为发展中的家乡更需要人才。

他刚调过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服他,尤其是几个金城本地的。

这个专案组成立之后,好几个人都盯着组长的位置,没想到被一个二线城市来的刑警空降了,得知江诚忠的手续是金城江家办的,更是明里暗里说他走后门。

走后门的江诚忠没把他们的挑衅放在眼里,大方地把自己之前调查出的线索分享出来。综合金城警方的线索,又给出了几个调查方向。

开会的时候就有几个人摸清了江诚忠的底,知道他不是什么脑子里没货的人,反而思路清晰,直觉敏锐,每句发言都有的放矢。

有两个刺头始终不服气,觉得江诚忠虽然提出的见解鞭辟入里,但始终是纸上谈兵,外勤任务江诚忠未必比得过他们。

刺头们求仁得仁,没过两天他们就出了一次外勤。金城郊外发现了一个拐卖团伙的踪迹。

这个拐卖团伙不是江诚忠追查的那一批,但之间有点联系,江诚忠怀疑他们其实有一个共同的靠山。

追捕行动还算顺利,被拐妇女儿童也都顺利解救,同时他们得到线索,除了一部分打算卖去山里,另一部分都是要带到广明市的。

审讯之后,这个团伙的头目称,运到广明的妇女儿童,是要偷渡带到北美的,但带过去交给谁,要做什么,他不知道,但是五万美金一个人,不论大人小孩,但是要长得好,身体不能有损伤的。

这可比卖到山里不是一些黑色会所强多了,一个人就是三十多万。只是要求比较高,那样的目标也难找。